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搏击的“火”与“惑”

时间:2022-10-28 02:38:12

中国搏击的“火”与“惑”

在新浪网上,有这样一组数字:新浪的每日点击率排行前20名基本上有一半以上被NBA所占据,在有姚明和易建联比赛的日子里,这种排名和差距还会更高。除非当有中国男足国家队比赛的时候,这种排名才会有所变化,让2―3条中国男足的新闻见缝插针地挤进NBA的排名名单。

而后人们惊异地发现,中泰对抗这种类似的搏击赛事竟然可以压倒NBA或者中国男足,轻松击败乒乓球或者羽毛球跳水体操的新闻,在中国体育的关注度上占据超强的一位。

2011年3月31日和4月1日,在广东江门再次进行了一场名为蔡李佛拳对阵泰拳的12场两天对抗。第二天17岁小将张腾KO一名泰国拳手的消息竟然杀败NBA季后赛的新闻,成为了当天新浪体育点击率第二。

由此可见,体育搏击在中国体育迷们心目中所占的分量,而这次比赛在广东、北京体育台都创造了极高的收视率,随后一天进行的中超联赛首轮远不能与之相比。

尽管不是奥运会项目,但是体育搏击的职业性、与电视的结合,更为符合2008年奥运会后体育总局的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迈进的战略。可是在发展上,体育搏击在中国国内的市场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中国的搏击界只是从窗口稍微向外进行喟叹,远未真正成为世界搏击界的一员。

组织者们

国进不活 民进不规范

关键词:无序

说到体育体育搏击,不能不提三大赛事,一是武管中心所属,由一名后台老板承包举办的CKA――中国武术散打超级联赛、二是武管中心和央视合作打造的WMA中国武术职业联赛、三则是拳击管理中心去年推出的CBA中国拳击职业联赛。

CKA的前身是散打王,但是武管中心因为利益问题,将之收回,由一名老板承包,组建了CKA。结果原来红火的散打王“散”了。CKA投入两年,偏居到了陕西渭南,影响力大幅度下降。据说投资者第一年出了1000万,也赔了1000万,现在还在赔着。

央视体育动用了庞大的资源,推出了WMA,可惜的是由于第一年在规则上制定不足,很多工作仓促上马,和武管中心沟通不够,参赛的运动员水平不足等诸多原因,第一年就办成了测试赛,第二年不但多家原始俱乐部退出,赛事也从原来的主客场联赛,萎缩到了青岛一个地方打一周,然后再推迟3个月剪辑后分期播出的境地。这一赛事眼下基本成为了电视秀,竞技的成分越来越少。

拳击职业联赛的初衷是拳击管理中心希望打造一个赛事,为奥运会服务。制定了一套转会规则后,第一年的赛事在各地体育局彩票中心的支持下办了起来,可惜的是因为宣传力度和规则制定的问题,导致比赛在大多数时间乏人问津,只是总决赛在邹市明的家乡贵州举办的时候火了一把。据说今年要彻底改革,开始向职业拳击靠拢,脱下头盔护具。

这三大国内的搏击赛事都是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进行的,也各自投入了很大的力度。比如央视体育动用了非常强大的宣传机器,拳击职业联赛一支队伍的运营经费一年也有300―500万。但是最终在影响力上远不如一些民间主办的单场赛事火爆,究其原因,条条框框的限制导致了“国进不活”的情况。

首先搏击的比赛是人,特别是两个人之间的较量。世界上的搏击比赛几乎都是两大高手之间的对决。而CKA、WMA和CBA都采用了队伍对抗的形式,模仿篮球赛制最后还打什么季后赛。

在过去80年中,搏击赛事发展的是建立金腰带和级别排名制度,却并非什么队。不突出个人,以队伍的对抗迷失了搏击赛事的本性,无法突出真正的明星,缺乏明星效应,是导致这三大国内赛事半死不活的最大原因。

眼下,能在国内获得轰动的搏击赛事都是中外对抗,而这些比赛,大部分是由一些民间的赛事推广人组织主办的。

比如推广人徐睿,他原来是北京电台的一名体育主持人,后来走上了组织中外对抗的道路。而率领本俱乐部的高手去马来西亚云顶的邹国俊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今年3月底4月初的蔡李佛对抗泰拳,是一些参加了央视的WMA却最终因为不满出走的人,在原公安大学教授韩建中的带领下和广东散打队以及广州泰拳俱乐部联系联合举办的。

这些民间的比赛当然也要在有关部门报备,但是他们更多意义上的是商业赛事操作,在比赛的宣传,规则上更为灵活,也更容易吸引体育迷们的眼球。

不过,这类赛事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明确的规范性。比赛前的宣传、对抗双方的档次能吹出“宇宙级”,而实际比赛的对手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档次,令人难以核实。以3月底4月初在广东江门进行的这场武行天下蔡李佛对阵泰拳为例。

