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进步文艺的引领作用

时间:2022-10-26 07:14:58

加强进步文艺的引领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要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优秀的文艺作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进步文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现,因而我们要用进步文艺引领多样化文艺的发展。

在《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进步与落后的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进步文艺这个科学概念。这不但是对文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而且是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当前,进步文艺就是那些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文艺作品。

文艺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和如火如荼的和平建设时期的发展是不同的。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无产阶级的文艺只有同封建主义的文艺、资产阶级的文艺进行激烈的斗争,才能生存和发展。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就深刻地比较了无产阶级的文艺与资产阶级的文艺,要求用真正自由的、公开同无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去对抗伪装自由的、事实上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认为真正自由的写作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这种真正自由的、公开同无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不但是进步的,也是纯粹的。而在如火如荼的和平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的文艺就不是单一的,而是进步文艺与落后文艺、健康文艺与腐朽文艺同时并存。因此,在如火如荼的和平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既是百花齐放的文艺,又是多样化的文艺。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既包容多样,也尊重差异。不过,文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这种不同绝不像有人所认为的那样,即当前中国,“人们变得日益务实以后,一个社会日益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建设、经济活动上而不是集中在政治动荡、政治变革和寻找新的救国救民的意识形态上的时候,对文学的热度会降温。”这种论调认为,和平时期我们的文艺工作更侧重于满足于人民的精神需要,而不是侧重于把大家都鼓动起来去跟谁斗。即“在和平时期,它审美的作用、娱乐的作用就比平常突出,过去叫做歌舞升平。如果我们追求的是安定团结,就要创造一个歌舞升平的局面,就不能把歌舞里面搞得火药味十足,好像不知道还要跟谁斗一场。”这是一种将文艺逐出意识形态领域的论调。而这种片面强调文艺的审美作用和娱乐作用的论调极大地助长了当前文艺在娱乐上的畸形发展,瓦解了文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这种地位和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论人类的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时指出,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的形式出现在统治阶级中间,“因为在这个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而出现的(他们是这一阶级的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思想家,他们把编造这一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当作谋生的主要泉源),而另一些人对于这些思想和幻想则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他们准备接受这些幻想和思想,因为在实际中他们是该阶级的积极成员,他们很少有时间来编造关于自身的幻想和思想。”其实,不但统治阶级需要这种关于自身的思想和幻想的编造,其他阶级也需要。而文艺也积极参与了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和思想的编造。因此,否定文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这种地位和作用,实际上就是对文艺的贬低。当前,我们提出组织生产更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文艺作品,就是积极肯定文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巨大作用,而不是片面地单纯地强调发展文艺的审美作用和娱乐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种既包容多样也尊重差异的文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既然一定会出现进步与落后的分别,甚至还会出现异己的文艺,那么,这种多样化的文艺就不能放任自流,各行其是。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就会迷失前进方向。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这种变化,邓小平提出了进步文艺工作者这个崭新的概念。邓小平在《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指出:“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邓小平不但指出了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在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过程中存在进步与落后的分别,而且正确地规定了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可以说,这是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深刻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在《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地提出了进步文艺这个概念。这种进步文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前进方向。

对这种进步文艺进行了科学的界定。首先,确定了进步文艺的内容和性质。指出:“一切进步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存在于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之中。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是文艺创作的丰厚土壤和源头活水。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真情热爱人民、真正了解人民、真诚理解人民,才能创作出深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优秀作品。”而“关注人民命运,赞颂人民奋斗,激励人民前进,是我国进步文艺的优秀传统,必须始终坚持和大力发扬。”其次,确定了进步文艺的功能和作用。指出:“进步文艺,刻写着一个民族的希望,昭示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深深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个时代的风尚。”最后,确定了进步文艺的判断标准。指出:“只有与时代同步伐,踏准时代前进的鼓点,回应时代风云的激荡,领会时代精神的本质,文艺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才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这就是说,我们判断一定社会形态的艺术的进步,则主要看它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就高度肯定那些把握整个历史运动的文艺。恩格斯之所以在《致玛・哈克纳斯》中高度肯定巴尔扎克,认为巴尔扎克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就是因为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认识到了整个历史运动,“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这一贵族是在1815年以后又重整旗鼓的,并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同时,艺术不仅要把握整个历史运动,而且要在把握整个历史运动的基础上积极肯定未来的真正的人。由此可见,所提出的这种进步文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而充分体现。而这种进步文艺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前进方向,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样化的文艺具有引领和整合作用。

