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运营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6:36

智慧运营管理

智慧运营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慧园区;运营管理;平台实现

1、引言

IBM在2008年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随后“智慧城市”建设也蓬勃发展起来。而智慧园区建设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多地将其作为增加园区吸引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传统的科技园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1)信息化浪潮对科技园区传统管理和经营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科技园区的智能在信息化背景下产生了转变,由以前的单纯提供园区场地转变为现在的全方位的服务。(3)科技园区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的工作流程及其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科技园区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智慧园区综合运营管理平台系统,此平台能够实现对传统科技园区的管理方式、服务模式等进行升级改进,有利于增强科技园区的吸引力。

2、系统建设原则

基于系统的要求及目标,提出如下设计原则:(1)先进性首先要保证系统的实用性,本文所采取的各种计算机技术在目前来讲都是比较先进的,而且能够确保这个先进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下去。另外,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基本架构也是先进的,能够保证整个智慧园区运营管理平台系统的先进性。(2)可靠性随着运营管理平台系统的成功上线,园区内各个部门之间和各入驻企业之间的文件传输、申请、审批、合同签订等将会通过该系统操作,若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必然会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在进行系统原型设计时,一定要确保其可靠性、稳定性。(3)安全性由于整个园区管理部门和入驻企业的各种文件、合同等资料数据全部依赖于该系统,那么如何保证运营平台系统的安全性就成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本文的设计方案中拟采用多系统容错机制和其他先进的防攻击方式,采用硬件防火墙,隔离非法访问,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性。(4)易用性在系统的设计中要求系统架构易于理解,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不需要过多投入即可实现。并且要求系统界面简单实用,功能完整,管理方便,自动维护。

3、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3.1体系架构设计

分层式系统结构是软件架构设计中最常见和重要的结构之一。本文也采取分层式的结构。本系统结构分为三层,从下至上分别为:数据访问层(DAL)、业务逻辑层(BLL)、表示层。系统的总体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

3.2关键技术

(1)技术是一种建立在通用语言上的程序构架,能被用于一台Web服务器来建立强大的Web应用程序。具有跨平台性、简单易学和可管理性的特点。因为是基于通用语言的编译运行的程序,其实现完全依赖于虚拟机,所以具备跨平台性的特征。而且可以采取多种流行的脚本语言,资源也比较丰富。本系统拟采用.net平台进行开发。(2)SQLServer技术SQLServer是Microsoft提供的一种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的功能。SQLServer为IT专家和信息工作者带来了强大的、熟悉的工具,同时减少了在从移动设备到企业数据管理系统的多平台上创建、部署、管理及使用企业数据和分析应用程序的复杂度。由此可见,SQLServer可以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一个完整的数据解决方案。系统拟采用SQLServer作为底层数据库。(3)AJAX技术AJAX技术是异步的JavaScript和XML技术的组合。采用JavaScript调用AJAX引擎来代替产生HTTP用户动作,例如将内存中的数据编辑、页面导航和数据校验等无需重新载入整个页面的请求。当用户给服务器发送请求,此请求并不会直接发送给服务器。而是由AJAX引擎将此请求处理之后再转发给服务器。当服务器将数据返回时,也无需更新整个页面,而只需更新网页的部分即可,能够让用户感觉到网页反应的快速性,可以提高系统响应的及时性。

4、智慧园区综合运营管理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本系统为满足智慧园区对运营管理全方位信息的需求,为租房管理、物质管理、水电管理、合同管理、企业管理等提供可靠的信息化支持。所以将本系统分为以下功能模块:(1)租房管理模块:在主界面中点击楼层即可查看园区内楼层的详细信息,包括该楼层包含的房间数以及该楼层中各房间的租赁情况,白色表示“空置房间”,绿色表示“已预订房间”,红色表示“使用中房间”。例外还包括房间详细信息,包括楼层、面积、朝向、设备、备注等信息。用户注册信息后,可以在本功能模块中进行房间预定、租赁等。(2)物质管理模块:本功能模块主要实现园区物质采购的申请与审批。物质采购发起人填写必要信息后点击提交按钮,系统会根据实践生成一个唯一编号。系统会针对每个用户已提交的申请进行监管,显示每个申请的审批状态。用户可以查看未通过审批的申请。(3)水电管理模块:本功能模块是此平台系统的重要的模块之一。包括:数据录入及导出功能、数据查看模块、费用自动核算等。用户将本单位所用电量或水量按照给定的模板创建出Excel文档,就可以将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系统自动计算需要缴纳的电费或水费。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将历史记录导出到Excel文档中供用户使用。(4)合同管理模块:本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查看最新预约信息、历史预约信息;企业入驻办理、修改合同、查看合同审批情况、查看历史的合同审批详情、根据合同编号进行合同查询、根据提供时间范围查询合同、根据企业名称查询合同等。(5)企业管理模块:本功能模块包括企业信息录入、企业信息查询、企业用户添加、企业用户查询;邮件功能中的写信页面、未读页面、已读页面、垃圾箱页面、已发送页面、联系人管理等功能。个人信息功能中的基本信息维护、修改密码等。智慧园区综合运营管理平台系统采用开发平台和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数据管理的主要工具,并且实现了Excel文档数据与系统内部数据之间的交互。采用C#作为后台业务逻辑实现的语言。本系统需要的服务器配置包括操作系统Windows2003,数据库SQLServer2005,客户端配置主流操作系统即可。系统运行的主界面如图2所示。

5、结束语

智慧园区属于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科技园区的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出发,设计并实现了以信息流为模型的智慧园区总体功能。该平台系统探索了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智慧园区建设中。本文所采取的这样实现方式为智慧园区的最终完整建立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郭建虹,王慧霞,侍必胜,徐红涛.基于智慧城市的园区综合管理系统设计[J].电气自动化,2015(37).

