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方法

时间:2022-10-25 03:25:06

探究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方法

【摘 要】

本文结合作者教学经验,首选分析散文的定义与分类,然后探讨了高中散文教学的重要性,最后对高中散文阅读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分析能够给散文教学提供更多的阅读方式,仅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 语文 散文 阅读 方法 分析

散文阅读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难点,而且也是老师教学过程中的难题。在教学过程中,散文阅读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形成与阅读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而作为教学中的难点,老师在平常的教学阶段中,需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激发学生探索的精神,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一、散文的定义与分类

(一)定义

散文,从广义层面上分析,它指的是除了小说、诗歌、戏剧以外具备文学性的散文文章,一般情况下,常见的有游记、回忆录、传记等等;而从狭义层面分析,它主要指的是文艺性的散文,通常主要以记叙、抒情为主,并且内容短小、精炼,它能够有效地将作者的情感表述。

(二)分类

以时间角度分析,散文能够分成两种形式,即古代、现代形式。对于学生而言,在古代散文学习上比较吃力,因为古代散文多以文言文形式叙述;而现代散文则为白话文,学生较容易理解。因此,在古代散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采用一般的文言文方式进行教学。同时,还需要结合现代的新教学手段教学;而从散文内容上看来,它能够分成三种,即抒情、议论、记叙这三种类型。

二、高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化,对于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也有了相应的改革。在新教材中,有很多新的名家散文插入,例如:汪曾祺、史铁生、杨绛等作家的优秀散文,这些散文的加入给读本添加了新鲜的生命,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传统古板、乏味的文学气息。同时,新世纪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媒体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丰富多彩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而且还能给学生开辟新的学习途径。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散文的表达方式得到了更多的支持,一直以来,“形散而神不散”它是散文教学过程中的理论观点,它能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限制于文章的中心思想与主题内容,能够让师生体会到作者文章表露的心理动态与情感流露,能够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对问题解析。

三、高中散文阅读方法

在高中散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不是一跃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学习锻炼、累积经验、逐渐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散文阅读过程中,它的重点内容是文本,在教学时,老师需要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要做好正确的思路指导,要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此外,在学习不同类型的散文时,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进行。

(一)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在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让学生能够全面的对散文进行略读,要在宏观的角度上对总体文章进行分析。并且在阅读的时候,需要全面地对文章的题目、段落、文体等内容进行分析,要分析文章的主体结构、弄清楚文章各个段落的内容以及写作手法,分清段落层次。当对文章的内容与思路全面地理解清楚以后,然后再对文章的每一段进行具体的分析,在此过程中,对于文字的每一段落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分析,要提取文章中的段落与要点。同时,在文章阅读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选择文章的线索,也就是作者在写文章时的思维轨迹,将作者的思路找出,并且全面掌握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对于散文阅读而言,作者情感的表达连接了文章的情感,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从文章段落到整体文章,通常会有贯穿其中的线索,因此,只有理解文章段落的条例后,才能全面地了解文章主体意思。

(二)把握关键语句,点出文章主旨

关键语句是散文阅读过程中需要寻找的重点,因为散文中的关键语句包含了作者的中心情感。例如“这”“此”词语代表的是代性词。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在使用过程中,它对于作者情感的表达有重要作用。而文章的主旨构思就焦点而言,它属于一篇散文的文眼,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都会按照自己文章的焦点将想法与思想归纳在文章中,然后再统一对思想进行整合,从而能够让文章顺畅。散文中,“文眼”体现出来的意思多是概括情感、富含哲理的词语,同时也是阐述感同身受的语句,它不会固定在文章中某一个段落,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不同的文章特点,选取不同的阅读方式以及阅读技巧,以保证学生能全面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

朗读是散文阅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高中生心理特点因素,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愿意对文章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一些学生甚至不会朗读、不懂品读,这对学生而言很难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提升自己文学修养的现象。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能够大胆的朗读、有感情的去朗读,让学生能够通过情感朗读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感,从而能够将学生的阅读水平与文学素养提高。

【结 语】

结合上文,在高中阅读教学过程中,散文阅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散文阅读属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审美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少不了老师的帮助与指导。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老师需要结合文章特点、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以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上更好地掌握语文散文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溢.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模式初探――以《先秦诸子选读》为例【J】.语文建设,2016(23)

【2】陈丽.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路径探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6(15)

【3】蔡庆荣.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新诗有效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8)

上一篇: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思维训练 下一篇:浅析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