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校+公司”校企合作办学中的问题探讨

时间:2022-10-27 10:13:25

中职学校“学校+公司”校企合作办学中的问题探讨

摘要:由于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缺乏和企业、市场的紧密联系,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需求,职业教育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本文对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观点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对于推动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中职教育 “学校+公司”校企合作 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52-02

职业教育与就业紧密相连,中职教育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就是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职业教育改革行进多年,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案、人才培养路径等方面依然与市场需求脱节、与企业生产脱节。基于此,在职业教育改革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出现了“学校+公司”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本文即对这一新型校企合作办学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2 “学校+公司”校企合作简述

2.1“学校+公司”校企合作的内涵

“学校+公司”校企合作办学是基于市场需求培养应用人才的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以学校的职业教育为主体,以企业的需求为主导,按照人才需求标准,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组织实施教学实训,联合培养具有实践技能的人才。

2.2“学校+公司”校企合作的特点与形式

2.2.1 “学校+公司”校企合作的特点

“学校+公司”校企合作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开放性,学校和企业都注重面向社会,均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合作,双方资源互相开放,双方合作过程也互相开放;二是职业性,学校和企业注重对各种职业进行分析,注重对岗位分析,注重对职业所需技能的分析,并以此为培养目标进行合作,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人;三是市场性,合作双方都关注市场调研、市场需求和市场分析,致力于使学生获得满足市场需要的技能和素质,获得从业本领、从业资格,进而就业,得以良好的生存和发展。

2.2.2“学校+公司”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

目前中职学校“学校+公司”校企合作的形式主要有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两种:

长期培训是学校和企业有合作意向后,签署“定向培养合同”,根据实际用人需要,共建合作班(多以企业名称冠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受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用人单位工作。

短期培训时间比较短,几天、几周或者几个月。相对于长期培训其优势主要在于时间短、师资强、主题集中,能使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就掌握所需技能。如一些职业学校借助计算机实训基地,和北大青鸟这样的公司合作对其学员开展计算机培训;借助烹饪实训基地,对企业饭店员工开展的烹饪培训等等。

2.3“学校+公司”校企合作的意义

“学校+公司”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能够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二是能够提高毕业生劳动就业率;三是能够调节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四是能够提高中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3 中职学校“学校+公司”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开展的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企业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然而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问题的存在也制约了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3.1企业方面存在注重短期利益、缺乏长期眼光、缺乏责任感的问题

应该说,企业是职业教育最大和最直接的受益者,企业理所当然要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

但我国目前还缺乏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感、主动意识和制度环境。因为职业教育投入周期长、见效慢,很多企业缺乏战略眼光,急功近利,认为参与职业教育只会增加成本、很难获得收益,从而不愿过多投入。同时,我国政府虽然提出了要求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却没有建立配套的机制引导企业主动参与。

3.2校方面存在定位不准、缺乏合作主动的问题

2005年国家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倡校企合作,部分职业学校虽然开展了校企合作,但是受传统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职校本身对于职业教育没有准确的定位,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它所肩负的使命就是为社会培养技能人才,没有认识到职业技术劳动大军对社会主义经济的促进作用。

3.3师资方面存在职业化师资队伍短缺的问题

第一,教师数量不足。据统计目前生师比例已经达到了

24:1,这样高的比例体现了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第二,专业课教师比例低。据统计,专任教师中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占的比例是53%,也就是说文化课教师还有47%。第三,“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还不高,目前不到30%;第四教师队伍大都来源于高校,专业理论知识较高,但缺乏工作经验,实践技能缺乏,难以胜任“学校+企业”的校企合作任务;第五,企业选派的“工程师教师”教学效果不好。

4 提高中职学校“学校+公司”校企合作办学水平的战略探讨

校企合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企业、学校、教师、学生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配合与提高,这样才会促进校企合作水平的提高。

4.1政府应加强引导和扶持

政府应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宣传、引导,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职业教育政策、校企合作措施,还应通过经济政策、经济手段扶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加大对校企合作的财政投入、资金支持;利用税收杠杆、利率,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不仅包括国有企业,还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

4.2企业要增强责任感,积极参与

企业应增强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的责任感、积极性,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要起榜样作用。企业不要仅考虑经济利益,把它作为参与校企合作的唯一动力,除了经济利益还应考虑社会利益、民族振兴发展利益,企业的眼光应长远一些。

4.3学校要正确定位,树立教学理念和主动意识

学校要正确定位。要明确职业学校存在的理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是发挥职业教育优势的必由之路,职业学校必须科学发展,树立市场化的教学经营理念。职业学校教育要面向市场,运用市场机制,按照企业经营理念,来经营学校。

4.4教师要提高专业性

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专业教师在整个“学校+企业”校企合作期间,应定期轮流去企业挂职锻炼或顶岗工作一段时间,将实践经验和知识来用于教学,使教学更贴近企业实际;教师应积极报考本专业技师、高级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学校教师应向承担校企合作专业课教学和实训教学工作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拜他们为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校企合作”实效。

另一方面学校在招聘教师、引进人才方面,应吸收有企业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加盟教师队伍,壮大教师团队的实践力量。

4.5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技能

根据市场调研,大多数企业选拔人才,不仅看重其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硬实力,更看重他们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执行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软实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应由内到外把自己塑造成为真正的职业人,既熟悉企业工作流程、掌握职业化技能,按企业的规范进行工作之外,还应学习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的精髓,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服务意识、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优秀职业化素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心态、职业道德的优秀职业人。

4.6借鉴国际经验

在一定意义上,目前我国正在重复国际发达国家的发展为技术大国、经济大国的发展之路。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证明校企合作模式是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就美国的经验来看,行业协会、商会在职业教育中同样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如吸引企业参与、制定行业技能标准等。比如美国的“联系教育与经济发展组织”直接吸纳200家企业、间接吸纳1500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项目,并向6000多名学生提供参与这些项目的机会。

6 结语

“学校+公司”校企合作,是解决劳动力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走校企合作之路,将使我们与时代经济发展同行,使我们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于慧君.职业教育与校企合作办学实现互利双赢[J].新课程学习(下),2011(07).

[2]徐社成.职业教育改革必须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J].文理导航(中旬),2011(09).

[3]袁钢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建设教育,2010(Z2).

上一篇:功能主义对汉英笔译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巧用六大规律突破氧化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