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媒介权力异化的社会控制研究

时间:2022-10-25 03:15:18

我国媒介权力异化的社会控制研究

摘要:媒介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取得了媒介权力,但随着大众传媒的持续发展,媒介权力出现了异化,因此有必要对媒介权力的异化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一定的社会控制。

关键词:媒介权力 异化 社会控制

一、媒介权力及其异化

(一)媒介权力的含义

伴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在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权力约束的同时也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整个社会的运行。正是在这种媒介与社会各方关联互动的过程中,媒介权力产生了。从西方的研究来看,媒介权力是一种对个人或社会进行影响、操纵、支配的力量,具有事件得以发生和影响事件如何发生,界定问题以及对问题提供解释和论述,由此形成或塑造公共意见的已经渗透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内的种种能力。

(二)媒介权力异化

传统的媒介权力理论认为,媒介能够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完善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当今媒介技术急速发展、媒介权力被大大增强的情况下,媒介权力出现了逐渐远离传统媒介理论的趋势,逐渐产生异化。所谓媒介权力异化是指在媒介权力的构造和运作过程中,由于媒介权力主体自身的原因或体制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导致的违背公正与公益的目标,有损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从而有悖于传媒权力“本真状态”的一种社会现象。

二、我国的媒介权力异化

(一)我国媒介权利异化的表现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意识形态方面的改变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强大冲击,媒体逐渐产生了权力异化,突出表现为:

1、为获取商业利润制造并传播文化垃圾或低俗文化,放弃文化传播权。

当传媒发现如诸“恶搞”、色情、暴力等一些低俗文化能够为自己带来高额利润时,他们便迎合某些“文化消费者”的低俗需要,一味制造文化垃圾或低俗文化并大肆渲染和传播,引导人们去过非理性化、非艺术化的精神生活。

2、丧失媒介职业精神和动力,放弃社会监督权。

媒介权力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对其他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但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媒介在与权力的冲突中常常自动回避,为舆论监督的软弱寻找借口,或因经济利益的驱动,“有偿不闻”,刻意瞒报。

3、片面的娱乐化倾向消解了理性批判,放弃思想制约权。

大众传媒的批判力一直都被认为是其最为可贵的品质,也是评价传媒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在现实中,一些大众传媒以“淡化意识形态”、“淡化政治”为借口,利用媒体宣传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人生观念,使媒介对公众的思想制约力大大降低。

(二)我国媒介权利异化的原因

媒介权力产生异化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政治权力的扩大

中国媒介一直以来都是为宣传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和意识形态服务,人们对媒介的信任和服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于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服从。媒介进入市场后,它既可利用与“政治权威”的紧密联系,增强自身权力的合法性,又可利用经济上的独立,行使媒介权力并使其膨胀,媒介权力就开始异化。

2.经济利益的驱动

改革开放后,媒介获得自办经营权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形态投入市场经济的大潮,在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下要追求经济利益。出于对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资讯的方向和品质在慢慢发生改变――媒体在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时发生了权力的异化。

3.大众文化对传统的消解

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决定了媒介产品与工业产品一样具有按受众需要批量生产的特性,大众文化被大量复制,它的通俗性和平民性使得传统中边缘化的事物逐渐进入社会中心,原本处于中心和具有权威的事物逐步被消解和解构。这实际上是强调了媒介自身的权力,成为媒介权力异化的文化根源之一。

三、我国媒介权力的社会控制

媒介权力异化使得如何规范媒介权力的行使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结合我国媒介的发展实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媒介权力进行控制:

(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是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完善对大众传媒的立法将从外部约束上保证传媒提供负责任的公众服务。

2.制定传媒政策以对大众媒介权力实施经济控制。大众传播中单纯追逐利润的价值取向造成了大众传播中媚俗化、平庸化的倾向。为此,应制定相应的文化经济政策,对高品位的文化传播给予保护或扶持政策,而对低俗文化传播则给予经济上的限制或处罚。

3.完善政府管理机制。目前,我国对于媒介组织“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导致执法力度不够,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因此,政府管理机制函待完善,以提高对大众媒介权力的控制力度。

(二)媒介组织的自我控制

由于实施媒介权力的主体是媒介组织,因此,媒介组织的自我控制也是社会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自我控制更多的是一种伦理治理,如:

1.培育媒介权力主体的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会转化为一种道德信念和人格力量。因此,对媒介权力者的教育是必须引起重视的。

2.强化对大众传媒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具体的行业规范来约束大众媒介权力主体的行为,要通过各种监督、奖惩手段,培养大众传媒合格的“守门人”。

3.行业内的协同自律。就是对于某些问题,各新闻单位之间或者新闻单位与警方达成共识,采取统一步调,以避免损害民众利益。

(三)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受媒介权力异化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受众的利益,因此,广大受众对媒介的活动拥有进行社会监督的正当权利。

1.结成受众团体,及时向媒介反馈受众信息,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

2.诉诸于法律手段。如果媒介提供的虚假报道或广告直接损害了受众的实际利益,公民可以直接向法律机构提讼,要求对传播媒介的违法行为进行法律制裁和补偿自己的损失。

3.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对于性质恶劣的媒介或信息产品,受众可以采取拒买、拒看、拒听行动,这也是受众对媒介活动发挥控制影响的最后手段。

参考文献:

[1]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燕道成.传媒权力的异化及其伦理治理[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6):30

[3]赵继伦.论大众传媒权力的滥用及其社会控制[J]东北师大学报,2003,(4):5-10

上一篇:当前我国欠发达农村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下一篇:浅析医院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