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有趣”的学数学

时间:2022-10-25 06:33:59

如何让学生“有趣”的学数学

摘 要: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最好的老师。拥有兴趣可以使教与学都快乐、高效。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兴趣的培养,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学的更轻松。

关键词:学生 兴趣 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157-01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我认为这个兴趣确实很重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说明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进行积极探索,燃起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热情。“兴趣”是孩子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全凭兴趣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现结合我自身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下几点:

一、用“好的导入”为学生学习数学新知提起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巧妙的导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产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需求。

记得我在讲《比例的意义》这一节信息窗时,我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效果很好:“同学们看过动画片《名侦探柯南的故事》吗?”生:(非常兴奋)“看过!”师说:“想成为和他一样的人物吗?”生:“想”学生的情绪高涨。师:“今天咱们也来当一会小侦探,看看你跟柯南比谁更棒,”出示:某罪犯作案后逃离现场,现场只留下一只脚印,脚印长21厘米,科学证明人的身高和脚长的比是7:1你能推算出罪犯的身高吗?可能有的同学用自己的方法能得出身高,大部分同学可能不会。在这里老师趁势点出本节课要教给学生的新知识,这节课学生带着很高的兴趣,如饥似渴的学完了新知识而且掌握的很好。

二、授课中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保持兴趣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主阵地,语言是师生交流的最主要的手段。学生最渴望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下无拘无束愉快的接受知识,我们作为成年人每年对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相声都充满了期待,说明这类节目能够给我们带来愉悦,而且对于一些好的作品我们往往难以忘怀,那么如果我们的课堂也能有这样的吸引力,那么哪一个学生会不爱上这门课呢?哪一个知识点会忘呢?幽默为数学课堂注入活力,有了它,学生就会对数学留恋不忘,且期待与数学再次相见,而且乐学愿学。例如我在讲退位减笔算时,我为了提醒学生在借的那位上点点,于是我说同学们借了别人的东西是不是要记住啊?所以我们在这一位上点上点,记个记号。记住这一位少了一个。在讲减法的简便算法时,如100_17_23时可以变成简便算式100-(17+23)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可以把17和23合起来一块减掉,我启发学生想:我们一粒粒掰玉米粒,不如我们把许多玉米粒粘在一起一块掰掉,就省事了。学生很容易记住一块减掉的方法。另外,每当我要揭晓正确答案时我常常会象刘谦一样神秘的说: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学生们常常会急切的想知道真正的答案,在笑声中得到结果。

三、以“动”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程标准》讲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的引导,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有关的动手操作活动,就能唤起学生潜在的主动力,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先用现实生活中属于圆形的物体举例,使学生认识了圆形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至于怎样画圆,老师不用做示范,就让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大胆尝试。“你们会画出标准的圆吗?看看谁的方法最好最多?”这样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人人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很快,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并学会用圆规及借助圆形物体(墨水瓶,茶杯盖,硬币等)画圆的方法。这时候,老师表扬他们主动参与,然后问:“如果要建一个圆形大花坛,能用圆规画出来吗?”这样进一步激励了学生兴趣,他们又争先恐后的投入多少操作探究。通过动手实验,终于又发现了用标杆和绳子可以画个大的圆形。这样进行教学,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自始至终使学生兴趣高涨,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师生乐在其中。对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多的发展了学生的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的重要手段。通过动手操作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多角度去观察认知对象,促进分析与探究。

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知识。教师让每位学生先准备一个任意平行四边形,再让学生沿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剪开,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接着让学生通过旋转、平移,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操作,学生很快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从而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这样学生不但能很牢固地掌握了知识,而且激发了他们勇于探索知识奥妙的情趣,让他们成为获取知识的劳动者,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主人。

四、善于利用数学的“有用”提升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要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时候,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怎样才能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喜欢数学呢?教师可将教材例题、习题的情节作适当的改编,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有生活气息的学习内容。例如:教学 利息的计算方法时,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利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课堂上用谈话的方法:“我们的父母经常会存取取钱,我们将来也会有收入,也会存取取钱,这都和利息有关,那么我们应得多少利息,怎样知道我们拿回家的利息对不对?因而学会计算利息是多么重要呀。”这些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出要研究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效地引起了学习动机。又例如,学习《分类》后可以布置让学生回家整理书桌,整理衣柜等。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后,就可以回家帮爸爸妈妈按一定的比例兑一兑农药,学习《统计》后,问学生你准备统计什么?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感到数学有趣味的作用。

总之,要想让学生学有趣味的数学,教师的教学就要有活力和乐趣,多一点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优化,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只要不断提升尝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随着我们的努力日增月加。

参考文献

[1]朱崇富. 让学生在学数学中真正得到快乐[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6:143+167.

[2]王西川. 如何让学生快乐学数学[J]. 考试周刊,2012,80:77-78.

[3]苏天送. 如何让学数学变被动为主动[J]. 考试周刊,2011,88:100.

上一篇: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下一篇:背越式跳高基本技术基础训练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