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解决高中数学新课改问题之策

时间:2022-10-28 02:49:18

探究解决高中数学新课改问题之策

高中数学新编教材对于习惯了使用老教材的教师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这主要是因为教材的知识结构与教学目标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与传统教材相比,新编教材侧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及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特别是创新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习惯了老教材的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必须认真钻研、深入探讨如何消弭新旧教材过渡的裂痕,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以确保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一、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方面

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如:知识内容做了不少删减;各知识模块之间的排序存在不少不够科学的地方;基础知识增多了,而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协调则减少了。我们知道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夯实学生基础,并努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然而,新编教材没能很好地体现高中数学的应用价值。

2.教法上旧瓶装新酒

时至今日,似乎所有教师都已经接受了新课改理念,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上却并不然,教师依然主宰课堂。比如教学等比数列,导学案已经分发给每一个学生,学生也做好了展示准备,而推出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也并不是那么难,学生完全可以胜任。可是就有同行因为担心教学进度,越俎代庖,学案导学就成了一个幌子,置学生的主体地位于不顾,学生的满腔激情当头遭了一瓢冷水,学习积极性可想而知,这势必影响学生能力的提升。

3.题海战术依旧盛行

在课堂教学之后,必须要求学生适当地做一些练习题,这是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手段。可是现在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认为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源自于题海苦练,于是平时布置巩固练习,一味地在数量上下工夫。还以等比数列导学案为例,本来导学案上就有拓展练习,而就有同行意犹未尽地再加上个人的“心得”。殊不知,这样一来,学生为了应付作业,或者仅仅是比较单调地重复性练习,挤占了学生温故知新的时间,而最终没能达成提升数学成绩的目的。

4.忽略创新思维的开发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然而,迫于高考压力,数学课堂上真正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师不多,他们担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会耽误教学进度,这就导致学生独立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对于导学案上一些创新型问题的解答,我们过多关注的是正确答案,忽视了解题思路的开发,忽略了对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和难题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数学素养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二、应对之策

新编教材是国家为适应新课改而编订的,在当前的新课改大环境下,对于习惯了传统教材和传统教学模式的高中数学教师来说,压力是比较大的,它需要我们扬弃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求得教学质量的提高。

1.以新编教材为基础,适当开发多种教学资源

教学中,以教材为准绳,再适当引入实际生活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教学椭圆这一节,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学原理,然后运用多媒体,展示鸟巢的立体图及其平面设计图,给出预设的问题,要求学生解答,这样,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对所学知识相对要牢固。依据教材内容,适当开发一些契合实际的教学资源,学生在学以致用的驱使下,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也更容易形成数学思维。

2.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时移世易,变法宜矣。”时代在变,如果我们教师不注重与时俱进地改变原有教学理念,那么,我们就注定为时代所淘汰。新课改下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扬弃原有的教学模式,也许我们的不少同行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名宿,但面对新的知识、新的教学对象,如果我们仍然抱残守缺,势必重演刻舟求剑闹剧,所以,我们必须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修养,一方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以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与同行之间加强交流和学习,以不断改进教学模式。

3.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尝试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来,大胆运用多媒体,扩大教学容量。如教学空间几何中的两直线垂直这一节,多媒体就能把两直线垂直的不同形式全方位展示给学生,这就有益于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培养。要注意的是,在认定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同时,不能忽视了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在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时,我们该出手时还得出手,这样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激情。此外,布置作业,应以新《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预设,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温故知新为目的。

4.开发创新思维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指出:“应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衡量学生能否成为有用之才的标尺。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不能只盯着答案,更要注重学生的解题思路,只有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更加开阔,并逐步形成其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和难题的能力。

总之,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新编教材为阵地,引进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高效,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可塑之才。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第三中学)

上一篇:谈高中学生班级自主常规管理 下一篇:以学定教视野下数学错误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