[2]艾达,刘延鹏,杨杰.智慧园区建设方案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6(39).

[3]张凯书,张怡,严杰.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J].信息通信,2012(6).

[4]王霞俊.常州科教智慧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4).

[5]郑婵.智慧园区综合能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M].山东:山东大学,2014.

智慧运营管理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rough the intelligent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IM+3S) of the utility tunnel, to obtain and collect th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xygen content, toxic gases, flammable gas concentration etc.), medium parameters (water flow, gas, electricity, water gage, gas pressure, cable joint temperature, water pit level etc.) and other monitoring information, to make an intelligent analysis and control, and to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high efficient and accurat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onitoring, surveying, emergency respons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to the pipe gallery, ancillary facilities (components),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gallery pipelines, so as to realize the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the assets of the corridor and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pipeline operation.

P键词:智慧化;监控;监测;应急处置;防灾减灾;高效管理;安全管理

Key words: intelligent;monitoring;surveying;emergency response;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efficient management;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2-0079-05

0 引言

作为“十三五”规划,国家战略百大工程的地下城市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大幕已全面拉开。地下综合管廊被称为城市的“血管”和“神经”,将电力、通信、给水、燃气、垃圾真空管等多种管线集中设置在同一地下空间,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实现安全、高效运营管理地位举足轻重。

综合管廊智慧化建设贯穿于设计、施工、运营全生命周期。设计阶段:智能化设计理念纳入设计,时时接收设计图纸及BIM模型;施工阶段:BIM深度建模,在此基础建立GIS、GPS和RS模型;运营阶段:维护、运营BIM+3S系统并实现可视化安全高效运营管理。

1 工程概况

南京江北新区综合管廊二期工程,包含江北新区核心区及其周边地区的18条路段下的综合管廊以及已建江北新区综合管廊一期中的未完及需升级改建部分的投融资及建设,全长约53km,其中:干线综合管廊31.29km,支线综合管廊22.12km。建设的主要内容为:既有管线改迁、交通导改、土方开挖、地基处理及支护、盾构 (顶管)施作、管廊本体及排水、消防、通风、电气、监控(含监控中心)、道路及绿化恢复等工程。管廊容纳电力、通信、给水、中水、空调热力管、燃气、污水、雨水、真空垃圾管等管线,各道路下建设综合管廊根据管线种类布置管廊舱室,管廊舱室分为单舱、双舱、三舱和四舱。

2 项目各阶段实施方案

2.1 设计阶段

提供多方参与的云端协同管理平台;提供BIM+3S建模与交付标准;建立BIM+3S模型文件入库审批流程;根据展示需要,提前建立样板段BIM+3S模型;实时接收和管理设计院图纸和BIM模型。

2.1.1 模型管理

支持Tekla、Revit、ArchiCAD、Bentley等主流软件建模的BIM模型文件、GIS地理场景模型以及RS模型,具有强大的兼容性;支持批量导入模型文件;平台能够实现模型三维渲染;平台能实现构件属性编辑,支持用户对三维模型构件的属性进行编辑修改等操作;可实现批量导出构件清单、构件属性清单,并能够给出属性信息的统计分析;能够针对属性数据进行设备、材料数量统计分析。

①场地现状仿真。

操作方法:依据场地现状进行三维模型搭建,搭建周边环境、施工场地模型,对项目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模拟,为前期规划设计提供可视的数据支持。

应用效果:三维场地仿真更加清晰直观,塔吊等现场机械与实际尺寸按1:1仿真,直接显示实际的工作方式。

②管线搬迁管理。

操作方法:针对重要阶段施工期间的设备使用和空间占用情况,结合设计模型和场地现状模型,制定各阶段场地使用情况模型,最终生成管线搬迁与交通疏解计划书并形成最符合实际的设计方案。

应用效果:取代传统的平面图或效果图,形象地表现出管线布设及需要搬迁的位置,并模拟出方案,让业主及相关责任方能全方位地了解搬迁,方案,促进各方的顺畅沟通,大大地提高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2.1.2 三维漫游展示

基于BIM+3S数据库,实现管廊内部虚拟现实漫游和查询等功能;能够对漫游速度、旋转速度、爬升速度、俯仰速度和渲染阈值等进行设置;在能够在三维图形平台中通过自定义关键词快速检索构件并高亮显示构件;完成展示中心大屏幕和计算机系统建设,通过BIM+3S模型定位,可三维展示漫游点情况和信息;完成项目对外展示网站建设,基于BIM+3S数据库,实现项目总揽以及施工实施、监控和运维过程展示等功能。

