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5 06:13:23

情境教学法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情境教学一般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几个环节构成,通过角色扮演、行为实践、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等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状况。将之应用于健康评估的教学中,围绕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创设模拟情境、多媒体情境、病例情境和实验情境等,充分发挥学生情感体验和学习主体作用,提高了专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关键词] 情境教学 应用 健康评估教学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的方法,一般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几个环节构成,主要有角色扮演、行为实践、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等方式。《健康评估》是研究确定护理对象的健康状态以及对健康状态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思维方法的学科,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从护理基础课进入临床课的桥梁。作为一门桥梁课程开始于护理专业课之前,由于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具有较少相关专业课知识的前提下,对此课常感到费解。为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健康评估这门课程,我们在教学中探索采取情境教学法,现将具体的实施方法与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1 研究对象

在校2007级三年制护理大专生2个班,共115名学生,在经过半年基础医学和护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后,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健康评估的学习。

2 具体实施方法及教学效果

2.1创设模拟情境

健康评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完理论知识后,更重要的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于是,在健康史采集这节课上,我们设计一些模拟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患者与医护人员,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表现患者的症状模拟、医生进行病情判断的模拟、护士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模拟。然后请其他同学指出错误和不足,提供修改意见,最后由老师点评。整个课堂场面生动、气氛热烈,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课前进行积极、充分准备,课上表演形象、逼真,不仅吃透了理论,还把理论知识真正转化成自身的临床实践能力。更重要的,学生在情境模拟过程中体验到患者的痛苦与不便,进一步增强了作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

2.2创设多媒体情境

身体评估是整个健康评估的关键,也是授课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摒弃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课件,将身体评估的具体方法及内容整体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比如,在讲到胃肠梗阻病人有胃肠型蠕动波表现时,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演示,学生一目了然。我们还查阅准备了大量彩图及影像资料制成幻灯片,让学生观看一些平时无法接触到的症状及阳性体征。以往学生对这些内容均是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现在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单纯靠理论讲解来说明的方式,形象、生动,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理解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创设病例情境

在讲解实验室检查内容时,课前准备一份有多项实验室检查的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及电解质紊乱病例,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简单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的三大常规、血生化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的化验单数据, 其中有正常值、也有异常值,以供学生在实验课中使用。学生按分组讨论,讨论的内容包括:(1)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中有哪些值是不正常的?(2)异常结果有何临床意义?(3)说明为什么会出现以上异常结果,护理人员应注意对该患者进行哪些方面的重点观察?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学生讨论中的观点有无错误或独到之处,同时,随时解答学生问题、和学生交换意见。讨论完成后,选出学生代表对结果进行汇报,最后由教师总结。这种设境法使学生不知不觉将自己置于教师设定的场景中,同时激发了对该内容的浓厚兴趣。

2.4创设实验情境

我院专门配备了心肺电脑模拟病人教学系统,模拟病人为上半身人体模型,其内部为腔性结构,体表有胸部骨骼标志和心脏瓣膜听诊区及肺部听诊部位。教学软件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大量音像同步的多媒体动画,并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字、声音、图像、解剖、生理、病理、血液动力学、心电图、X线、CT及彩色超声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心音、呼吸音系在典型患者身上直接采集编辑而成,质感逼真。学生在课堂上就可真实地、直观地看到心脏跳动、瓣膜活动和各种杂音、异常呼吸音产生的机制,并可同步在模拟人相应的部位做听诊触诊检查,这些体征给学生深刻的感性认识。通过在模拟病人身体上进行身体评估,学生能做到手动、眼观、耳听、脑思等各种情感的连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学期结束后,我们进行的调查显示,92%的学生认为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自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健康评估的学习内容。从课堂上学生的参与、表现以及反馈说明本次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的改进,充分调动了大家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临床实践能力的锻炼,以及科学思维的培养。

3 体会

情境教学法的实施强化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改变了以往老师是课堂上的主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灌输地位的情形,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升了学习及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同时,情境教学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不无裨益。因其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即由灌输型向学习型转变,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创新思维。另外,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格形象与道德规范,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创造一种高雅纯洁、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形成师生互动的真实情境,使教师教起来不再单调,学生学起来不再枯燥。

情境教学法是近年来被教育工作者较为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经过在健康评估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发现它确实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提高学习目标的达成率,应该是一种有利于护理临床课程教学的方法。而且我们发现,“情境教学”法在《健康评估》中的运用,其效果不仅仅在课程教学本身,还引申了我们对师生相长的一系列思考。

参考文献:

[1]张晓丽.情境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8,12(4):37-42.

[2]王社芬,金宁宁,王玉玲.健康评估课程教学设置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03,18(10):788.

[3]邱玉美.情境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等医学教育,2000,18 (4):44-45.

上一篇: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人称代词下指照应 下一篇:班主任利用教室日志进行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