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中学数学预习重要性及预习策略

时间:2022-10-27 05:02:22

浅述中学数学预习重要性及预习策略

[摘要]本文浅述了学生中学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预习对于学生数学学习中明确目标、形成疑问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从数学预习内容、预习方法及评价体系三个层面提出数学预习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中学数序 预习 重要性 基本预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216-01

一、中学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数学学科学习具有环环相扣的逻辑性及循序渐进的连贯性特点,对数学教师讲授和学生的吸收都有较高的要求。我国长期以来的基于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使得中学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数学学习中教师根据考试内容将知识在课堂上机械式传授给学生,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内容变成学生学习的全部指导,在应试教育压力下老师会将课堂讲授内容强制学生课堂上吸收,被动的数学学习方式影响了数学学习效果以及学生长远数学能力的发展。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背景下对中学教师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学数学教学不能仅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在提高学生能力层面“授人以渔”,改变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果。因此,中学数学教师应当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积极探索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笔者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科学的预习,可以有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明确目标,转变学生课堂被动学习状态。

二、中学数学预习的重要性

数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特征即是该门课程的逻辑性较强,前后章节衔接紧密,因此,良好的数学成绩必须基于对所学知识链条的融会贯通,通过课前预习发现自身知识链条的薄弱环节对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一)预习有助于精准定位学习目标

提前预习数学课程,通过对教科书的提前预览有助于明确下一节课程的学习重点,以此定位学习目标,有了对学习目标的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动力被目标所引导,向既定目标努力,进而提升数学学习效率。学生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水平和学习能力来确定目标,不宜过高过低,目标过高难以达成使得学生丧失自信心,目标过低容易使学生满足,难以有更多收获。

(二)预习有助于形成课堂疑问

学生在对数学教材预习的过程中,遇到新的知识点和陌生的内容会产生诸多问题,对不理解的地方通过标记记号或整理疑问笔记形成自身需要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这样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会在教师全面的讲述中有所侧重学习,进而解决预习中出现的疑惑,透彻掌握知识点。只有通过预习形成对疑问的预设,才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根据各自问题有重点的学习,强化教学效果。

(三)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数学教材的预先学习主要依靠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和知识理解能力,通过长时间对数学课程的预习不仅促使学生掌握知识点,更在学习能力层面上使学生自身独立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提升,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提升学生素质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

三、中学数学预习基本策略

(一)要明确数学预习内容

“预习”是由两部分组成,即“预”和“习”。“预”就是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在预习的过程中要确定学习目标,预习的内容要全面,不要有遗漏,包括理论内容、例题、例题解决步骤、课后练习题等,预习后要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并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昨上标记。“习”就是学习,学习时就要有一定的侧重了,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理论知识理解透彻,要注重对例题的学习,书中的例题一般都是很有代表性的题目,要从中发现答题的原则和方法,不要拘泥于答案,在对理论知识和例题的学习后要从课后题中找出几道题做一下,可以检测一下自学的效果怎么样,达到了怎么样的程度,这种方法是否有效率。

(二)充分利用科学预习方法

预习时要注重运用科学的方法,教师在设定预习目标时可以通过设置逐层深入的思考性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对不懂的知识点用问号或者特殊符号标出,以便能在课堂中仔细听课,在预习中要对某些定理多思考,通过质疑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数学预习的重要目的即在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应对学生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深入全面的答疑,鼓励学生提出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共同探讨,通过“疑问――答疑”式课堂互动,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数学学习中的困惑。

(三)制定科学的预习评价体系

学生预习的完成需要教师的督促和检查,教师应从对学生预习状况的督促中让学生意识到数学预习的重要性,对认真完成预习学生以及能够根据预习中出现疑惑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给予奖励,增加学生对数学预习的动力。与此同时,对完成预习不佳的学生给予及时指导、鞭策甚至适当惩罚,促使他们认真完成预习内容,形成主动的学习意识。教师在学生预习中的作用极其重要,需要教师根据科学的预习评价体系对学生预计效果加以实时观测、指导。

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学教育共识,通过课前预习促使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知识理解能力的提升,是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个人素质的可行途径,也是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邓春燕.课前预习让课堂教学更有效[J].教育交流,2011

(06).

[2]邹敏.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习[J].读写算,2012

(52).

[3]张之纵.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J].科学咨询,2009

上一篇:高校美术教学档案管理研究 下一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