在充分认识和科学把握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艺术发展观。这种科学的艺术发展观既强调弘扬主旋律和发展多样化,也强调强调进步文艺对多样化文艺的引领。

科学的艺术发展观首先认为艺术发展是有进步的。指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这种文化进步也包括文艺的进步。当然,这种艺术的进步不是直线的。马克思在把握现代艺术的发展时明确地指出:“进步这个概念绝不能在通常的抽象意义上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认为艺术是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在一起的,“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另一方面又看到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然而,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这种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和一定社会形态下自由的精神生产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艺术是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因为“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因此,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艺术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在这种变革中,艺术都有程度不同的发展和进步。这种艺术的进步包括四个层次,一是艺术在历史的积累和接受的过程中的丰富和发展。任何时代任何阶级都有自己特殊的精神需要,既不可能完全满足于那些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也不可能完全满足于同一时代其他阶级所创造的艺术作品,都要在以往艺术作品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虽然这种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未必能够完全超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那些艺术作品,但因为这些艺术作品具有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特殊内容(即特定时代特定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的编造),所以比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那些艺术作品更能满足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特殊精神需要。这种人类不断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历史积累,也是对人类艺术宝库的丰富和发展。而那些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虽然它们今天仍然能够给人以艺术享受,并且在一些方面可能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但它们在历史的接受过程中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后人的接受绝不可能是原封不动的。恩格斯特别地指出,同一些古代艺术作品在过去条件下的感受和在当代条件下的感受是有本质区别的。可见,在人类艺术遗产中,有些东西已成为过去。但是,人类伟大的艺术遗产还有着没有成为过去而是属于未来的东西。人类对这种艺术遗产的接受不是全盘地接受,而是批判地接受,即在突破各种限制和克服各种偏见的过程中吸收和发扬那些还没有成为过去而是属于未来的东西。而艺术就是在这种历史的积累和接受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的。二是艺术在思想品位上的提升和发展。艺术与思想之间的联系不但相互促进,而且是本质性的。如果说不可能有完全没有思想内容的文艺作品,那也不是说任何思想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表达出来。赖斯金说得非常好:一个少女可以歌唱她所失去的爱情,但是一个守财奴却不能歌唱他所失去的钱财。他还公正地指出:文学作品的价值决定于它所表现的情绪的高度。他说:“问问你自己,任何一种能把你深深控制住的感情,是否都能够为诗人所歌唱,是否都能够真正从积极的意义上使他激动?如果能够,那么这种感情是崇高的。如果它不能够为诗人所歌唱,或者它只能使人觉得滑稽可笑,那就是卑下的感情。”这就是说,文艺的思想品位有高下之分。这种文艺的思想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作品的艺术境界。一个作家如果在思想上是向前发展的,就会促进艺术向前发展。歌德的《浮士德》对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是这样。在思想上,歌德要比莎士比亚先进;在艺术形象上,浮士德是哈姆雷特的发展。哈姆雷特只肯定了人的价值:“人类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但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的作用,只是用怀疑哲学的方式,提出“存在与不存在”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而未予以解决。浮士德则肯定人的作用,人生的目的在于行动、在于作出有益于社会的实践。