2.1.3 用户权限管理

对系统用户以及对系统功能操作权限进行管理;各部门管理员录入部门人员信息,并设置可以使用的功能点,也可设置用户角色和组织;系统仅允许系统管理员对相关信息进行修改,且每次修改均由系统进行记录。

2.1.4 档案管理

平台支持搭建文件流转、文件审批流程,实现一体化办公,能对文件审批状态查询,具备来件提醒功能;能对规范、标准、图纸、方案、会议纪要等文件资料实现共享,可根据权限在系统上查看或下载文档资料,可将验收记录等文件关联到模型附件;通过建立文件与BIM+3S模型的网状关联关系,用户能够快速检索跟构件(设备)关联的文档,同时也能快速查找跟文档关联的构件(设备),提高BIM+3S模型和文件的应用价值。

2.1.5 辅助输出图纸

基于BIM模型的全专业的二维出图:在综合管廊项目全过程设计中,由于基础设施施工企业水平的差异,交付成果时将模型转换为传统的二维图纸仍是过渡期不可缺少的工作。

相较于传统的CAD出图,Bentley综合管廊出图不仅可以支持二维平、立、剖面展示,并配以3D模型清晰显示内部构造,对复杂节点施工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提高了出图质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出图速度。(图1)

2.2 施工阶段

施工BIM+3S模型创建;BIM+3S动态施工管理;创建管廊BIM+3S应用技术标准、质量检验标准、成检表格。

2.2.1 施工BIM建模

管廊施工D深度建模:施工场地模拟,交通疏散及管线迁改,施工方案模拟,三维技术交底,自动放样定位,模型维护更新。施工场地模拟:管廊周围环境、施工场地建模,明挖施工模拟,盾构施工模拟,机械碰撞模拟;交通疏散及管线迁改:基于BIM+3S模型,可视化模拟现状环境、道路及周边管线进行,预先观察到交通疏解、路面拆除、管线布置方案是否合理,同时保存方案数据,作为后续工作的依据;施工方案模拟:施工阶段WBS架构划分及模拟,挖掘机械与支撑系统空间位置,支撑系统与结构主置碰撞,结构钢筋之间位置碰撞,标准段与节点空间位置碰撞,交叉口空间位置碰撞,预埋件与管线和主置碰撞,管线与管线之间碰撞,盾构机与工作井空间位置碰撞;三维技术交底:基坑围护,地基处理,管廊标准段主体施工,管廊节点施工,管廊基坑回填施工,管廊管线入廊施工三维技术交底;自动放样定位:将施工BIM模型导入放样软件进行放样点创建,基于BIM+3S数据库,采用放样机器人,通过发射红外激光自动照准,实现自动放样;模型维护更新:在施工过程中全程跟踪项目,根据设计变更同步维护和更新模型,使模型始终与真实的建筑保持一致,并在施工完成后提交竣工模型。

2.2.2 GIS信息建模

创建二三维一体化GIS模型,提供地图显示和定位功能;提供专业GIS分析功能,包括距离量测、面积量测、空间查询、沉降分析和变形分析等;地图显示:包括矢量地图显示和卫星地图显示,真实展现工程涉及范围内的地形、地貌等特征;通过GPS和WIFI定位技术实现廊内廊外一体化定位。

2.2.3 RS信息建模

创建RS(遥感)模型,提供影像一张图和管廊周边环境变换信息提取;影像一张图:采用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雷达生成的影像对管廊建设区域进行覆盖监测,为管廊施工规划和管理提供可视化的影像服务;通过监测管廊及周边的狭长地带,对环境变化及影响进行评估。

2.2.4 质量安全管理

安全标识标牌、现场防护措施和防护设备的模型创建,安全标识标牌模型创建,现场防护措施模型创建,现场防护设备模型创建;系统支持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按图钉”操作,在三维模型中快速标记有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的构件,用于记录巡检过程中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安全隐患问题;允许用户在移动端上拍摄现场问题照片,并能够保存、上传与三维模型链接相关的照片,添加质量问题的文字描述;平台能够按周、月、季度导出施工质量统计表,作为后续考核的指标。

①碰撞检查。

操作方法:把建好的各个模型在碰撞检查软件中检查软硬碰撞,并出具碰撞报告。

应用效果:能够消除软、硬碰撞,优化工程设计,避免在施工阶段可能发生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能优化管线排布方案(包括临设的管线布置方案)。

1)通过数据直接输出碰撞结果,包括专业、数量、以及位置。在管廊出入孔布线的应用不管是在设计还是施工阶段应用效果都非常突出。(图2)。

2)通过对各区域的空间碰撞检讨,优化空间利用率,以及保证施工空间。(图3)

2.2.5 进度管理

将BIM模型与进度计划数据相关联,在平台中显示 3D 模型的动态变化,对工程进度进行模拟、分析和管理。

操作方法:根据三维按WBS架构细分的模型,把工程量清单编码规划导入模型构件中,实现计量计价的实时提取。

应用效果: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月度产值审核,实现过程三算对比,对进度款的拨付做到游刃有余;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及时、准确地筛选和调用工程基础数据。(图4)

2.2.6 成本管理

将BIM模型与进度计划数据、价格数据相关联,对每个月、每一周所需的项目成本进行模拟、分析和管理;可快速预测按照当前进度计划安排和价格在整个项目周期内的投资情况(包括计划投资、实际投资、累积投资等),分析阶段和整体投资分布,合理安排资金,降低工程成本。

