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教师本位及策略重构

时间:2022-10-25 07:32:37

数学教学中的教师本位及策略重构

一、导入新课的“想当然”

【案例】

听五年级“认识负数”一课,教师这样引入新课:“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负数,负数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美国心理学家费里德曼在其著名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人们有这样一种强烈的倾向,总是假定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教师受这种效应的影响,往往把自己对学科知识的认识归属到学生身上,用自己的知识经验代替学生的知识经验。其实,五年级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是找不到负数的。“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是在认识了“相反意义的量”的基础上引进的,教师说“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正数和负数”这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无法达到问题预设的目的。

【重构】

师:老师说几句话,你能把听到的数据信息准确地记录下来吗?

要求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所表示的意思。说出:1.小明家上个月收入3000元,支出2000元;2.王叔叔九月份做生意赚了4000元,十月份亏了2000元;3.公交车在2路站点下车5人,上车12人。

在课的开头设计了一个表示相反意义数据的活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自动手记录表示相反意义的数据,有助于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学生有了这样的“任务驱动”,为最终得出“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科学方法埋下了有效的伏笔。

二、数学建模的“担心”

【案例】

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不少教师总喜欢设置如下的问题情境来完成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我们以前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说说如何计算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不能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来计算?如何转化呢?你发现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

以上的问题情境,后者为前者作铺垫,学生顺着问题就自然地知道解决的办法,失去了自主探究的动力,学生的数学思维无法得到开发。而这样的情境设置,恰恰说明了教师对学生的“不放心”,怕学生不能沿着自己设计的路子走,怕掌握不住课堂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说到底,教师考虑的仍是自己教的问题,而不是学生的学。

【重构】

方格图中出示一个长方形,提问: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吗?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提问: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受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影响,容易判断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面积相等)继续演示平行四边形的变化,提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每次有变化吗?如何变化的?从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能用相邻边相乘,虽然平行四边形边的长短没变,但平行四边形的高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激问:难道就没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吗?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方法。进一步设疑: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用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从而求出它的面积呢?请同学们拿出各自的平行四边形,动手剪剪拼拼,看看行不行。

交流发现:平行四边形最终都可以通过剪拼转化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学习,学生难免会受到之前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影响(负迁移),从学生的这一思维实际出发,放手让学生对新问题进行尝试探索,让学生自己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产生矛盾冲突,这直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之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避免了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

三、课堂总结的“失真”

【案例】

很多教师在课堂总结环节,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总会问上一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渐渐的好像成了课堂总结的一种固定模式了。可是学生的回应真的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吗?就以最近听的“圆锥的体积”一课为例,与大家共同思考。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生2:我知道了圆锥和圆柱必须等底等高。

生3:我知道了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从学生的这些收获来看,只能说是对教师提问的一种应付使然,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问题,机械地重复课题名称、罗列本节课的印象词,与我们期待的自我归纳、真实回顾相去甚远。

【重构】

师:大家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师:刚才我们是如何知道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的?能把过程描述一下吗?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你今后的数学学习有什么启发和帮助吗?

师:这节课你对自己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小组合作等方面满意吗?

这几个总结环节,既明确了学生对知识、过程和方法的回顾,又有着情感和态度的价值思考,学生在这样的反思中能将新知识内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使思维得到了升华。

(责编 陈剑平)

上一篇:五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题 下一篇:让学生做学习的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