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写作实验课札记(一)

时间:2022-10-25 08:12:58

创新思维写作实验课札记(一)

在思维的王国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国王。请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领地圈成记忆的跑马场。教学最大的失误,是对思维的放弃和遗忘。真正的创新是思维的创新,真正的超越是思维的超越。我只告诉他们,在思维的沙滩上有许多美丽的贝壳,他们却在大海里打捞起鲜红的太阳。

楼梯上踏响的灵感

九岁的齐若琳,是北京西城区西四北四条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次在校外上观察课时,她选择了自己刚刚走下的楼梯作为观察对象。我心里这样猜想其中的原因:一是因为她的眼神一直死死地盯着楼梯口;二是因为她曾写过,而当时我没看好。这个时候有的同学从她的面前走到鱼缸前,有的同学从她的面前走到盆景面前去观察,而她全然不顾,座位上只剩下她一个人。

“你想以楼梯为题写诗吗?”我走到了她跟前问她。

“老师,你怎么能猜出我想写楼梯呢?”齐若琳歪着头反问我。见同学们围了过来,齐若琳的兴奋点,像被点燃。

“不是猜出来的,是我观察出来的。是你锁定在楼梯上的目光告诉我的。”

“楼梯也能说话吗?”

“能!”

“哈哈,童话。”她话未出口先笑了,同学们笑了,我也忍不住笑了。

“老师,假如你不是编瞎话骗我们,你说说楼梯是怎样说话的?”

“语言不是嘴巴的专利。哑巴就是用手讲话。我说楼梯非但能说话,而且讲的全是实话,它的高度、宽度、角度,都是在用它的肢体语言诉说表达着。”

“老师,那你给楼梯当一回翻译怎么样?现在由我发问,你替楼梯找出适合它的比喻形象来。”

“好吧。”

“楼梯,楼梯,我问你,什么形象更像正面的你?”

“朋友,朋友,我告诉你,我的正面是洗衣板,而且还是超大的,水冲来,洗的虽然是自身,干净的却是从我身上踏过的你。”

“楼梯,楼梯,我问你,什么形象更像背面的你?”

“朋友,朋友,我告诉你,我的背面是通天桥,随你走来随你去。”

“楼梯,楼梯,我问你,什么形象更像侧面的你?”

“朋友,朋友,我告诉你,我的侧面是把锯,锯齿朝上锯时间,时间踏过回不去。”

“老师,这个游戏做的我可赔了。这三个比喻我都想到了, 只是没有你想得那么具体,我这回下笔都无处可写了。”

“怎么没什么可写的呢?刚才我们在游戏中,你的问题才刚刚开始。前面的三个比喻,只不过在揭示楼梯的一些表面的东西,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我建议你再上一次楼梯,再近一些,用你的肢体语言同它说悄悄话。”

没想到的是,我的这番话还真的在齐若琳身上发挥了作用。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她已飞一样的向楼梯口跑去。上楼梯之前,她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开始一步一步向上走,开始走得并不快,低着头好像每一个台阶都在同她说什么似的。时紧时慢的脚步声译出了她时起时伏的思绪。不,此时的咚咚脚步声,更应该是她放大的心跳声。咚咚,咚咚,跳得整个大厅都听得见。突然,脚步停下来了,两只脚在上下台阶的跨跃中,定格在人们关注的视野里。一动不动,好像踏上了地雷,一不小心就将起爆。站成了居高临下的雕塑。起爆的是定格的雕塑,起爆是她回过头是那灿烂的一笑:“我想把我刚刚找到的灵感送给老师和同学们,题目是《楼梯上的每一步》――

每一步都是一个坎

每一步都是一个挫折

每一步都在向上延伸

每一步都在提升自己

每一步都无法停下来

每一步都是丈量自己

我想表扬她,可感到此时的表扬会显得苍白。

会说话的暖气片

于晓婷,是开学就上中学的小学生。寒假里,她顶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来到了我主讲的“写作实验班”,一进屋,就直奔靠窗的暖气去了,红红的小手好一阵子没有离开暖气片。

“老师,今天讲什么课?”她扭过头来问。

“今天是实验课,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遇到问题你可以随时问我。”

“那他们都在写什么呢?”

