探究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时间:2022-10-29 12:50:17

探究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摘要:语文,是一门母语教学课程。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曾说:“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许多人的青睐。然而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重职业性,轻人文素质的教育。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该学科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从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出发,分析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以及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对如何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在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人文素质;教育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在当代职场中,人的职业道德素质比单纯的专业业务素质更为重要。人文素质是构成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尤其人文精神的欠缺主要体现在:平时读书偏少,写作能力大大下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文学欣赏能力呈现出普遍低俗化的趋势,亟待需要通过经典教育来引导、提升;毕业走出校园后,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低,人际关系、团队协作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及应变能力匮乏等现状。

二、高职语文所具备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功能

高职语文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文化课程,由于自身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培育人文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高职语文具有德育功能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授业”、“传道”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一切人的规律。可以在“润物细无声”中让作家的情操和作品的精神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渗入学生的灵魂深处,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起高尚的人格。

(二)高职语文具有审美功能

人格的完善,离不开情感的熏陶,审美的训练。个性、人格、情趣等这些人性的因素,与文学审美的关系甚为密切。高职语文包容了美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形态,如人性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其审美的作用是通过生动的形象,情景交融的意境、健康向上的情趣、优美的形式来实现的。语文课文凝聚着各民族特别是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感,具有丰富的意境美、意象美、情感美与难以超越的语言美。当我们欣赏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时,必然会获得更高更强烈的美,得到更大的愉悦和满足,使我们的心灵得以提升、塑造与净化。

(三)高职语文具有培养创新思维的功能

高职语文中的文学形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写作,发展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活动极为活跃,心灵的空间极为开阔,能达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境界,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激发。在文学作品中,感性与理性、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交互作用、密不可分的。除阅读外,写作是一种高度的精神劳动和思维创造。

三、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高职语文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用语文特有的人文养料和人文手段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语文学科以其全面的包容性涉及人类文化、文明的方方面面。高职语文教材多为名家之作,其中既有一定数量的传统美文,又有大量反映时代精神的新作。作品中一般都浸透着作者对社会、人生和生活的深刻感悟和体验,富于感染力,为语文学科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人文内蕴,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对待个人自身方面的理性、情感、意志方面的矛盾、冲突。

(一)借助阅读,熏陶人文精神

在实践教学中,高职院校应丰富、完善图书馆书本、期刊阅览室与电子信息室内的书籍种类,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与课程内容或者单纯的文学作品,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征及实际年龄,适当放宽范围,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人物传记,寻找其中的人文精神;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领悟其中的人文精神;通过举办读书报告会,交流从读书中所获得的人文精神。自然科学知识、文史哲知识等可以无所不包,既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多样的兴趣,又可以使他们得到全面的知识。

(二)借助写作,提升人文价值

写作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写作本身,而且具有培养人、发展人的重要价值。具体的做法和要求:1.要求学生写真情实感;2.以自己的内心世界为逻辑起点;3.以培养明辨是非精神为杠杆;4.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突破口;5.肯定学生的成绩,让他们品尝人文素质教育的甜美果实;6.结合作文讲评,因势利导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作为语言表达的书面形式,写作比说话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全面素质。“文如其人”,揭示了“写作”与“做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借助可行新型资源,提升人文素养

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语文传授。高职语文教师要善于创造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新型资源,寓教于乐地帮助学生学会规划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升人文素养。通过微课、慕课视频学习可以进行一对一写作训练与指导,手把手教其制作公文和事务文书,引导精读、赏析名家文学作品等。

(四)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丰富人文内涵

课堂情境的实质是人为优化。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塑造学生高尚的精神境界,不仅要营造德育的“物”环境,还要营造德育的“人”环境。法国思想家狄德罗曾说,没有感情这种品质,任何笔触都不足以打动人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形成的德育氛围要比实物来得更形象、更活泼、更富有德育内涵。“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教师的循循引导下,学生会产生情感共鸣,领略作家的人格魅力,明辨是非曲直,从而遵循美的规律憧憬规划自己美好的人生。高职院校语文教师要尊重大学生的人格、民利和愿望。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完素质的培育提高和精神修养的浸润升华。教师以自我的人文素质、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渊博的学识水平,丰富知识和文化内涵,提高思想意识,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用包容和爱心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用真诚和耐心赢得学生的信赖,善于把握遇事则诲的教育时机,做到“润物无细声”,以我们的人格魅力、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来正确引导学生的成长。

高职语文教学要把对学生真善美的养成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放在首位,注重平等性、人文性、精神养成和关怀意识融人教学中,在学生获得愉悦的感受体验过程中,使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培环.强化大学语文教学提高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76-78.

[2]刘进出.多元化教学下的高职语文素质教育[J].信息技术教育,2013(09):23-24.

上一篇: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 下一篇:以岛根县立大学为例探究中日大学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