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务检修顶岗实习劳动安全保障研究

时间:2022-10-28 06:09:22

高职机务检修顶岗实习劳动安全保障研究

摘 要 本文对铁道机车车辆专业顶岗实习劳动安全隐患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学生实习劳动安全保障的措施和方法,其分析研究结果将为我院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湖北省职教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 顶岗实习 劳动安全 保障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自2012年我院与武汉铁路局开展“双主体”联合办学合作,创造性地开启了“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新模式。通过开展“双主体”联合办学合作,提高了企业参与办学的主动性,拓宽了学校的办学渠道,深化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毕业生就业岗位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之间的零接口。

机务检修顶岗实习是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双主体”联合办学合作,各项教学目标得以贯彻和实现。在将近一年的实习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的将会遭遇若干意外事故风险,通过学院、企业、实习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切实防范各种安全隐患,保障了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各项正当权益,提高了办学质量和效率。以下着重对实习过程中的劳动安全隐患和特点进行分析。

1“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机务检修顶岗实习的劳动安全隐患和特点分析

1.1实习学生的身份明确,但与实习单位之间双方的权利义务在施行过程中不明确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双主体”办学模式下,学校与实习单位都具有教育主体的身份。学生与学校签订实习安全协议,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安全协议和师徒协议,实习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层面既是学生身份,在实习单位又是徒弟身份。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指派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实习学生的日常管理,实习单位指派师傅指导实习学生的实践学习和劳动。从原则上来看,学生参与生产过程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从事没有安全影响的劳动,学生的劳动安全至始至终是在师傅的监督和防护之下得到保障的。

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定位仍然是学生。然而,从实质上来看,学生与实习单位存在劳务关系,学生在实习单位有劳动的义务,却无法正常享有相应的权利,尤其是对于实习学生的劳动安全保障必然在相应的层面上产生一定的缺失。使学校、学生、实习单位都处于尴尬境遇。

1.2机务检修过程中大量大型设备拆卸、安装、移动过程中带来的安全隐患

由于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整车重量在138吨(无配重)~150吨(加配重后)之间,属于超大型设备,机车各部件的体积和重量是可想而知的,其检修设备大型化是必然的。检修车间天上装有300吨起吊天车、组装库厂房起重设备,地面装有:电动升降平台、旋转式电动转道机、地坑式驾车机、移车驾车机、镟轮机、大型冲床、钻床、大型探伤和清洗设备等,另外,还有车间内转运设备以及电力机车本身的移动等。大功率电力机车在利用以上大型设备拆卸、安装、移动过程中,要求严格按照作业程序进行,安全防护措施得力、得当,配备的各方面作业人员、作业设备、作业工具等必须齐备,且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与其它作业不得相互干扰、影响,在这样严苛的条件下,得以保证电力机车大型设备拆卸、安装、移动作业高效率、高质量、安全地进行。上述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给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1.3超任务量带来的安全隐患

机车检修任务量随运输任务量的变化呈季节、年度不同而变化,当机务检修任务量井喷式增长等因素出现时,会对检修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程序、作业工具、安全监督人员、安全卡控措施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冲击,本身所具备的机务检修作业完整体系将会因为哪怕很小的一个环节而受到破坏,从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2机务检修顶岗实习的劳动安全保障措施

2.1“双主体”之下,学生身份模糊,有待于固化,利于切实保障学生权益

“双主体”办学模式之下,无论从任何角度看,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定位仍然是学生。仍而,从实质上来看,学生与实习单位存在劳务关系,学生在实习单位有劳动的义务,却无法正常享有相应的权利,尤其是对于实习学生的劳动安全保障必然在相应的层面上产生一定的缺失。实习与劳务关系有待于细化,签订实习协议、实习安全协议、劳动协议和劳动安全保障协议是约束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的必由之路。

2.2师徒制,责、权、利有待于制度化

学生进入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安全协议和师徒协议,学生参与生产过程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从事没有安全影响的劳动,学生的劳动安全至始至终是在师傅的监督和防护之下得到保障的。师傅对学生负有保障劳动安全的责任,有指导和管理学生劳动的指挥权,师傅对此可以获取相应的利益,“师徒制”相应的制度应该固化。

2.3监察与上报机制

学校、实习单位等各级主管部门定期进行顶岗实习巡查,便于督促安全管理和发现各种劳动安全隐患,上报机制有利于及时、有效地进行学生劳动安全事故处理,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使安全事故损失最小化。

2.4安全分析研讨会

学生发生劳动事故之后,应该组织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师傅、学校相应部门领导、车间领导、实习单位相应部门领导等参加安全分析研讨会,充分展开研讨,分析事故的原因、责任、处理办法、整改措施,得出切实得力的安全防范措施。

2.5实习安全事件(事故)处理预案

对重点易发事故及已经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组织学生定期学习、讨论,并且形成相应的实习安全事件(事故)处理预案,形成制度化模式。

上一篇:关于药理学教改的分析 下一篇:对《观察蚯蚓》实验的改进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