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10-26 11:00:15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 要:随着高考的不断扩招,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滑,其中以英语科目成绩的下滑最为明显。在高职院校,对英语学习的厌恶、排斥情绪普遍存在,本文旨在通过对扑克游戏让人无法自拔的原因分析,探讨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扑克;英语学习;兴趣;成就感;第二课堂

Abstract:The enrollment expansion of universities has made it possible for students with lower grades to be admitted into vocational colleges,and according to author’s investigation, the dropping of students’ English points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s the most obvious. In fact, students’ aversion to this subject is not uncomm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erefore, this thesis aims at exploring a strategy to develop their interest in English by analyzing people’s addiction to playing poker.

Key words:Poker English Learning Interest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the Second Class

一、令人诧异的“扑克游戏”

打扑克时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一项娱乐活动,无论是闲暇之余还是周末假日,我们身边总会有人说:“走,开一桌。”附庸者趋之若鹜。打扑克,作为一种竞技游戏,总有输赢之分,所以在牌桌上我们总会听到今天张三赢了五局,明天李四输了四局,王五连输好几天了……这样的“牌况观察”。我们一定会以为王五输了那么多,一定“金盆洗手”了吧,可是,我们却最常在牌桌上见到他,这是为什么呢?扑克有什么样的魔力将他牢牢拴住?笔者并非牌场高手,但也认识几个牌场健将,他们向笔者透露了“拴”住王五的秘籍――时不时让他赢几局,而且有时让他赢大牌。这一简单的秘籍让笔者恍然大悟:张三、李四因为是常胜将军,他们自然不愿意轻易放下手中的牌,关键是王五,如果王五一直输,他早晚会对厌倦打牌,从此金盆洗手;但如果不时有意无意地让他赢一把,让他尝尝胜利的甜头,他便会变得不愿意放弃,而且越来越痴迷于打牌,久而久之就无法自拔了。

笔者又想,既然偶尔的胜利就能让王五沉迷于牌桌;那在学习上,偶尔的成功是否会让学生沉迷于学习呢?外语学习虽无输赢之分,却有优良中差之别,既然外语学习与打牌有这样的相似性,我们能否既让优秀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时间的保持,又能培养起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笔者供职的学校是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外语基础普遍薄弱,对外语的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甚至厌恶外语。笔者学校学生的情况正如牌场中的王五,一直处在盘盘皆输的状态,是否可以在教学中让他们“赢几把”,找回他们的自信,培养他们的兴趣呢?带着这些想法,笔者在教学班级对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试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大部分基础薄弱学生的信心得到了一定得重塑,对英语的兴趣也有所提高,部分学生甚至成绩也出现了好转的情况。

二、学生兴趣从哪来

在谈兴趣的培养之前,笔者想先探讨下“兴趣从哪里来?”任何事物都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空穴来风,兴趣也是如此。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涂阳军在其《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误区――对西方近20年来有关兴趣研究的总结与反思》一文中认为兴趣与天生和遗传有一定的联系,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具有一定的“先天性”和生物性。涂阳军的观点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丁念金教授在其《学习兴趣源之探讨》一文中的第一点“本能的活动倾向”相符合,两人都赞成兴趣的发生与天生、本能有一定的联系。同时,涂阳军也认为“本质上讲,兴趣产生于人与环境的交互,它只能是人与特定情境内容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兴趣总是内容特定的(content specific)他无法独立于后天的教育环境条件而先天存在。”同样的,丁念金也在文中指出,除了“本能的活动倾向”外,学习兴趣来源还包含“认知的需要、生存的需要、自我提升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表现的需要、情感附属的需要、追求美好的倾向、文化精神的感染与驱动”等一共九个方面的内容。除了上文提到的这些来源以外,笔者认为,压力也是兴趣源之一,我们熟知的“当代李斯特”――钢琴家朗朗无非是最鲜活的例子;另一个笔者认为也同样重要的来源便是“环境”。自古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我们周围绝大多数的人都对某件事感兴趣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也对那件事感兴趣了。

三、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1.理解是基础

中国有句话叫“理解万岁”。笔者认为将这句话运用到高职学生的外语教学中也非常贴切。这里的理解并非认同学生厌恶英语的心理,而是要使教师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程度相吻合,保证学生能够听懂、学会我们所教授的内容。

