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数学开放式课堂的建设

时间:2022-10-25 07:25:25

探究高中数学开放式课堂的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形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有效地开展开放式的数学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高中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对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开放式教学;探讨;建议

1、引言

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在不断地创新中实现的,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够使国家兴旺发达,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在教育教学中更应该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中去,通过思考、讨论和发表见解等形式来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不断地开展高效的开放式教学,在课堂上通过各种不用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践中去,让他们融入到知识的海洋中去自由的汲取所欠缺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

数学探究学习是学生独立探索思路,自觉研究问题,有效获取数学思想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实质是在建构数学高效课堂过程中实施的一种自主发展的学习对策,要求注重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对数学思维的重新构建,积极诱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和数学实践能力。

2、课堂教学为什么要采取开放式教学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中,往往注重的是知识点的讲授,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枯燥乏味的讲解,学生就好像一个容器一样单纯的吸收,这种方法很难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长期以往的这种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并且永远维持这种教师是演讲者学生是听众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发展。身为一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时刻的明确一个原则就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具备着灵活思想、感情、个性的学生,并且他们的各方面机能都处在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学生才是知识的主人,并不是一个存储知识的容器,他们具备着各自的思想、特点。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通过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热情,让他们自主的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刻意的培养学生们创新意识和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概念与原则

在高中阶段实施开放式教学就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们发展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情感为主要的目的,充分发挥教师的辅作用。实现一种教师讲授知识完全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服务的课堂模式,进行角色的转变,提升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同时,在开放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①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能动性。②教学内容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学指导有所重点。④教师要融入学生团体,创设良好的互动环境,增进师生情感。

4、开辟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主要途径

4.1运用多种方式,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课程改革的内容中明确的提出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考虑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加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导入,运用各种手段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创设具有价值性的问题研究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索,激发他们们探究的热情与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投掷硬币的方法进行概率统计,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寓教学于情景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并且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增进学生与教师的感情,建立和谐的学习环境。

4.2灵活的应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多加进行开放性试题的讲解,注重培养学生们广阔的思维以及极具深刻性、灵活性的创新能力。课堂中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们去积极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能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主动地进行探索,这种方法能够极大的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其次,还要让学生自主的进行问题的思考与探究,用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在教学中增加开放题的研究,能够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环境和空间中展示自我,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研究解题的策略。最后,还要不断地培养学生们合作的意识,教师通过正确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养成一个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应用问题――在发现问题的模式,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4.3注重数学学科的小组讨论作用

在实践教学中,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利用数学学科小组的方式来活化课堂教学。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特点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各尽所能、取长补短。教师也应该大胆的让出课堂主人的位置,增强学生们在课堂中的学习活跃氛围,形成互补的良性循环。

5、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开放式的课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仅仅能够有效地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丰富的高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唐小宴.浅谈高中数学开放题.《岁月(下半月)》.2011年10期

[2]汪志明.浅析高中数学开放式课堂建设问题.《文理导航(上旬)》.2013年5期

上一篇:巧用信息资源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下一篇:浅析中国传统茶文化VI设计的延展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