2.2.7 资源管理

平台可实现对设备材料到货计划管理,设备详细参数信息管理,设备材料状态管理和库存预警;BIM模型中构件二维码的编码规则;平台基于BIM系统提供二维码制作,通过于统一编码规则打印并生成构件二维码图片,实现可追溯管理。

2.3 运营阶段

实现数据化:管廊管线、设施设备、运营维护;智能化:实时监测、视频监控、设备控制。

为实现运营阶段的数据化、智能化,平台分四层架构设计:

数据采集与设备控制层:采集感知传感器实时数据、设备状态信息、视频信息,同时智能设备执行远端平台控制命令;

传输层:在管廊空间部署有线无线一体化组网,将智能网关采集的信息,上传到平台层;

平台层即云平台:数据由云平台处理与分析,包含BIM模型、GIS地图、GPS定位、RS遥感等功能组件;

应用层:部署全景展示、实时监测、设备控制、报警应急、指挥调度、移动巡检、统计分析等应用,满足实际场景需求。

智慧管廊综合管理平台的总体架构图(图5)。

2.3.1 GIS展示

展示管廊全貌、定位管廊信息、沉降监测分析(图6)。

遥感影像展示、周边环境监测(图7)。

2.3.2 BIM展示

基于BIM数据库,展现管廊、管线模型(图8)。

虚拟管廊:身临其境地体验管廊效果和细节(图9)。

通过设施设备BIM模型,查看设备信息、状态(图10)。

2.3.3 综合监控

通过在综合管廊中设置各种传感器,进行多传感器融合集成监测,确保管廊运行安全(图11)。

远程控制灯光、门禁、风机、水泵等(图12)。

通过有线和无线组网方式,在管廊内部、外部、出入口等关键区域部署视频监控系统(图13)。

2.3.4 报警应急

当监测数据超过阈值,系统报警,并将信息推送到负责人,启动应急预案,运营维护人员通过GIS定位,确定附近摄像头,远程查看报警现场(图14)。

2.3.5 设备管理

有序管理空间信息、管线信息、设施设备信息(图15)。

2.3.6 运维管理

对设施设备全生命周期进行有效管理(图16)。

2.3.7 统计分析

将监测信息、基础信息、报警信息、维保信息等,进行统一的分析处理,支撑管理决策(图17)。

2.3.8 移动巡检APP

现场照片、图像现集,自动上传服务器;

语音视频、无线对讲,巡检签到;

报警位置导航、巡检路径后台同步(图18)。

3 总结

2016年10月,南京市江北新区综合管廊二期工程动土开工,智慧管廊建设同步开始。53公里大断面地下综合管廊在全国属大体量建设规模,故实现南京智慧管廊高效安全运营显得无比重要。通过三个月的努力,在上级单位与合作单位的指导帮助下,BIM+3S综合管理平台实施方案已顺利完成并得到相关部门认可。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进一步修改、完善。目前,全国管廊大规模建设帷幕已经拉开,为能给建设智慧管廊摸索中的人们提供一点微不足道思路,特把南京市江北新区综合管廊二期工程智慧化管理平台实施方案呈献给读者。

参考文献:

[1]程善峰.管理之真谛――智慧化管理[J].江苏教育,2006(05).

[2]徐晓婷.制造企业智慧化建设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智慧运营管理范文第3篇

因此,这里不仅成为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的落户地,同时,也吸引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及华为云数据中心项目总部、中国(高通)总部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

依托大数据资源,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积极探索建立绿色数据中心,着力打造中国南方数据中心和全国领先的绿色数据中心基地,目前已建设成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国家大数据发展集聚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国家南方示范中心数据基地和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走出了一条绿色、节能、生态、高效的发展之路。

贵安速度,缔造“第一”

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坐落于贵安新区南部科技新城的青山绿水之间,规划面积约42平方公里。南部科技新城与贵安新区生态新城区、花溪大学城三足鼎立,共同支撑着贵安新区核心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产业布局上,园区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按照“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互动发展”的理念,重点布局电子信息制造、软件服务、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先进制造等产业,逐渐构建起电子商务、数据中心、端产品及配套、智慧城市、软件及服务外包、北斗导航、大数据研发及培训7大产业集群,实现了产业聚集的裂变式发展。

这种裂变式发展,不仅体现在产业集聚规模上,更体现在发展速度上。

在贵安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一个可视化平台已经建立起来。通过这一平台,人们可以随时了解贵安新区城市应急、环境资源、产业项目、经济发展、智能资源、政务大数据、发展愿景等7个方面的实时数据和分析结果。

这个占地1815平方米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已经缔造了无数“贵州第一”――

这里,是贵州省第一个完全基于云架构平台的市州级政府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

第一个全方位接入“云上贵州”省级数据平台的市州级智慧城市云平台;

第一个实现政务数据全汇聚、兼具数据综合处理与成果展示功能的国家级新区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

第一个提供“呼叫云”服务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

而让人惊叹的是,这个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从建设到建成只用了短短30天。“这样的项目建设速度,在电子信息产业园是家常便饭。”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经济发展部部长吴勇介绍。

