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

时间:2022-10-24 03:12:24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

摘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重中之重。通过对经典产业理论的梳理,结合中国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建议。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西部地区;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4-6191-06

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历史表明,城乡一体化是协调三次产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提升一国经济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2013年中国“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缩小日益扩大的城乡二元社会的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成为破解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芒福德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1]。目前,提升中国经济整体发展速度最大的障碍在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而西部地区又是城乡二元经济发展最为典型的地区,怎样在促进“四化同步”的过程中促使西部地区农业走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道路,构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这既是弥合西部地区城乡二元差距的需要,又是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破解提升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质量困局的需要。为此,探讨在城乡一体化的视角下中国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

1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现状及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西部地区因受地域自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土资源等诸多因素影响,农业发展极为缓慢、种养方式单一、经营模式简单、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缺乏规模经济实现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土资源涵养差、地形地貌特殊,农业耕种以传统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发展方式单一。耕地大多为山地、林地、坡地、旱地且中低产田居多,适合传统劳动密集型耕作方式。受自然条件影响西部地区农业不仅产量低、耕作难度大,且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经营方式过于分散,产业化发展程度偏低。

2)受农业“推力效应”和人地矛盾影响,西部区域农业劳动力资源老龄化程度偏高、文化素质偏低、开拓精神不足,新的生产资源要素难以进入。大多青壮年劳动力由于受城镇“拉力效应”影响,已经在事实上脱离了农业生产领域。劳动力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使得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变得异常艰难,进而制约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

3)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失调,农业种养以量取胜、模式传统,品牌意识较差,受市场外部性影响较大,盲目效仿和跟风现象严重,抗风险能力较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农产品多为初级原材料,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农业领域虽然兼业化发展迅速,但经济效益普遍偏低,助推农民增收能力较差,难以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积累原始资本。

4)区域农资金融市场尚未形成,农业投入严重不足且资本形成能力较差,这些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涉农金融市场仍处于较封闭的垄断状态,开放性和竞争性较差,对农业支撑能力较弱。国有商业银行比重偏大,寻租行为使大量支农资金回流城市和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供给严重不足。加上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农产品有效需求难以形成,实现农业产业化而缺乏必要的市场需求和相应的财力支持。

5)西部地区农业耕作方式极为传统,技术变化非常微弱。2010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52%,科技贡献首次超过了土地、劳动力及物质投入要素的贡献份额。但西部地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35%左右[2],这种传统劳动密集型的耕作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格局,更难以构建起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 城乡一体化与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系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实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乡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差距逐步缩小,差距急剧扩大到统筹协调、逐步弥合差距的发展过程[3]。城乡之间二元差距最为显著的表现在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图1),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从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由于户籍制度等二元制度引起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随着这一差距的逐步扩大,它愈来愈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党的十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宏伟而远大,但是若没有农村的小康和农民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将永远难以实现。为此,加快消解“三农”问题、弥合城乡二元差距,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西部地区作为中国“三农“问题的“重灾区”,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地域。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的难点在农村发展,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核心在农业产业化。目前,西部地区农民除有限的家庭耕地外,基本上没有形成规模的村域产业可供就业选择,小型零散的兼业化方式难以真正起到为农民增收的助力作用。农民收入难以提高,农村面貌就很难改善,农业的“推力效应”就难以消除,农业生产的发展就难以为继,城乡二元差距就无法消除。为此,借鉴20世纪60~70年代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围绕城市化、产业化、制度化三大动力措施,通过一系列建设发展,逐步走上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的经验[4](如图2)。西部地区要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必须要在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上下功夫,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3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供借鉴的经典理论

产业是经济活动的载体,从经济学角度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实质上就是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布局,深化产业关联度,壮大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重新配置城乡资源,理顺城乡生产资源要素流通渠道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将各种分散的农业资源要素逐步集中,使其发挥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针对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以下的经典理论可资借鉴。

3.1 产业聚集理论

产业聚集理论是一种重要的产业发展理论,由于研究背景及研究视角差异,其定义不尽相同。综合来看,产业聚集(Industrial cluster)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在经济地理学上产业聚集表现为产业在空间上集中,以实现聚集效益的一种现象。处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或机构,由于彼此间存在共性和互补性等特性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相对集中且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现象。这些产业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存在竞合关系,表现为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通过相互间溢出效应,使技术、信息、人才、政策和相关产业要素达到充分共享、使聚集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提升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5]。

3.2 “一村一品”理论[6]

“一村一品”运动发源于日本。其实质是一种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根据一定区域资源禀赋和特色,以行政区域和地方特色产品为基础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使优势不明显的村域加快培育出主导产业,使拥有主导产业的村域尽快将产业规模做得更大、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这里的“村”,是一个区域概念,可能是一个村,也可能是一个乡镇或者是一个县。该理论强调每个区域至少要有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围绕这一产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形成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区域农业发展增长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3.3 城市工业影响农业发展假说

城市工业影响理论来源于杜能(J.H.Thunen)的农业区位理论。他通过分析农产品运输成本与利润的关系,发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征,而且更依赖于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取决于它到农产品消费地的距离。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在一般经济发展结构转变模型和传统土地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工业影响农业发展假说”。他认为:经济发展发生在特定的区位中心,这些区位中心主要是工业城市,现有的经济组织在经济发展特殊中心运行得最好,它也在那些位于城市中心周围的有利于农业的地区运行得最好。城市工业发展较快区域的要素和产品市场比尚未转变到工业阶段的地区更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城市工业影响农业发展假说对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对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意义不大。

