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求异思维培养探新意识

时间:2022-10-26 10:35:04

训练求异思维培养探新意识

未来事业所需要的理想人才,必定是有德、有识又有才学的高智能,会创新,更富有进取精神的一代风华英杰。语文写作教学在指导学生练笔,提高其审题、立意、构思、组织材料、遣词造句、表达技巧、润色修改等诸项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探新意识放在突出位置,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担负起历史的使命。

培养求异思维、探新意识,就是要引导学生尽量跳出单一式习惯性思维的束缚,使思维通过发散性的多渠道,跃入新的境界,进而收到脱陈布新、独辟蹊径的效果。多年来,我比较重视训练学生写作中的求异、探新意识,回顾起来,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1.启发展开联想。联想作为一种发散性思维,又是实施求异探新能力的基础之一。为了打开学生记忆的仓库,让学生写起文章来能够展开联想的翅膀,做到“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我结合评讲写文章用到“联想”的知识,曾拿《0的断想》来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我先朗读了如下一些句子给他们听:

0是谦虚者的起点,骄傲者的终点。

0是一面镜子,让无为者认识自己。

0是一只救生圈,强者用它向彼岸游渡,而弱者只会随波逐流。

0是一块空地,辛勤的耕耘者可以丰产五谷;懒惰的闲散者只会坐叹荒芜。

……

我尽量将一般易于联想到的都点出来,为的是开掘学生的联想、求异与探新的深度。朗读完毕,我让大家立刻依托所听到的形式,写出至少两个合乎情理而又新颖的断想来。一阵寂静过后,便有学生兴致盎然地续说出了下面一段濡人耳目的新联想:“0是围墙,守旧者只会在它的局限中踱步;0又是车轮……0又像一张张开的大口,索取者想用它吞占财富,而奉献者要用它呐喊――为正义、美好的事业大声疾呼。”经过这样的启发训练,学生运用联想来求异、探新的兴趣普遍浓厚了。而写文章时一旦学会了使用必要的联想,那就不只是避免了单调,就事论事,写出的文章会更显得意蕴丰厚,神思飞跃,非同一般了。

2.组织互相评改。每个学期我都要精心组织学生互相评改作文两次。有时两人改一篇,有时多人改一篇,改时提倡切磋,彼此通过书面语言交换意见,改后经过推荐,评选出公认的好文章再组织传阅或展贴。评改当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尤其倡导打“笔墨官司”。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教师只要设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争鸣。事实证明,学生不仅乐意尝试这种评改活动,还往往可以诱发出超人意料的练笔效应,从学生的评改过程中迸发出求异、探新的智能火花。

3.勉励参加竞赛。每当遇有作文竞赛的机会,我总要勉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劝勉他们一定要珍惜这样的检验练笔成效的好时机,至于获奖与否无关紧要。赛前,我提醒学生努力突出三点:新、奇、趣。新,即文章的立意要新,内容要新,选材的角度要新,表达的方式也要新,要能从一般常见的题材里挖掘出新意。奇,即构思要奇,布局的展开,情节的安排,既要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趣,即要有文采,读起来能给人以意趣、情趣或理趣。总之,学生的文章要能“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要明朗,晓畅,健康,有韵味,写出真挚的感情,而不能似淡淡的白开水。

4.提炼点化格局。古人有道:“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而许多年来的作文教学却一直处在“暗胡同”里,总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结果往往导致一些不善于读写结合,或者说是悟性稍差的学生,久写而不入其门,既耗费了时间,又浪费了精力。这样下去,当然也就无所谓脱陈布新了。为了使学生尽快摆脱迷津,我根据不同的文体要求,将有关文章格局方面的一些技法提炼出来,点化给学生。如八种开头:开门见山,说明原因,提出论点,创造气氛,交代事物,援引传说、名言,描写人物、场面,凭借设问、感叹。六种过渡:词语、句子、段落、小标题、序号、空行。九种结尾:提出希望,明确方向,发出呼唤,强调作用,归纳总结,点明主题,抒发议论,回应开头,留下余音等。学生心中有了这些“谱”,就比较容易从文无定式的困惑中解脱出来,在遵循基本格局的练笔中,进一步刻意求活探新了。

5.强调占有材料。从写作的角度看,无论是观察力还是想象力、思维表达力,一个人的其中任何一项有超常表现,无不以他占有的材料和相当的知识量做基础。事实上,人的知识量的增加与智能的发展是互为条件的。要想真正开发好学生的智力或是提高其写作能力,必须使学生长期坚持并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基于这种认识,我要求学生备有日记本、采撷本,倡导他们及时记下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抄下所看读物中文辞优美的语句段落,或是按记叙的诸要素(人、物、事、景、情、理)来写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写自己的同学和父母等人生活中最值得一写的事。这样,久而久之,既培养了学生的毅力,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更为学生写起文章来能得心应手――成文速度“快”,运用语言“活”,选取材料“新”,布局构思“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学生能否写好文章,主要看其视野是否开阔,思维是否缜密,对人生的理解是否深刻,会不会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事物间的各种联系及实质。这些固然与教师的点拨得当与否攸关,但更为要紧的还在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创新意识等潜在能力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把着重点落在调动学生求异与探新的积极性上,这是培养开拓型人才之必须,也是语文作文教学改革之目的所在。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朝阳农业中学】

上一篇:古代诗歌教学浅谈 下一篇:如何化解农村中学新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