中国智慧园,生态科技城

近年来,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坚持国际化、生态化、产业高端化原则,按照“新兴产业示范区、IT产业引领区、开放创新前沿区、科技成果孵化区、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绿色环保居住区”的战略目标,结合“基础构建、集群集聚、创新突破”的思路,科学规划引入新区的大数据项目及相关产业,同步带动大学城区域内的教育培训、研发及大数据关联产业发展。

目前,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已有三大电信运营商及富士康、泰豪等40多家企业入驻,投资金额近4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园区生产总值将超过2000亿元,集聚产业工人15万人以上。

智慧运营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字】数字化管理 智慧水务 应用

在水务行业中实施数字化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水务集团在思考的问题,由于智慧水务概念的产生,逐渐将数字化管理实施力度提到了管理转变的日程上。在水务管理中实行数字化管理有利于加强水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智能化,促进水务行业今后的发展。但是如何有效的运用数字化管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天津市污水处理的事件,以这一事件为案例,分析在水务管理中是如何运用数字化管理概念和实际操作的。

一、政策背景

2013年,住房城l建设部下发的通知中提出,确定在北京等多个城市实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随着智慧概念的产生和试点,各行各业都开始重视“智慧”的理念,部分行业已经开始讲智慧理念运行到自身的管理中,而作为城市建设重点的水务行业也正在进行“智慧”的创新改革。污水处理行业是国家新兴战略产业之一,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就对城镇的污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对污水处理重视程度加深,至此在今后几年间我国污水处理厂数量也在逐年递增。随着污水处理厂数量的增加,电子地域分布广泛,集团与各厂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及运营管理水平逐渐出现脱节的现象,在管理中出现的人才短缺以及运营消耗大等这些问题使得集团急切的需要进行集约化管理模式,实现企业资源配置合理,有效提升对于下属单位的管理力度。

二、智慧水务的概念

智慧水务的概念提出主要是指借助水智能系统形成的水务管理模式,在常规的水管理模式上融入信息化管理机制系统,对于水务管理中涉及到的自来水、污水和中水等各种水的处理进行数据一体化管理,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用水的经营管理水平。在“智慧水务”理念的指导下,水务集团内部管理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水务集团内部采取数据采集、传输等传感设备在线检测水务系统的运行状况,并且采用可视化的方式有机整合水务管理部门设施,形成了“水务物联网”。水务集团通过数字化管理将大量的水务信息好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和整合,并且通过网络及时的将信息传递给排水公司,通过各种智能化系统对水系统进行检测,遇到问题能够及时的反馈,对于问题的处理解决都能达到实效性。

三、工程案例

本文主要针对天津污水处理的事件作为一个案例来解析数字化管理在水务集团中应用的作用体现。

(一)系统框架结构。在这个案例中所采用的一个系统框架大致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的设备中包含有各污水处理厂、泵站的在线仪器仪表、生产设备、自控系统等,是物联网框架的基础,利用系统网络数据之间的传递和转换在不影响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进行多种通信接口的转换,从而实现最完善的感知层体系。而网络层就是依靠有线网与互联网之间的融合实现总集团对下属企业、分公司的管理,并将数据信息通过网络即时传达到总部。应用层是基于物联网的污水处理综合运营管理应用体系,但是应用层面是建立在感知层面和网络层面基础上的,首先通过感知层面的对于各种数据进行初步的加工和展示,然后针对超额数据发出预警信号,其次就是通过对生产运行的数据的汇总计算,实现污水处理厂以及集团内部各种图表的运行,方便管理人员对于日常运行情况详细了解。再次就是通过各个运营环节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方便了解整个运营过程和信息,最后就是对这些数据进行各种分析,制定出最佳的决策方案。

(二)实施效果。天津市污水处理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对于污水处理过程中企业的进、产、排三个环节进行实时的跟踪,通过云设备和计算机信息的系统将各环节中的工作状况等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并从中寻求出最佳的处理方案,实现了对污水处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时控制以及精细化管理,达到规范管理、节能减耗、减员增效的目的。建立在物联网科技以及云计算平台之上的城市污水处理综合运营管理成为天津市在处理污水环节中的关键平台,对企业进行数据的收集、整合、处理和传递等都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为企业实现减员增效、节能减耗等方面的目的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不断完善城市污水处理信息化综合管理的解决方案。

(三)效益价值

1、提升水务集团的运营管控能力。在水务集团中建立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运营过程中所有数据的收集、监测、分析和整合处理,为企业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信息依据,在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精细化管理模式,逐渐通过管理水平的提升形成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的管控能力。

2、提升水务集团的决策分析能力。数字化信息管理模式的建立有利于有效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分享,使得水务集团总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最有效、最真实的信息,方便管理层根据提供的信息作出最实际的决策。通过数字化系统提供的具有专业性的数据进行分析管理,协助管理层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

3、建设标准化运营管理体系。建立标准化运营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减少管理成本和运营过程中的维护成本费用,使得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去扩展自身的业务,为企业今后的长期战略化发展以及公司内部信息化管理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目前根据我国水务集团的运营状况进行分析了解到,一些大型的国内水务集团在发展过程中遭遇到了全方位的挑战。在水务企业管理中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的各个运营管理环节,同时也要注重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开展是管理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各行业以及税务生产过程中自动化发展可以看出,今后税务集团依靠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必然性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徐学梅.对水务集团资金管理的浅议[J].经营管理者.