显然,浮士德在人道主义的深度和广度上,发展了哈姆雷特。同样,一个作家如果在艺术上取得进展,那么也会促进其思想变化和发展。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发展就是充分证明。有一位契诃夫传记作者说,最足以见出契诃夫发展特征的,是他随着自己掌握形式技巧的程度而不断改变的对待时代的态度。这种新态度在材料的选择上显露出来了,它决定了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描绘,在这一时期他常常把自己的人物提高到能作自觉的思考,这证明他有着无可争辩的敏感和才能,能看出哪些力量不久会成为过去,哪些时兆应当算作将来的东西。德国作家托玛斯・曼在《论契诃夫》中引用了这段话,进一步说:它“肯定了已经获得的形式技巧与日益增长的道德批判的感应力之间的联系(所谓日益增长的道德批判的感应力,换句话说,就是一种日益增长的理解力,能理解到什么是已经为社会抛弃的、正在死亡的东西,什么是必定会出来接替前者的东西);换句话说,肯定了美学与伦理之间的联系。难道美学与伦理之间的这种联系不会赋予艺术劳动以价值、意义和功用么,难道契诃夫对一切劳动的热爱、对游手好闲的懒汉和一切懒惰行为的斥责,其根源不正在这儿么?难道他对于建立在奴役之上的生活愈来愈明白地加以否定,其根源不是正在这儿么?”可见,艺术与思想之间的联系不但相互促进,而且是本质性的。因此,承认思想的进步,就必然承认艺术的进步。三是艺术在艺术表现能力上的不断丰富和提高。邓小平在《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对文艺工作者尤其是青年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即在思想上、艺术上不断进步。邓小平深刻地指出:“文艺工作者还要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所有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一切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只有不畏艰难、勤学苦练、勇于探索的文艺工作者,才能攀登上艺术的高峰。”在鲁迅早期的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果戈理、尼采、安特莱夫等外国作家的影响。在此后的小说《肥皂》《离婚》等中,鲁迅才“脱离了外国作家的影响,技巧稍为圆熟,刻画也稍加深切”。可见,一个作家的艺术表现能力是不断丰富和提高的。同样,人类的艺术表现能力也是不断丰富和提高的。清代诗人赵翼在《论诗》中指出:“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古疏后渐密,不切者为陈。”赵翼认为后不同于前,古疏而今密;要求言必切题,陈言空套,必须抛弃。由于时代较远的诗人,写诗技巧不够严密,时代越后,前人写作技巧的经验积累越多,推陈出新,由疏趋密,正是一种进步的现象。这种艺术表现能力的不断丰富和提高就是艺术的进步。四是艺术在技术基础上的飞跃和发展。作为艺术基础的技术有“进步”,而艺术绝不可能没有“进步”。在雕塑的历史上,雕塑的最初阶段同自然材料――粘土、木头、石块、骨头的加工相联系,而后来金属被雕塑“广泛采用”并开始起着愈益重要的作用。金属雕塑为雕塑艺术带来了最重要的新变化:艺术家所创造的不是艺术品本身,而只是它的模式;使艺术品本身的制作从艺术创作的领域进入技术领域;有了规定艺术品制作数量的可能性,即用同一个铸型铸造出来几份或多份同一个作品;与此相关的对雕塑的审美知觉和审美评价的新立场,对于这两者来说,惟一性和手工制作首次不再成为雕塑的艺术价值的必备条件。所有这一切都为把金属(后来还有混凝土或塑料)的雕塑视为造型艺术的特殊领域提供了依据,这个领域在不同于作为雕塑家加工粘土、木头或石块的基础的另一种艺术与技术相关联的水准上产生出来,它为艺术的审美结构带来了重要的修正。艺术在掌握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形成飞跃和发展。

其次要求弘扬主旋律和发展多样化。这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矛盾的两个方面主次分别的科学认识。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促进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共同精神追求。”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中,文艺作品应该是风格多样的,应该有不同样式、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作品,并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可以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但是不是没有主旋律的,不是没有我们应该提倡的东西。否则,就没有主次的分别。

最后强调进步文艺对多样化文艺的引领作用。这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矛盾的两个方面转化和发展的充分认识。指出:“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进步文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强调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作用,也就是强调进步文艺对多样化文艺的积极引领作用。没有进步文艺的积极引领,我们不但不能正确地区分多样化文艺的高下,而且难以促进多样化文艺的健康发展。而只有在进步文艺的积极引领下,那些进步文艺才能得到发展,健康文艺才能得到支持,落后文艺才能得到改造,腐朽文艺才能受到抵制。也就是说,没有进步文艺的积极引领,多样化文艺就失去了发展的方向。

上一篇:在生存中叩问幸福 下一篇:胸中自有雄兵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