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5 10:27:55

美术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 要】美术课堂创新能力培养,首先从课堂要质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学生想像力的诱导与推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动力。学生“个性”的形成与促进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因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主动权;个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灵魂,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中,我们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但我们不得不正视现实。美术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初中、高中的教学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方,师资少、教学设施落后,课时被其它学科抢占等现象仍然十分严重。连基本的美术课堂质量都难以保证,更谈不上美术课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了。如何改变现状,就成为我们美术教育者面临的难题。在这样的现状下,本人联系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就来谈谈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请同行指正。

1. 美术课堂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从课堂要质量

传授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切的发展和培养都离不开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和思维的表现。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美术课堂质量的关键。

学生天玩。如果我们一味地在教室里进行枯燥的专业技能的训练,教学效果就会弄巧成拙。我们美术教师就必须从满足学生需要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教学。教学模式中尽量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设计,尽量避免课堂的沉闷、形式的单一,使学生在上了很多紧张、严肃的语文、外语等课后,能在精神上得到充满趣味和高雅的艺术享受。这就迫使我们去积极研究教学理论,变换教学方式,尽量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及动态资料或学生共同制作教具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相结合,慢慢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没有兴趣的课堂当然就没有课堂质量可言。

2.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师生人际关系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抑制了学生个性与创造力的发展。去了解、尊重学生的需求和愿望,改变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努力探索与尝试的。

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必须从满足学生需要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教学。教学模式中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设计,创造自由的课堂环境。允许鼓励学生大胆地、别出心裁地表现自我,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参与过程中尝试、去发现、体验、感悟,获得新知识。经营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应成为我们教师的目标。

(1)我在教学美术十三册“色彩与生活”一课时,让学生用色彩任意表达自己的心情,然后传达给全班同学。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都争相回答,有的学生说,上节课是语文、数学课,我现在迫切想轻松一下,所以我画了很多的蓝色和绿色;有学生说,我现在肚子饿了,用黄色来表达自己的饥饿感;有的同学用紫色、红色、橙色等各种色彩表达了自己的心情,甚至当着其他同学的面,把自己心中的秘密都吐露出来。从这些发自学生内心的谈话中,我作为教师甚感欣慰。我很喜欢这样的场面,因为学生已经融入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2)在欣赏课教学中,我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欣赏课模式,允许学生自行探索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感受。对同一幅画,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对学生不同的意见不一律否定。最后也不急于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到图书馆、网上去查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3. 学生想像力的诱导与推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动力

要创新,离不开想像。想像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想像力,才有创新的动力。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想像力同样重要。如我让学生去临摹一些名家的作品,不要求每一张都去完整地临摹,而是鼓励学生多加入自己的想像力,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勇于去批判,提出与大师不同的看法,用自己的想像力去修改,完成一幅属于自己的想像丰富的作品。在上十三册“家乡的名胜古迹”这一课时,我布置了一些创意性很强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与描绘。如要求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的知识,结合新疆古老的建筑艺术特色与现代建筑的特点,设计出“自己理想中的家园”。学生们都踊跃地进行了描绘,有些学生的想像力特别丰富,设计出的“理想中的家园”也很有特色。这样,有特长的学生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创新鼓励学生有独特性、求新性思维。

优化学习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美,关键是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对学生画画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绘画能力不是通过讲授技法就可以教出来的,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绘画兴趣,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因为美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美的艺术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美即生活。理解生活,才能理解美、创造美。绘画方式描绘自己了解熟悉民俗风情这些乡土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让学生用心灵去体会母体文化的伟大性,从而发现贯穿这一伟大性之中的中华民族特性,使他们产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感。学生了解美术学科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灵活运用已有经验、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形成综合学习的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动力。

4. 学生“个性”的形成与促进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个性是指个体特有的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与其他人的特殊性。没有个性的存在、没有个性表现的自由,就不会有创造力。

在我们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基本上是处于对人类积淀下来的知识的被动地接受状态。科学教育对学生情感的影响,远没有文学艺术教育对学生的情感的影响来的强烈和深刻。所以,美术活动是外化学生心理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学生在表现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学生的心理得到疏导。美术也是少数让学生直接接触物质环境的课程之一,也是最能表达个性的课程之一。在美术活动中,学生的手、眼、脑协调并用,这样既沟通了物质层面与观念层面的关系,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这也是美术教育的独特价值之一。我们应充分利用美术课程的这一特性,培养学生个性的形成。

5.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与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进行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环。美术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活力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美术的精神。没有创新就没有美术。美术的整个发展就是一部创造史。美术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创造性活动能力的发展。这种发展由一个人的个性能力或自我形象的变化显示出来。美术教育就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个性的形成又离不开学生兴趣的提高、活力的推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训练的主体,以及成果创作、成果评价的主体。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力,点燃他们的创造力,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素质要求,为其提供潜在的各自探索欲、创造力的机会,调动他们的内在动力。我在教学中始终渗透着创新意识,通过具体作品以及艺术现象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在整个艺术过程中的作用。同时教学中采用更为灵活、自由的方法,尽量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使美术课不再是描绘与涂色等基本技法的训练课。它可以是游戏、舞蹈、小品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学生可从快乐中去寻找美、创造美。

以上所谈几点相辅相承、相互联系。只有抓住和做到以上几点,我们教师才不会消泯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精彩的表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收获和进步,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才能切实实施。

上一篇: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应用持续性教学模式 下一篇:发散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