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演绎课堂的动态生成

时间:2022-10-24 07:53:02

用智慧演绎课堂的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是指在课堂上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导学案预设之外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新问题、新情况,精彩的生成它能够体现学生思维的广度、高度和深度,体现教师教育的智慧、专业知识的广博和对学生入微的关注,体现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彰显了课堂的生机和活力。

一、精心预设:运筹帷幄,动态生成的基础

丰富知识储备。“生态自主课堂”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促使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教师的知识不仅要“专”,而且要“博”,不仅要对教材和教参、跟自己专业相关的书作深入细致的研读,提高自己的学科教学能力;而且需要阅读教学理论方面的书,提升我们的教学理论素养。

精心预设问题。生成需要一定的空间,空间是生成的前提条件,如果预设的空间过窄,答案唯一,生成必将太小,反之,如果预设空间过大,答案漫无边际,生成必将太杂。尽可能地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将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充分预设几个不同的板块,富有弹性,到时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课前的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引导并动态生成。

二、学情分析:胸有成竹,动态生成的前提

精心的预设无法全部预知精彩的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每个学生对每个问题的思考和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一旦出现这些“意外”,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灵活自如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导学案的设计,有时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让它成为我们课堂预设之外的精彩。

要实现这样的精彩,还需要我们对学情进行分析,学情分析是系统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与教学的其他部分存在极为紧密的互动关系。导学案的“有发必收、有收必查、有查必阅”的要求应该成为我们的学情调查的常规行为,利用查阅导学案敏锐捕捉相关信息,充分了解班级、小组、个体完成导学案的质量,掌握班级整体学习风格,小组学习风格和学生个体预习态度、思考情况、学习能力,对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好课堂生成的“点”。

三、课堂氛围:民主平等,动态生成的重心

转变角色。宽松的课堂气氛,首先来源于融洽、和谐的师生和生生关系。师生之间不应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对立关系,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者”,由课堂上的“一言堂”教学转为“合作、探究式的互助教学”;生生之间不是毫不相干的孤立的学习个体或是你进我退的惨烈的竞争对手,而是学习的合作者和互助者。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就会认真关注、倾听,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小组交流,积极回应教师提问,真正形成师生、生生之间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另外,这样的课堂往往能引发讨论,活跃气氛,开阔学生思路,形成共同参与的主动积极而热烈的氛围,促成动态生成。可见,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和生生关系,努力促使学生间互相尊重,通力合作,这样学生才敢勇于尝试,敢于展开想象,发散思维,使课堂教学到处迸发着学生创造个性思维的火花。

交流平等。真正促成动态生成的课堂,来自于师生和生生之间活跃、积极、畅通无阻的交流。有一句“蹲下来看孩子”的教育名言,就是对师生人格平等、交流平等的具象化。在教学中,只有当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来与学生交流,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在心灵上同他们保持同一高度,用他们的眼睛观看世界,用他们的头脑思考问题,用他们的内心体验学习,才能真正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对他们课堂的有意或是无意的一些不配合给予宽容,用心营造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积极互动的课堂气氛。同伴之间有强大的促进动力,小组交流、课堂展示、对抗质疑,都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以平等、信任、尊重为前提,有一颗容忍之心,宽容之心,包容、接纳他人见解。这样,课堂上才会出现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也才能促成课堂的动态生成。

上一篇:小学作业的“三动” 下一篇:浅谈当前农村初中厌学现象的思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