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大学校长的遴选

时间:2022-10-27 05:06:41

【摘要】从集体的角度讲,一个集体的领导对集体的建设和发展起关键的作用。眭依凡教授坚持这一论点,在他的《大学校长及其演讲的重要性》中有这样的论述:“一个领导对集体的作用正如拿破仑...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大学校长的遴选

摘要: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它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不得不面对的选择,特别是对我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目前,我国的大学距离世界一流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对于大学的整体建设,而在建设我国国际化一流化大学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发现具有高素质校长的重要性。本文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在于遴选出一流的校长。然而,什么是一流的校长?又怎样遴选出这样的校长呢?关于这些问题,本文考查了世界上发达国家的著名高校,又联系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校长;遴选标准;遴选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07-02

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在美国、西欧、澳大利亚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随后,不少第三世界的国家也积极参与到这一潮流中,由此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在世界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潮流。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必须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背景,并且在这一背景下实施我国高等教育战略,建设具有国际化的世界级一流大学。而在建设世界一流级大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多元化的优秀教育资源,更需要有资历、有能力引领大学向国际化迈进的创造性校长。熟话说“火车跑的快,还要车头带”,选择好的校长,也是确保大学能够向国际化一流化发展的保障。

一、大学校长对建设国际化一流大学的作用

从集体的角度讲,一个集体的领导对集体的建设和发展起关键的作用。眭依凡教授坚持这一论点,在他的《大学校长及其演讲的重要性》中有这样的论述:“一个领导对集体的作用正如拿破仑的那句名言”一头狮子率领的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头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无数个国际化的一流大学可以证明,它们的背后是一位或一群承上启下、统领未来的杰出的校长。所以,在美国有这样的观点:一个大学新校长的上任往往意味着该大学一个新时代的开始。道理很简单,因为大学是一个相对独立和自由的教育和学术组织,其较大程度上的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是大学组织能正常履行其传播知识、探索知识、应用知识之使命的先决条件。回顾新旧中国的大学发展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大学校长对一所大学的贡献。正如蔡元培之于北大,梅贻琦之于清华。好的领军,可以带领一支团队、一个学校向着朝阳的方向发展、迈进,在发展大学校园的同时,选择好的领头人,其意义非常重大。

由于现代大学的机构极为庞大复杂,有不少人认为任何个人,包括大学校长,都很难对整个机构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对高等教育作过深入研究的学者仍然坚持大学校长的作用。如两位美国学者麦克拉弗林(Judith B.Mclaughlin)和瑞斯曼(David Riesman),在他们专门研究大学校长遴选问题的一本近著里就坚持认为“有相当多的校长确实改变了他们所领导的学校的方向”。因此,一流的国际化校长足以引领国际化的一流大学。然而国际化一流的校长的定义又是什么呢?或者说国际化一流的校长标准是什么?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遴选校长的标准

在我国,如果学校中有院士,那么校长的位置必然是院士的,如果没有院士,那么也会让博导作为学校的校长。我国双肩挑的校长当然有其好处,但是因此而承受的负担必然也会很重,所承受的苦衷也是难以表达。虽然,这些校长中不乏十分优秀的代表,但是这样的校长其弊端却大有所在。首先表现为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在面对比较复杂而艰难的工作时就会出现问题,其次是理论水平以及政策水平等都欠缺,最后是政策水平以及管理能力也有待提高。身兼数职难免顾此失彼;看问题容易受专业限制;某些人会利用自己职权营造自己的学术山头。

所以,为了建设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必须尽早实现大学校长的职业化。职业化的体现,需要我们明确两个概念。即专家校长与校长专家。两者虽然相近,但是却有很大的区别。专家校长是治学,而校长专家才是治校。在理论层面上,我们必须首先承认大学的校长是一个重要的职业,而职业就涉及其职业的素养问题,根据校长的职业素养进行大学校长的遴选。实际上,对于大学校长的职业素养,并没有统一的概念,每个大学都有各自遴选校长的标准。但是,共同之处在于选择大学校长的指导思想是其必须是个学者,是教育家以及治理方面的专家。而在遴选的过程中,要选择最有思想、修养、智慧、情怀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的人。

在高度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校长除了要有一般大学的任职标准外,有一条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校长必须要有国际化的视野,敏锐的眼光,了解时代的要求,敢于变革;要高瞻远瞩,既把握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又掌握时代、市场对大学的要求,要适时恰当地调整办学方向,制定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校长遴选的机制

标准是遴选大学校长最为重要的因素,而遴选的机制以及程序则是选择合适人选的保障。名人言“一流的大学校长是必要的,但是机制则是更高层面的需要,因为制度高于素质”。

通常意义来说,美国大学的校长遴选机制是比较不错的,机制中能够体现公平、公正、公开、民主等。这种机制保证了成功选拔出优秀的大学校长。在美国,大学中设立董事会,其主要职能是在整体上保证大学的既定目标。而董事会具有大学校长的任命权与决定权。在校长的遴选过程中,其程序是:当某一大学的校长位置空缺,或者是即将空缺的时候,董事会负责成立校长选拔委员会,并以多媒体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聘,选拔目标定位于高校以及学术机构,整个选拔工作一般持续几个月或者是一年。委员会是由本校的董事会成员、教师以及职工代表组成,部分学校还允许学生代表以及社区代表共同参与。委员会通过各个层次的意见进行选拔,对候选人进行评估,选拔出一到两个候选人交由校董事会进行决策。

如果说教育像科学一样有规律的话,那么办学同样是要遵循科学规律的。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们必须面对我国高校校长任命机制的弊端,必须改革,大学校长遴选制度的改革必然要成为中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战略。

在高度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大学校长选拔机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实行真正的聘任制。深刻把握国际化的大学普遍主义精神,招聘校长范围要来自五湖四海,而不是仅限于本校,本国。我国大学应该有普天之下都是我的领地,世界人才为我所用的气魄。

也许有的人会说,这样招聘校长需要很多钱,以我国目前经济水平还做不到到国际上去招人。我们实行的只是一种开放的聘任制度,并不是到国际上用最多的钱去招聘最好的校长,而是在我们给定的资源和报酬下,保证了在国际人才库里招到可能最出色的人。实行一种制度和给多少钱是不相干的。

改政府任命制为选聘制,在高度教育国际化潮流下,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选择,正如我们不能避开市场经济一样。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们有了这样的校长,我们有理由相信能够逐渐改变我国一流大学校长的整体面貌和状态。有了这样国际化一流的校长,不愁招不到国际化一流的教授,不愁培养不出国际化一流的人才;有了这样的校长,我们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就不会遥远。因此,要加大对大学校长遴选的力度,建立完善的选拔制度,在选择的过程中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公开,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够确保我国的大学建设,让国际化一流大学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萌发!

作者简介:杜雷(1985-),男,河南周口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

上一篇:面向物联网的创新性层次化分级实验教学体系研... 下一篇: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