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发展规划的思考和实践

时间:2022-10-24 05:52:51

中学发展规划的思考和实践

学校发展规划是近年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改进学校管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技术方法。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育环境的变化,为了适应社会需要,许多学校通过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为学校搭建了一个转变管理思想、凝聚各方共识、分析诊断学校存在问题、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有效平台。本文就制定中学发展规划的思想认识问题谈一点实践体会。

一、相互协调,适度超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学校发展

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有着“合理需求”的规划,规划本身应是对区域发展需求、教育改革需求、教师学生成长需求及学校自身发展需求的积极表达。因此。在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过程中,不仅要分析学校自身办学条件和内部需求,更要充分分析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使学校的发展规划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一要创新办学模式。正确处理教育均衡化与学校自身发展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校低水平的平均主义。而是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尽可能地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尽可能地把教育水平低的地区、学校扶上去。

达标校在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应遵循教育规律,不宜盲目扩大办学规模,这就必须创新办学模式才能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纵观各地的改革发展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大多以优质校拓展为主要手段。拓展不是简单地扩大招生规模。而是优质校参与跨属地、多层次、多形式、多主体的办学,通过撤并、联合、挂靠、托管、分解、转轨等方式实现优质学校的外延拓展,丰富本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主要的拓展模式可以是“优质校+分校(异地分解,优质校办分校)”、“优质校+民校”(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多主体办学)、“优质校+弱校”(合并、托管、挂靠)、“优质校+职校”(联合办学、普高转轨)。这四种模式都具有良好的办学基础和投资基础,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多种模式办学还将促进师资、设备、场地和教学信息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这几年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在强调教育资源共享。但收获甚微,其原因就在于各个教育机构是相互独立的,缺乏资源共享机制。上述四种模式使校与校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隶属关系。于是它们内部的资源共享就成为可能。在多元办学基础上,政府不甩包袱,投入力度不减,扶持政策不变,这样可以防止把优质学校拖垮。

二要提升内涵。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学校其发展规划主要在于提升内涵。要从重建设、重扩张的发展规划向重内涵、重特色的方向转变。根据中学当前的主要任务和现状,提升内涵主要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提升校园文化内涵。以学校文化建设统领学校的管理行为。在学校精神培育、管理制度、队伍建设、学生教育和校风、教风、学风上统筹规划,建设研究型队伍、培养创新式学生,营造学习型校园;二要提升德育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拓宽德育途径,构建新型德育工作体系;三要加快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的有效融合,建立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二、科学定位。实事求是地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程度的定位。指的是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的锁定。学校发展定位既有前瞻性问题,也有操作性问题。

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里办学的,学校所在区域的人文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既对学校育人提出相应要求,也会影响学校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而每一所学校。在自己以往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传统和优势,也都有自己的缺陷和劣势。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特别是对学校中长期目标的锁定。虽然是指向学校未来,但却牢牢地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必须对影响学校长远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审时度势、不好高骛远。

同一类型的学校,由于各方面的条件不同,应该有不同的发展定位。例如老牌中学,可冲刺成为部级示范校乃至全国名校,而大部分县(市)的达标中学,可追求全市优秀学校和全省知名学校的发展目标。以上两类学校都具有较好的办学基础,定位高的发展目标,对于推动全省教育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至于乡镇中学和非达标中学,则要实事求是面对城市化和城乡差异性的现实情况正确定位。曾经有过个别学校。由于对社会变化和自身实力缺乏正确判断,在规划中定位过高,结果负债累累,生源流失,校舍闲置,教学质量每况愈下,至使一所本可以正常发展的学校陷入被动局面。实践证明,这部分普通中学,如果不盲目扩大规模。能因地制宜走特色办学的路子,同样可以得到很好地发展。与此同时,一些条件一般的普通高中的发展定位为综合性高中,在高三或高中后实施职业技术教育。这种基于普高的职教化定位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发展规律的,可谓是中学发展规划的一种有益探求。