实际上参赛的中方蔡李佛队是以搏牛俱乐部名义参赛的广东散打队。出阵的12名队员中除了5名主力外,其余7人都是年轻选手,令人惊异地KO了对手的张腾只有17岁,此前只在广东省内打过散打比赛。而他们的对手主要来自一家对外营业叫做广州泰拳俱乐部的泰国教练,此外还有来自香港的一位拳赛组织者通过互联网邀请来的瑞典和加拿大选手。

尽管主办者对外宣传说,这些拳手有过多少场的比赛经历或者多少冠军以及金腰带。但是由于缺乏对泰拳等级和比赛等级的了解,所以这些拳手的实际水平究竟在国际上是一个怎样的档次,实难说清。

相比之下,国际上的搏击比赛也纷繁复杂,比如这些广州泰拳俱乐部的泰拳选手参加的K-O赛事,MMA规则赛事,或者张铁泉前往美国挑战的UFC,乃至日本即将崩溃的K1、俄罗斯铁笼战,抑或杨建平以及宝力高曾经拿到过冠军的世界自由搏击赛等等。这些赛事都希望进入中国,到中国的搏击市场上分一杯羹。世界眼下最为强大UFC已经在上海设立了训练营,中国的一些选手也被邀请去德国参加世界自由搏击赛。可是,要想真正实现外战的规范性,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战斗者们

肘膝之争 血腥和安全

关键词:接轨

赛事的规范性和接轨困扰着中国的组织者和粉丝,而赛事的规则也同样困扰着搏击赛事的参与者和欣赏者。

自从有了中外对抗后,中国散打的规则和世界搏击比赛的规则之争就从未停过,继而诞生了“规则的胜利”这一说法。但是在中国国内的搏击界,还有“规则的限制”。

3月31日,在蔡李佛拳和泰拳的首日对抗中,中方出场6将有3人被打得右上眉骨开裂,血流如注。裁判和场工不得不多次在擂台上跪下来擦滴落到擂台上的血迹。而中方的选手也不得不站到场边让医生一次又一次包扎。但是这包扎好的缠头布、绷带却在激烈的对抗中被打掉,继而再进行包扎,导致一回合3分钟的比赛断断续续地打成了20分钟。

赛后,泰方的教练阿南很不解地说:“为什么要包扎?这不符合国际惯例,如果他被打得出了血,那是他功夫不够,裁判和医生应该中止比赛了,该判我们技术性击倒TKO。”但是中方却坚持了下来,甚至在这三场血战中都凭借点数获得了胜利。

胜点数,而且只会胜点数。一向是中国武术外战最被人诟病的地方。2012年12月,在广东顺德举行的中泰对抗是由少林塔沟武术散打队出面的,除了张开印之外,其余4名选手经验稍差。结果两人被对手铁膝顶中惨遭KO。其中李腾曾经在第一回合使用快摔多次将他的对手江佟•猜摔倒,但是对手一次膝攻就将他打得失去了意识。而大级别的郭行行只用了不到2分钟就被加拿大的对手一次飞膝顶得断了3条肋骨KO,中国武术的杀伤力明显不足。

到目前为止,在国内能够出名的拳手,如张铁泉、宝力高、张开印、杨建平、或者在俄罗斯笼斗中一展身手的刘金文、去日本挑战K1的徐琰,乃至这次的小将张腾,都是因为在外战中打出了KO的佳绩――KO也是搏击拳赛追求的终极目标。

可是中国拳手的外战KO很少,相反被对手KO的次数很多,这是因为国内拳手的最高赛事是全运会散打比赛,其次才是各种国内的散打赛事。在散打赛事中,讲究的是所谓的“武德”,即不伤到对手,而获得胜利,所以追求点数的“业余式”打法就成为了必然。比如散打中的快摔,很多中国拳手都只追求将对手摔倒就成了。但是这种摔给对手造成的伤害,远远小于一次摆拳的重击乃至一次横肘更有效。

再者,国内的散打赛禁止用膝和肘这样杀伤力大的部位进攻,所以在外战中,防备泰拳选手的膝和肘就成为了一大难题。2009年张开印在对阵蓝桑坤的比赛中,其实开场打得很是被动,却在出其不意的一次后摆肘中KO了对手。而只有17岁的小将张腾能够KO据说有11条冠军金腰带的诸塔贾,也是在被动中突然使出了一个360度转身横摆肘。

在赛后谈到张腾的肘击KO时,广东散打队的教练郭辉介绍说,训练中从未进行过肘的训练,因为这是违反国内散打规则的,只是他们自己在训练课后自己去讲了讲练了一下。从这个角度来说,稚嫩的张腾也许是占了技术未定型的甜头,正是因为他技术不定型,因此才能打出那神奇的一肘吧。

再看看刘金文在俄罗斯笼斗时KO对手的过程吧,根据无限制规则,他根本不跟对手比拳,而是上来就缠抱,将对手摔倒在地,然后使用类似柔道中寝技的技术将对手固定在地面上,随即用自己的膝盖多次猛顶对手的脑袋。这种打法不好看,但是绝对有效,最终7分钟后,昏厥的对手被抬下了场。