2014(34)

[2]乌市水务集团:水质安全突发事故应急演习[J].给水排水

动态.2008(01)

[3]李忠芳.浅析奥运会期间供水安全管理[J].给水排水动

智慧运营管理范文第5篇

聚焦城市 主打PPP模式

大数据时代,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为支撑,“智慧城市”初现雏形。在国内,“智慧城市”近几年发展强劲。目前,慧球科技已经为全国14个省、近40个城市客户提供了智慧城市建设服务。并和重庆、沈阳等地方政府以及绿地香港、湖南广电、重庆用友等公司签署智慧城市项目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

慧球科技董事长顾国平向《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表示,和其他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不同,慧球科技聚焦城市,主张以PPP模式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以解决长期的、可持续的资金来源。

四大产品打通智慧城市

目前,常见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中存在几大弊端。如各系统单独建设基础设施,各自维护、信息标准不统一,垂直应用相对独立,缺少协作等。

为此,慧球科技推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不仅是城市资源的整合平台,还是集中运营管理的平台。通过对城市各种业务信息、数据、应用界面的整合,建立城市统一的实时运行态势和体征监测系统,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响应效率。

人、应用服务、硬件设施、数据是智慧城市的核心组成环节。“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便是连接这些环节的纽带和桥梁。”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物联网和大数据是智慧城市目标实现的两大关键性技术。慧球科技推出的物联网集中管控中心是安全、通用、可扩展的物联网设备接入及管理平台,通过统一的接入和访问标准,使得该平台可以方便地连接第三方设备、产品和应用程序,使设备接入、数据存储和展现更简洁,有效帮助城市解决设备孤岛问题。在城市大数据方面,慧球科技推出的城市大数据管理平台拥有成熟的大数据技术架构,能全面支撑大数据的3V计算需求。

智慧运营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字】 IaaS PaaS SaaS 智慧园区

一、前言

传统园区建设者对于园区建设只做到九通一平,即基本的水电气、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智能化都由入驻企业自行完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入驻企业、园区管理方的需求,亟需一种能解决传统园区缺乏整体规划、信息重复建设、信息服务薄弱、资源浪费等问题的方案。

智慧园区采用“云”技术架构,通过“云-管-端”的承载方式,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型园区。 感知层采用多种行业终端、家庭终端、个人终端,采集信息;通过园区网将数据信息传送到系统的核心――云平台,在云平成对园区业务的统一管理、统一处理、统一存储,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园区智能化管理。在云平台上运行丰富的云应用,满足不同的行业需求。

智慧园区产业属于综合集成方案项目,包括基础通信网络建设,软件中间件,应用APP,感知终端等各个模块系统的有机集成,项目前期资金投入相对较大,主要投入基础网络建设,中间件,感知终端。建议可以分期建设,逐步投资,根据园区的规划,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决定建设的范围 。智慧园区一旦建设完毕,对园区内企业的经济发展,以及招商引资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智慧园区建设内容

信息化未来的最大价值在于使资源的供应方和需求方通过网络云服务平系在一起,这些资源包括传统的自然资源、社会人文资源、各行各业的工业企业资源和信息资源。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以云计算、物联网、运营支撑三大技术平台为基础,能够快速、方便地创建各类云应用和物联网的应用,并且云应用和物联网应用的各个系统能够互通互联,各个系统达到有机的结合, 面向园区基础建设提供新一代绿色云计算数据中心及宽带承载、接入和室内覆盖网络,为园区打造基础网络平台,提供无缝数据接入。通过园区服务平台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各项服务业务应用。通过园区管理平台为园区运营管理单位提供各项运营管理业务应用。

三、智慧园区建设方案

3.1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基础云平台

对于数据中心的建设,云计算是多种概念和技术并行发展,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多层次,多模式,多维度的复合概念,不同的企业应用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云计算技术来构建。云计算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还能大幅度提高应用程序从设计开发到业务部署的速度,并有助于加快创新步伐,创造更大的业务成效。

针对智慧园区建设方案的分析, 应该从面向云服务和云计算的角度出发,搭建具有先进性的方案架构。 首先我们需要建设的是面向服务的、具有可扩展性,是一个弹性的框架的共享的云平台。

智慧园区信息化云服务平台架构主要由五个层次组成,分别是 IaaS 层,PaaS层,SaaS 层,运营管理层和用户层,如图1智慧园区云服务平台架构图所示。

IaaS 层IaaS 层将硬件设备等基础资源封装成服务供用户使用,在 IaaS 环境中,用户相当于在使用裸机和磁盘,既可以让它运行 Windows,也可以让它运行 Linux,因而几乎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IaaS 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允许用户动态申请或释放节点,按使用量计费。运行 IaaS 的服务器规模达到几十万台之多,用户因而可以认为能够申请的资源几乎是无限的。同时, IaaS 是由公众共享的,因而具有更高的资源使用效率。

