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浅析

时间:2022-10-27 11:20:44

我国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浅析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我国企业在实际应用作业成本法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提高认识、选择成本动因、提升员工素质等。虽然实施作业成本法具有一定难度,但对于持续降低成本、增强成本管理弹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业成本法ERP企业

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预先假定了一个前提,即: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高。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为主导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间接成本相对增加,明显突破了制造成本法中“直接成本比例较大”的假定。另外传统管理会计的分析,重要的立足点是建立在传统成本核算基础上的,因而其得出的信息,对实践的反映和指导意义不大,相关性大大减弱。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卡普兰教授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对作业成本在成本确认与核算、成本管理与控制、预算管理、绩效考评、定价决策等方面进行的理论分析,并与传统成本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后提出了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

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公司已经实施作业成本法以改善原有的会计系统,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作业成本法引入我国的时间较晚,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以余绪缨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管理会计学者才将其介绍到我国以来。但是一经引入,立即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众多学者进行了多方有益的探索。

但在实务上,我国企业中迄今为止仍少有使用作业成本法的案例。关于作业成本会计在我国还处于介绍阶段,企业还很难从事作业成本会计的应用。其原因有三:一是管理会计是作业成本会计应用的基础,而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范围小,各种管理方法的应用缺乏持续性,经营管理者缺乏向管理要效益的内在动力和意识,内在科学化管理的要求不强烈。二是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还较低,适应作业成本会计应用的制造环境还不具备或不充分,作业成本会计的应用还缺乏客观经济条件的支持。三是我国财会人员的自身素质也难以应付这种全新成本计算系统的挑战。

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步伐的加快,宏观环境要求国内企业不再是停留在引进技术、贴牌生产,而是要走出国门,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加上东部地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步伐,相当部分的企业已经具备了实行作业成本法的基础。

我国企业实务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处于探索阶段,对于企业原有成本系统的评估以及作业成本法的选择过程大多是借助国外及国内的部分企业的研究经验,没有形成量化的模型,忽视作业成本法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成本控制研究仅停留在简单的人、财、物等资源的消耗上,忽视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对成本和成本控制的影响。

一、我国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意义

成本领先是一种实现竞争优势的经营战略,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具有以下重大意义。

1、作为作业成本管理实施基础的作业成本计算法(ABC)能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并带来成本控制的新视角。作业成本计算法采用“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这一基本理念,建立了一套准确计算成本的方法体系,并且把成本控制的重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以作业为核心,以资源流动为线索,以成本动因为媒介,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跟踪动态反映,能对最终产品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作业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2、作业成本管理能为企业找到成本持续降低的通道。ABM将企业管理目标锁定在作业链——价值链的优化上,它把企业看作是一个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即作业链),从价值的形成过程看,作业链又表现为价值链.企业的作业既有增加价值的作业(如生产、加工销售作业等),也有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如等待、存储作业等,可视为一种浪费)。通过作业分析,使企业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能为企业产品增加价值的作业上,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促使浪费、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最终使作业链——价值链得到优化,使企业取得竞争优势。

3、作业成本管理能为企业锁定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通过实施作业成本管理,促使企业更加重视产品设计对成本控制的影响,并形成企业建立适时生产系统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动力。

4、作业成本管理能使企业对成本的管理更具弹性。实施作业成本管理会促使产品设计弹性化,要求企业采用产品基本型、多变型或者模块化的产品设计方法,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全方位进行产品的设计。

5、作业成本管理能使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思想落到实处。

在要使顾客满意从而获得更多利润,为此就必须以员工满意为基础和条件的基本思想下,才能达到持续改善的理想境界,消除一切不增值作业,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升级。

二、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建议

企业应用和实施作业成本法可以使成本信息更加准确,有利于企业的成本管理。但是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还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条件。针对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生产水平,增加制造费用比重。作业成本法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成本核算中对制造费用的准确分配上,但现在我国大部分企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成本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制造费用等间接成本所占比重较小。企业要想实施作业成本法,首先需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员工的技能水平,实现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提高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以便于更好的发挥作业成本法的效果。

2.规范生产流程,合理划分作业。企业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首先要改变以往以产品为中心的生产组织方式。把管理的重点从产品转移到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上,从材料采购、组织生产到对外销售的全过程来管理和控制企业成本。

企业可以采用及时制生产系统(JIT)和全面质量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方法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更加规范,依据客户的需要制定采购计划、组织生产,并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去控制成本费用。作业和作业中心的划分是作业成本法的基础工作,作业中心设置的合理性对于作业成本核算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效果和准确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规范化的生产流程有利于作业成本法实施过程中作业中心的合理划分,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打好基础,使成本核算更加准确。

3.利用信息技术,准确核算作业成本。良好的信息系统是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作业成本法需要繁重的信息收集处理工作和大量的数据汇总计算工作,相对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而言,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对象较多,核算程序更加复杂。生产技术的进步和顾客需求的多样化使得产品生产所需的作业数量不断增加,作业成本的核算需要各个作业、各批产品所耗费资源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同时最终产品成本的计算要汇总所有的作业成本和直接成本,数据计算量大。实施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从这些复杂工作中解脱出来,便于作业成本信息的归集和计算,保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简化成本核算工作。

4.依据自身条件,兼顾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应当兼顾成本效益原则,依据自身情况从生产水平和成本结构两个方面来考察是否满足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条件,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分析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是否能够为企业增加收益,提高成本管理效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实施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条件,生产技术水平低或制造费用比重较低的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不但不能获得更加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复杂的核算工作还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因此,企业需要经过认真、慎重的分析,依据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

总之,实施作业成本管理能使企业处于持续改善的理想境地,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曾秋香.完善作业成本法的相关问题研究[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2]洪丹.作业成本法的作业界定、成本动因及其应用探析[J].财会实务,2010,(3).

上一篇:浅谈学习型企业中管理者和企业自身的转变 下一篇:五粮液(000858)投资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