点数胜,比赛中包扎的中国国情其实都源于国内比赛的限制。因为政府管理部门既希望比赛打得好看,精彩,又担心会打出重伤,甚至人命。所以,放开规则与限制规则一直是国内比赛的最大矛盾。当在国内限制型的规则下锻炼的中国拳手外战时,碰到没有限制的对手后,吃亏也就在所难免了。

综上所述,中国的搏击市场广大,远未开发,市场需求旺盛。在日本,一场职业拳击的电视收视率可以达到20%,而日本国家队在世界杯上4场比赛的平均收视率还不到16%。因此如何整合国内的赛事,真正做到有优秀的推广,正式的排名,统一的、可以和国际接轨的规则,是中国搏击赛事未来的发展方向。

美国的UFC一直想进入中国,但是因为其强大的推广力度和吸引人的比赛过程,有关部门不愿意其到中国来像NBA职篮一样吸走“真金白银”。而与此同时,中国搏击界也需要有远大的目标,将自己的赛事真正打造起来,规范起来,到时候才能和强大的世界搏击抗衡。

在规则上,因为中国搏击官方主要走的是依托各个地方散打队的全运会模式,远未职业化。因此可以进行双轨制,以地方俱乐部的形势整合,这样可以给退役的全运会散打冠军们一个出路。问题是,现在在国内的职业搏击缺乏庞大的启动资金,拳手们处于一个松散的状态。只是谁找到个好的推广人,可以参加一些临时搭建的班子打外战。偶而有一两个有实力的拳手去国外挑战美国UFC、日本K1或者俄罗斯铁笼乃至欧洲的自由搏击世界锦标赛。

这种挑战远未形成实质规模,处于松散,无序的状态。显然这和武管中心担心打出了事情,怕担责任有关。毕竟武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推广武术套路健身,并在全运会上保留散打的一席之地。但是如果真的成立民间的广泛的搏击组织,推广职业散打,武管中心又觉得自己的权力受到了挑战。

所以,中国搏击的世界接轨,依旧任重道远。

中国武协主席高小军

20 11年3月25日至26日,首次创立、今后 将每年举办一届的全国武术协会主席和秘书长联席会议在山西太原召开。武林盛会,群贤毕至。会议求真务实,亮点颇多,而其中引起与会代表热议的乃是有关“大武术观”的话题。该话题概源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高小军在本次会议上的讲话。在讲话中,高小军几乎用了一半的篇幅,洋洋洒洒地阐述了“大武术观”,的确令人耳目一新。

“我们在这次大会上提出,武术工作在宏观指导上要树立‘大武术观’。”这种全新的提法不免让人疑虑和困惑,他解释道:“‘大武术观’是站在全局的层面上,以对武术事业整体发展高度负责和包容的心态看待武术的一种价值观和认同感。”

“大武术观”的提出,当然是有一定背景和根据的。众所周知,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技术形态各异。每个拳类都是武术大家庭中的一分子,每个门派都是武术百花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长期的闭门传习,只能走向自生自灭;长期的不合群,只会导致一盘散沙。全国的各类武术组织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在“大武术观”的指导下,能够实现大联合,营造大环境,建立大市场,形成整体优势,互利共赢。所以,只有敞开怀,才能迎来大合作,促成大发展。

有道是:天下武林是一家。武术界素有以武会友,礼让为先的优良传统。但是,我们也应该正视武术界长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比如,有的不顾整体利益抬高自己、贬低他人;肯定自己,否定他人;片面强调局部和个人的利益。有的不顾民族利益和武术长远发展,追求眼前和暂时的效益,迎合一些市场炒作行为损害武术的形象和民族的尊严。有的甚至自私自利,不惜牺牲他人或武术事业来换取私利。“所以,我们应该教育和号召大家,用‘大武术观’来约束自己,培养起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自己处在哪个位置都要站在武术的全局和整体上思考问题,使人人都明白做大家武术,成武术大家的道理。”高小军发出上述感慨。此外,高小军还强调,树立“大武术观”,不能不了解武术在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的价值。武术运动的价值渗透在我们建设体育强国所涉及的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文化、体育科技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对于健身而言,对于终身体育锻炼而言,运动方式的选择,既要有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西方体育运动形式,也应该有提倡和谐精神、内外兼修的、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武术运动形式。就全球体育的完整概念来说,只有东西方体育运动的结合,达到真正的同场竞技、同台展示,才能反映出世界体育的全貌。“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中国武术协会于1990年牵头成立的国际武术联合会,如今已有141个国家和地区会员,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中的正式成员。

现在各类武术比赛和活动丰富多彩,层出不穷。也许,正是基于“大武术观”的考量,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开始积极酝酿“首届全国武术运动会”。根据设想,该项全新的比赛将于今年 11月-12月之间举办,今后将每两年举办一届。

上一篇:越野向西 第4期 下一篇:与其战斗不如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