PaaS 层对资源的抽象层次更进一步,它提供用户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PaaS自身负责资源的动态扩展和容错管理,用户应用程序不必过多考虑节点间的配合问题。SaaS 层的针对性更强,它将某些特定应用软件功能封装成服务,比如提供在线客户关系管理 CRM(Cli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服务或者 OA 服务等。SaaS 更面向园区企业,为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软件服务,使园区企业真正实现“拎包入住”。

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既可以对底层架构的深入管理和运维,也提供如呼叫中心,体验中心,培训中心,控制中心等面向最终用户的服务,是连接用户与数据中心的桥梁。

云服务平台可满足入住企业不同的功能需求,通过 IaaS层可提供计算,网络以及存储的资源租赁服务,也可提供数据的管理,同步,备份等数据服务。在

PaaS 层,可提供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用户可在 PaaS层进行开发和测试。用户也可通过 SaaS 层的软件服务进行企业的运营与管理。

3.2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总体架构

在基于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基础云平台的基础上吗,智慧的园区解决方案总体架构可以从五个纬度进行定义,第一纬度就是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基础云平台,包括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中间件,运营管理平台,园区综合服务门户等;第二纬度为园区网络服务商,也即是园区无处不在的网络;第三个维度是物联网体系,包括了终端服务、应用服务、定制业务等模块,集成了运营支撑、网络接入等模块,对外提供了管理门户和应用使用门户,第四个维度是运营支撑平台,包括IT资源的监控、资源的管理、运营管理、IT运维管理、业务运营门户等多个部分。该平台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业务运营、主机托管、业务等多种应用的运维和计费等工作,使园区的管理方从园区建设中获益,从而达到企业和园区管理方的双赢。第五个维度就是园区安全和运营管理体系,这个属于园区建设和园区战略思路方面内容,不在此文中描述。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架构各个维度并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通过各个硬软件平台可以迅速地创建各类融合云计算和物联网的综合应用,满足园区企业的各类ICT方面的业务需求,从而提高园区内企业的产业竞争力。具体架构图如图3所示。

四、结束语

本文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从基础云平台、总体架构和网络结构三个方面来阐述,部署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利用各种智能化、信息化应用帮助园区产业实现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及运营方式的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实现转型升级。

智慧运营管理范文第7篇

城市智慧建设的背后

智慧城市概念急剧升温,与中国当前的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一方面,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超过50%,伴之而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看病难等“城市病”日渐突出,这对城市在精细化管理和统筹规划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智慧城市是将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最佳形式,这使得智慧城市理念备受地方政府青睐。智慧城市代表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但是,在全国数百个已启动智慧城市规划的城市中,在部门各自为政,项目一哄而上,争抢智慧城市的市场蛋糕时,最需要做的,其实是对这股建设热潮的冷思考。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摸索中,各地普遍存在六大挑战:

1、 一次性投资效益。许多城市采用示范带动模式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为示范项目投入的大额资金,但由于缺乏持续资金投入计划与管理支撑,难以实现长效应用;

2、 自下而上的建设模式。各城市的市政府规划、各委办局投资建设的模式直接导致对于智慧城市整体规划中子模块的认知完全取决于各委办局对智慧城市的认知水平,建设水平参差,难以承接整个规划的高度。这种建设模式缺乏整体及前瞻性的考虑,对于后期各委办局系统间的衔接、应用的整合极其不利;

3、 规划的完整性。许多智慧城市规划缺乏具有前瞻性的可实施目标。需采用管理职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配套的方案设计,才能达到最佳的整体效果;

4、 协同标准化。各委办局承接的项目涉及到各行各业,存在标准化与开放协同的问题。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可实施的端到端的标准参考架构,同时需要考虑面向未来应用聚合的演进;

5、 运营的可持续性。整个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应是可运营、可管理的;

6、 垂直式应用模式。当前孤岛式应用带来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在面向未来的模式中,应逐步将垂直式的应用以以互联赋能的理念进行应用整合,实现整体与应用联动的全局布局。

智慧城市是一个长期目标,其建设是一个信息技术与各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作用的过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变化使“智慧城市”在技术、平台选择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未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智慧城市等各种新兴技术,将完全改变各种应用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成熟、应用深化,城市发展将从技术驱动转向需求驱动,将是全面的战略挑战。中国城市进入目前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要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增长,必须关注经济发展对社会负荷带来的刚性约束,“智慧城市”建设就是要做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譬如解决城市安全、城市污染监控等难题,关注改善教育、医疗、养老均等化服务,应对这些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课题,真正提升中国城市现代化水平。

“智慧城市”建设之道

智慧城市的核心理念,是用人的智慧和科学技术的智慧规划和管理城市,智慧地配置城市资源。其终极目的,是以信息化的方式解决民众关心的问题,让百姓共享改革成果。智慧的呈现,更应是对以人为核心的城市整体运行方式的持续变革,为公众提供更智慧、更人性化的服务。

作为国内知名ICT企业,大唐电信结合自身多年在智慧城市领域研究和实践推广经验,致力于解决城市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基于城市智慧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对于可预期的困难,大唐在摸索中采用创新的方法解决:

1、要通过完善的规划和实施计划驱动智慧城市建设整体发展;

2、信息的按需可达是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

3、信息的整合联动是城市能否实现智慧化管理的重要前提;