随着高考的不断扩招,大学录取率不断攀升,随之而来的就是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质量的下滑,其中以英语科成绩下滑最为严重。笔者对我院2011及2012级非英语专业新生高考录取的英语成绩做了一个统计:我院非英语专业英语科高考成绩及格率仅为0.8%;英语成绩在35―60分之间的学生比重达到51%。可以说这种英语基础是非常的薄弱的,这也就对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试想,如果我们在外语课上对这些学生上四级阅读、讲诗歌鉴赏,他们能理解吗?肯定是不能的,我们那样做不仅仅浪费了宝贵的上课时间,还会使本已害怕英语的学生对英语产生厌恶、排斥心理,怎么还有兴趣可言呢?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笔者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删减大量复杂、晦涩的内容,增加大量基础知识的讲解,强化基础训练,力争所有学生都能领会教学内容,正确完成课后作业。

2.成就感是培养学生外语学习兴趣的强劲驱动力

中国有句俗语叫“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英语教学。再看牌桌上的王五,因为对手有意无意地让他“赢几把”而令他沉迷牌桌。如果他的对手不聪明,一直抱怨他的牌技差,不让他赢,结果必然会相反。我们的学生就像王五,牌技不行,我们是否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赢几把”呢?

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为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问题总是有难易之别。比如,笔者在讲定语从句的时候,从来不从定义下手,而是现在黑板上写两句非常简单的话,如“ 他是个老师。他教英语。”因为很容易,学生看到这两句话时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笔者通常会看似随机,实则事先已经摸底好地从教学手册上点基础差的学生起来翻译这两个句子。不论学生基础如何差,这两个句子的翻译应该都没有大问题“ He is a teacher.He teaches English.”学生翻译完成后,如果正确,笔者会真心地对他说“Good job”、“Well done”,并巧妙抓住这些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如“丁七的音色很漂亮”;“马六的语音很正确”等,并致谢;如果不正确,如本应该是“teaches”误译为“teach”,笔者也会说“Not bad, can you make an improvement?”,通过让提示学生,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有了一次成功的经验,学生变得自信起来,这时,笔者又将一个问题抛给刚刚回答的学生:请把“ 他是个老师。他教英语。”这两句中文串成一句话。学生也很快就能给出答案:“他是个教英语的老师。”依旧是赞扬并提醒学生接下来的问题会更难,让学生有心理准备:请把“ He is a teacher.He teaches English.”串成一句话。这时,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就仅仅是将其改成:He is a teacher, he teaches English. 或 He is a teacher and he teaches English.这两句话在语法上都没错,可是与定语从句相差甚远,笔者会肯定他们的努力,并告诉他们这样是正确的,可是这里有两个“he”,显得累赘,有没有办法把后面的那个“he”去掉呢?同时笔者会提醒高中学过的“定语从句”的语法知识,经过点拨,绝大多数基础薄弱的学生都能回忆起来。随后,笔者会乘热打铁,举出大量相似的例子让学生进行操练。笔者通过不断给差生“赢一把”的机会,让他们真正地融入课堂,也使他们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融洽的师生关系式培养兴趣的剂

自古我们就有“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理论,这句古训放到当代也没有过时。无论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组织形式,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无时不刻在进行着“双边”活动。此时,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就十分重要。在师范类院校,我们常常看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注重自己的形象。只有当学生认同老师,接受老师时,学生才愿意与老师接触;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加的关心、爱护学生,多为学生着想,不偏袒优生,更不能冷落差生。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爱屋及乌”,喜欢老师,也就会喜欢他所担任的课程,学习兴趣也就得到了提高。

4.第二课堂教学是有效补充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也就是要求我们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中国开展英语教学历时已久,但是对“第二课堂”的重视却是从这几年才开始的。第二课堂的开展不仅可以让学生走出课本的局限,扩展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系为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也花费了不少心思,从常规的每周一次的英语角,到每年一届的学院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的英语写作比赛、英语口语比赛、英语话剧比赛、英语电影对白配音比赛、英语歌曲大赛等院级比赛,再到每周一次的周末影院,时常更新的英语板报等。通过这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营造了学习英语的氛围,也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外语学习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靠学生本人,更应该靠老师科学地引导。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兴趣的养成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师生的大量努力才能让“王五爱上牌”。

参考文献:

[1]涂阳军.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误区――对西方近二十年来有关兴趣研究的总结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2年10月

[2]丁念金.学习兴趣源之探讨[J],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7月

[3]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1998年,(3)

[4]潘国强.高职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外语学习兴趣的途径[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12 月

[5]周爽.从学习动机理论谈大学生外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年6月

[6]刘润清,胡壮麟.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上一篇:解析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之谜 下一篇:大方县六龙镇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