“他们在写一位同学戴的圣诞帽。”

“我也可以写吗?”

“当然。”

过了一阵子,我见她仍然摸着暖气片未离开,就催促她:“你真的那么冷吗?快去写吧。”

“老师,我改主意了,我不想写圣诞帽了,我要写暖气片。”

“为什么啊?”

“圣诞节我没过过,圣诞帽我也没戴过,圣诞老人没有给过我什么礼物,倒是这默默无闻的暖气片,给我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

“很有道理,那你就写这默默无闻的暖气片吧!”

过了一会儿,我见她没动静,还守着暖气片,就问她:“怎么还不去写呢?”

“我还在观察暖气片呢!”

“暖气片有什么好看的,你家里不是也有吗?”

“有是有,可我过去从没有想到去写它,也从没有留心去观察过它。老师,你不是常常提醒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见惯不惯吗?”

她倒反问起我来了,我一时无言以对。心里想,你观察吧,我看你怎么观察,能把这默默无闻的暖气片写出个响来?《暖气片》来了:

一肚子苦水

从不向谁诉说

张开的翅膀里

温暖在飞翔着

看过这首诗,我笑了。“你能把你的诗同你的观察,给我展开说一下吗?”

“可以。‘一肚子苦水’是暖气片里面的水。去年我家换暖气片,我见到过。暖气片里的水是黄色的。像对门邻居老奶奶胃痛时吐出的黄水一样。不同的事物,相同的颜色可以直接来比,这里用颜色做了思维跳板。当时,您给我们举了很多例子,如:‘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从不向谁诉说’,是直接用拟人的手法,说它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和品质;‘张开的翅膀里’,我是指它的散热片,运用的象形思维跳板;‘温暖在飞翔着’,运用的是功能思维跳板,我是说它的追求,它的品格。”

说话间,许多同学和家长都聚拢了过来,我见大家听得很认真,索性因势利导借题发挥起来。

“很好。”我首先肯定了她的长处。

“但是――”我故意不直接往下说。

“有不妥的地方吗?”她急切地追问我。

“还有的地方写得不到位,主要是观察的不够全面,你能说说你观察的全部吗?”

“能。”她很肯定地回答我。

“说说看。”

“暖气是由四片暖气片组成,中间由三组组合螺丝连接,相对应的还有三组固定挂钩。”

“里边呢?”

“里边有水。”

“你怎么知道里面有水?”

“是观察出来的。给暖气试压时,我见过。”

“你重新再来看看还有什么?”

“还有排气阀和暖气托架。”

“还有呢?”

“没有了。”

“那么,暖气管道是虚设的了?”

“啊?被我忽略了。”

“没有暖气管道行吗?”

“不行。”

“为什么?”

“水就没来路,也没回路。”

“那么,热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当然是锅炉房了。”

“你见过锅炉房吗?”

“见过,我们学校就有。”

“那里的锅炉起什么作用?”

“烧暖气。”

“那暖气的热量是从哪里来的呢?”

“锅炉,只有锅炉。”

“你肯定只有锅炉吗?”

“肯定。”

“锅炉厂天天出锅炉,伸手能摸出热量吗?”

“是锅炉里燃烧的煤!”

这句话,几乎是被小女孩喊出来的。黑黑的眼睛像黑黑的煤点着了,亮了起来。

“老师,我知道应该怎样写这首诗了。”小女孩拿走了自己的《暖气片》,到另外一个房间重新“组装”去了。……

“我写出来了,我写出来了!”她极度兴奋地喊着。

屋子里的人都静了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被她吸引了过去。她这次非常郑重地用双手捧着她的《暖气片》向我递了过来。简直像新任大使向国家元首递交国书。

《暖气片说》

煤走出了黑色的思考

用生命燃烧成太阳

我只是它一片凝固的阳光

守候在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待续)

上一篇:采访要“访”记者要“记” 下一篇:报刊动态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