4、精准管理和行为优化是城市智慧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对于各地方智慧城市建设,大唐电信给予的建议是:以前瞻性的战略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在可控的模式下实现自上而下的建设管控,并考虑全局应用架构的有效规划,辅以管理职能、运营职能的对应升级。同时,大唐电信在与国内多个地方政府着手规划、建设“智慧城市”项目的城市管理、平安城市、智慧消防、智慧旅游、智慧养老、数字城管、智慧商务区、智慧教育等取得成功经验,并在我国西南部地区创造了中国智慧城市领域的第一,基于完整的智慧城市一体化分布式智能架构设计实践落地了城市运营管理中心(COC)系统。系统实现了城市运行信息整合与综合展现——整合各业务系统和部门提供的数据,面向政府部门主要领导,采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展现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等领域的关键信息,从而使各级领导能够随时、随地、及时、便捷的掌握所需的城市运行相关的各项信息;实现了城市运营管理工作智能协同——采用多种先进的系统集成手段,支撑跨部门、跨应用系统的智能协同,建立快速、高效的联动机制,实现智慧处理;实现了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决策支持——建立城市运营管理分析决策模型,对城市运行各类历史数据全面整合分析,挖掘城市运营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内在规律,为城市运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智慧运营管理范文第8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将城市的改革发展与城市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进行了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与信息化手段,率先提出了全新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六个一”理念,即一个开放的体系架构、一张天地一体化的城市信息服务栅格网、一个通用功能平台、一个数据体系、一个高效的运行指挥中心和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其中,统一的标准体系、通用功能平台和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是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的关键所在。

制定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

“对于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建立全新的标准体系和规范。以前我国发展信息化,不同系统之间仍然是隔离的,数据和信息并不能融合处理,因此新型智慧城市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通过统一的标准化体系,将数据进行整合。”中国电科公司董事长熊群力说。

标准规范是新型智慧城市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核心保证。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电科率先与深圳、福州、嘉兴等首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开展战略合作,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制定形成指导新型智慧城市的统一标准。

该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中国电科从全局角度,自上而下对体制机制变革和系统体系建设进行统筹考虑,着重开展了基础理论、技术研究、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网络和信息安全等工作,并就此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愿景、总体架构建设重点和计划进度等。

此外,该标准还能够结合不同试点城市的发展特色,有针对性地提出民生服务、城市治理、创新经济、低碳绿色、通用功能、公用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项目规划和实施路径。

建设一个通用功能平台

全国各地快速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系列共性问题不断暴露:城市资源缺乏有效利用;城市运行数据过于分散、独立;城市服务无法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综合业务协调处理;城市业务应用难以互联互通操作;城市运营安全生态脆弱等等。

为解决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中国电科提出了构建一个以数据的开放共享和融合利用为核心,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数据融合、网络安全等技术,将城市应用的共性能力集成到一起,做到信息共享、开放、安全的通用功能平台。

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郑爱民介绍,通用功能平台由城市数据资源、核心服务、数据服务和通用业务服务组成,着力于解决以下实际问题:

针对城市资源的使用不能统一进行管理和监控的问题,平台通过异构资源适配实现在线的资源监管和安全监管,并及时应对系统的动态演化;

针对城市信息孤岛情况严重的问题,平台提供城市数据采集、综合处理、关联分析,形成基于融合数据进行城市治理决策和提升综合业务处理的能力;

针对城市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综合业务处理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平台从底层机制上打破系统边界,让区县、部门、机构和人员之间的信息互通、流程互联和功能互操作;

针对城市信息运行安全的问题,平台提供面向网络空间实体行为全域覆盖、全程监管的安全服务,建立从设备安全、网络安全、云安全、应用安全、大数据安全为一体的体系化安全能力。

据了解,通用功能平台一旦建成,能够汇聚城市资源进行统一配置管理,通过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形成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综合业务信息和业务处理流程。

建立一个城市运营管理中心

目前,国内城市的行政部门在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并且取得了很多成绩,然而也存在明显短板,突出表现在海量数据信息整合不充分、缺乏开放和共享平台、价值挖掘不够深入等方面。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承载了越来越多的资源和社会、经济活动,城市运行的方方面面相互耦合越来越紧密。”中国电科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陈沁表示,传统的按照细分业务领域对城市进行管理的模式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中国电科通过建立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从城市状态实时监测、城市异常智能预警、关键问题智慧决策、重大事件协同处置、事件深度学习、预警和决策模型自动训练这六方面,实现以数据和认知驱动的城市运营管理新模式。

该中心的目标定位为城市数据汇聚融合和价值发掘的数据运营中心,以及各类城市事件跨部门协同处置的业务运营中心。重点做好城市运行展现与监测预警、协同处理与联动指挥、运行仿真与统筹规划、数据开放与信息服务、网络空间综合治理等五大业务,实现城市日常治理、公共服务、应急处置和发展筹划等业务的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可预测、可量化评估与持续优化。

更为关键的是,数据运营中心建成后,可以随时观察掌握实际状况,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及时自动预警,像大脑指挥手脚一样灵活快速地指挥调度各个业务部门,高效科学地完成各种事件的处置,充分保障城市健康运行,全面提升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上一篇:气象灾害防治范文 下一篇:医学教育培训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