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风”的意象

时间:2022-10-27 04:33:20

古诗词中“风”的意象

摘 要: 诗人写诗,常常是“言不尽意,立象尽之”,这所立之“象”就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通常取自大自然,“风”就是诗人钟情的物象。古诗词常常借“风”抒情,托“风”言志,以“风”寄兴,构建意境,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古诗词 风 意象

诗人写诗,常常是“言不尽意,立象尽之”,这所立之“象”就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通常取自大自然,“风”就是诗人钟情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都离不开“风”,作者将自己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之情全部寄托在“风”中。“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进入诗歌就不再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纯客观的自然现象,而是情思的一个载体,是浸染诗人感情的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其作用在于借“风”抒情,托“风”言志,以“风”寄兴,构建意境,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现以中学课本中的古诗词为例,对“风”的意象作分类解读。

一、借“风”抒情

风景风景,风即是景,诗人常常以风写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风”情万种,涵盖了思乡怀人、爱恨情愁等情感。

首先是思乡之情。“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离人心上秋,秋是思归的季节,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大雁南归,毫无留恋的情意。写景是为了抒情,塞外风光反衬出边地的荒凉,渲染了战时的肃杀气象,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而更热爱祖国,矢志保卫祖国的真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西风与枯藤、老树、昏鸦等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的凄苦愁楚之情。“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山中》)。秋风劲吹,黄叶飘零。通过秋天万物衰落、凄凉萧索的秋景描写,表现诗人因为长期漂泊在外的思乡愁绪。“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风正”:风顺,风平浪静,风势正顺。江上顺风行船,风帆垂直悬挂,此情此景甚是温馨,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其次是怀人之情。“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遥望蜀州,风烟迷茫,难以一眼望尽,虽然风尘烟霭苍茫无际,但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使人伤感。东风即春风,历来是美好、希望的象征,如今已经“无力”,说明春光即将逝去,希望日渐渺茫,既是写自然环境,又是反映诗人心境,物我交融,写出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不仅是登楼所见之景,而且包含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M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萧索之景,尽含望尽天涯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和伤离愁苦之情。

再次是其他爱恨情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把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到夜郎以西,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将自己的感情寄予自然之风,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人欲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受不住那儿的寒冷。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了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落笔潇洒,充满浪漫色彩,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乡村的夏夜,清风徐徐吹来,不但送来了阵阵蝉鸣和蛙叫声,更送来了稻花的香气和农民的谈笑声。乡村夏夜风景优美如画,恬静自然,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通过对草原风光的描绘,透露出北国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依恋之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与“稻花香”同样是一派丰收景象,应该是让人喜悦的,可是“相随饷田去”,赋税过于繁重,谁又能想到在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诗人直抒其事,希望“天子”有所感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怜悯和同情。

二、托“风”言志

“诗以言志”是诗的本质特征。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愿望、抱负与志向融于诗歌意象中,而丝毫不露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身居高枝之上,不用依赖秋风,传声依然遥远。咏物的目的是咏人,诗人以秋蝉高洁的品格自况,表达了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暗示着耐人寻味一个真理: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卜算子・咏梅》)。状物写景,而神致自在言外。暮色黄昏,风雨交加,极力渲染环境凄凉恶劣,是为了咏梅的傲然不屈,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不畏强权的精神,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和坚守节操的决心。“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面对万里长风吹送南归鸿雁的壮美景色,诗人不由得激起酣饮高的豪情逸兴,感怀万端。万里长风,寥廓明净,展示出诗人阔大乐观的胸襟,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诗人坚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精神和施展抱负的豪迈气概,给遇到挫折、遭遇困难、受到打击而感到前路茫然的人们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股力量。现在常用“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疾风知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作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面对萧瑟秋风,抒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抒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和宏大抱负。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沁园春・雪》则是最典型的代表作,柳亚子盛赞其为千古绝唱。全词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开篇,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收结,气势恢宏,不同凡响,充分展示了今朝的“风流人物”,面对妖娆的祖国“风光”,不负历史的使命,必将创造空前伟大业绩的坚定自信和伟大抱负。

三、以“风”寄兴

诗人以“风”之微妙,寄托遥远,表现自己的心曲,达到“表里相宜,斐然成章”的艺术境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

以“风”寄兴往往和其他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剧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风吹雨”不但表现了自然界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而且是时局的写照,当时岌岌可危的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诗人运用联想手法,由自然界的风雨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深沉地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赤胆忠心。“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作者运用借喻手法,写玉门关外没有春风,是借自然喻安居于繁华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紧扣主线“风”字而“歌”。开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用拟人化手法写秋风咆哮破屋,篇中“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浓墨渲染暗淡愁惨的氛围,但诗人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自己的痛苦,而是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通过描写本身的痛苦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篇末水到渠成地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周汝昌等,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4.

[2]李建中,主编.中国古代文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刘凯,艾之愈,著.古代诗歌鉴赏技巧[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8.

上一篇:巧借六法妙解新闻压缩题 下一篇:目的论在美国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