三、探索新型办学模式的实践和体会

福鼎市地处海西东北翼最前沿。与浙江省仅一山之隔。福鼎与浙南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向来是闽越文化交融之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许多新思维、新政策、新方式直接影响了福鼎。福鼎日益兴旺的各行业迎来了一批批有识之士。促进了多种文化的交流。

多种文化交融必然产生许多新思想同时也震撼了传统观念。1999年,福鼎一中停止初一招生,实行初、高中分离,福鼎丧失了最具影响力的初中优质教育资源。结果在1999年和2000年的两年间,约有四至五百个中小学生远赴浙江等地民办学校求学,十几辆崭新的大巴接送这些学生,穿梭在浙南与福鼎两地。这件事震动福鼎上下,政府惊呼:每年有千万元资金流出福鼎。民众惊讶:原来可以这样办学。于是到2003年底,福鼎调动社会力量创办了23所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和民办职业中专学校。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福鼎一中开始审视初高中分离的利与弊,积极探索满足社会需求的新路子。进入21世纪,福鼎一中在发展规划中大胆探索:第一步是在2000年创建省一级达标校,力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第二步是在2001年兼并薄弱初中“福鼎十九中”,创立了“优质校+薄弱初中”办学模式:第三步是在2003年兴办私立完中太姥山中学,创立了“优质校+民办校”办学模式:第四步是在2005年立项建设新校区,努力践行“优质校+新校”的办学模式。

创建福建省一级达标校缩小了与优秀学校的差距,在优化管理、建设队伍、提升质量和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有了进展,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1年8月28日,福鼎一中在福鼎市政府和宁德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兼并了薄弱初中原“福鼎市十九中”。两校法定代表人统一、人事管理统一、经费管理统一、重要制度统一、重大活动统一。初中部设立专门的管理班子,相对独立

自主地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我们花了两年时间,基本完成了初中部人员调整、教师培训、制度重建和校风整顿等工作任务,实现了两校资源共享。现在这所初中已发展成为拥有1653个学生的中等规模学校。近三年,福鼎一中初中部中考成绩喜人,在福鼎市实现了三连冠。 “优质校+弱校”的办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所薄弱校被达标校兼并四年后成为新的优质教育资源。

2003年,福鼎迎来了初中毕业人数的高峰期。政府面临着巨大的高中招生压力,为此市长办公会议决定一中西扩50亩,然而三千五百万元扩建资金却无从着落。为减轻政府负担,福鼎一中积极进行办学体制改革。兴办非盈利私立完中“福鼎市太姥山中学”。福鼎市太姥山中学在理事会领导下独立办学。2007年秋季。太姥山中学已经形成初中三个年级共有学生1185人,高中三个年级共有学生607人的办学规模,学校运用民办学校灵活的管理机制实施较为严格和有效的管理。在全社会赢得广泛赞誉。福鼎市正孕育着一所新的优质学校,并且福鼎一中也多了一块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验田”。

2005年5月,福鼎一中新校区建设项目启动之后。得到全社会的广泛支持。但2006年8月的超强台风“桑美”使福鼎经济遭受重创,大大削弱了政府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资能力。面对现实。耗费巨资的福鼎一中新校区建设项目由宁德市重点建设项目调整为福鼎市预备重点项目,暂停实施。

在发展的道路上,福鼎一中步履蹒跚地前进,她的每一项发展规划,均始于社会责任。福鼎是一个教育弱市,人口多,基础差,福鼎市高考人数曾经是另一个市的零头。过去的大县小教育影响了福鼎经济发展。作为当地条件较好的一中,我们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负有责任。我们认真分析当前的形势变化,关注“民声”,以消除入学矛盾促进和谐为己任。于是。 “服务社会,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并把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优秀人才资源”成为福鼎一中办学宗旨。福鼎一中每一项发展还得益于统筹与协调,在探求多种形式办学新路子的时候,在学校事业向外延拓展过程中,福鼎一中发展规划既保持适宜规模,更注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学校发展规划以追求学校发展为核心。这种发展不但是适应需求的发展。而且是适应环境的发展。既要拓展外延的发展,更要提升内涵的发展。只有扬长避短、改革创新,才能完成科学规划,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上一篇:对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中速写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多媒体与英语教学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