3.4 资源开发理论

资源开发理论是最早形成的一种农业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开发自然资源是农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增加耕地和牧场是扩大农业生产的主要途径。早期农业生产受生产力水平限制,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依靠外延式方法来进行,即依靠耕地面积的扩大来实现增收目标。然而农业受自然资源禀赋的制约最为严重,加上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导致随着农业开发的扩大和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开发而实现农业乃至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已经被普遍认为不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并被世界各国所摒弃。为此,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认为,以资源开发模型为基础的农业增长在长期内是不可持续的。而要实现农业的持续增长,必须从单纯的资源开发模式中解脱出来,注重资源保持型或增进型技术的开发,用现代工业投入品替代自然土壤肥力,并着力开发新的作物品种。

总体来看,上述几种经典理论虽各有侧重,但就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而言,它们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应该从产业聚集理论入手,整合区域现有农业生产资源;以“一村一品”运动为借鉴,凸显区域发展特色;以城市工业影响农业发展假说为指导,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融入区域“四化”发展之中,加快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和重新配置。同时借鉴资源开发理论重新界定西部地区生产要素供给现状,为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寻求新的途径和源泉。

4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路径

借鉴经典理论,结合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区域农业资源禀赋来看,西部地区农业发展中蕴含着诸多产业内涵,形态各异且规模不等。由于产业内涵差异较大导致产业规模普遍狭小,大多处于有资源无产业、有产品无市场或者有需求无供给状态,这些因素进一步制约了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动态演进。为此,探索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4.1 整合农业资源,选准主导产业,借助专业组织向规模型、产业化过渡

西部地区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是由零散型、兼业化向规模型、产业化过渡,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西部地区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就必须以产业聚集理论为指导,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契机,整合区域农业资源,借助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力量,加快区域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发展。

4.1.1 整合区域优势资源,走农业生产专业化道路 目前制约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各种农业资源要素分属不同的所有者,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蕴藏着丰富的光、热、水、土、石、林、牧、渔、矿产等资源,但由于所有权的归属不同,各种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效益均极为低下。应该按照产业集群理论的相关原理,消除区域内制约产业间调整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各种体制性和制度,最大限度释放各种农业生产资源的潜力。结合区域农业资源要素丰裕程度制定区域农业产业政策,充分利用区域内各种资源优势,按照“资源利用集约化、生产经营专业化、农业组织创新化和产品供给社会化”的要求,整合区域优势资源,走农业生产专业化道路,借助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产品和生产资源要素的社会化供需,打破专业生产的内部不经济状态,逐步以资源优势、政策扶持、产业经营、规模发展来引导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由作坊型、零散型、兼业化向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过渡。

4.1.2 培养潜在优势产业 一般而言,在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主导产业以大农业、矿产采掘业、手工业等为主。进入产业聚集发展阶段后,主导产业演变为矿业、农副产品加工和纺织业等一般技术的产业,并开始产生为这些产业服务的较复杂技术的制造业等配套产业。西部地区目前已经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工农业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具备了产业聚集的所有条件。为此,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应该遵循产业结构发展演进规律,结合区域资源禀赋现状,找准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进行融资、技术、人力资源等政策方面的倾斜,加快发展的扶持力度。根据要素禀赋和市场需求,选择区外市场需求潜力大,本区域又有资源要素优势的农业产业作为潜在优势产业培养,给予其必要的扶持。这里要注意分析区域外市场需求趋势,对本区域农业资源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必要时可以采取吸引区域外要素的方式,弥补本区域在少数要素方面的不足,创造条件发展优势农副产业。在培育主导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自主作用,让其自主地选择产业发展方向和产品,寻求在更深层次上开展专业化生产,从改善其发展环境入手,增强其发展竞争力,从而使所选择的主导产业能够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4.2 依托资源禀赋,突出特色产业,引导区域农业资源实现产业化转型

农业生产密切依赖区域自然资源和环境,西部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农业自然资源千差万别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西部地区各地通过继承性变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模式,这种农业发展的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比其他产业更为困难,因为区域自然条件制约着农业产业化转变的可能性和转变程度。

4.2.1 加快引导区域农业产业化转型 广袤的西部地区农村,农业自然资源蕴藏丰富且种类众多,诸如毛竹、中药材、茶叶、棉花、毛皮、木材、绿色农林产品等资源不仅丰裕而且存量较多。但由于交通设施、信息通达度、品牌化程度、市场化意识、外观设计、精深加工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导致现有农业生产资源要素只能以初级产品的形式进入消费市场,不仅销路难以打开,滞销严重,而且附加值不高,难以形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实现农业富余生产资源的产业化转型。因此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农村应该加快引导区域农业现有资源要素的产业化转型,做大做强现有的原材料生产和加工基地,向产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并适当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扶持,使其尽快成为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转型的孵化器。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要按照农时安排的忙闲程度组织农民依托区域特色农业资源进行各种形式的家庭农户经营,并逐步走向专业合作进而发展壮大,在农业资源产业化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化经营、集约化利用,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促使农民依靠地域资源加快共同富裕步伐。

4.2.2 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善于利用区域自然资源特色,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变资源要素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引导区域产业的发展壮大。西部地区丰富的绿色农副产品、独具特色的山水资源都受到当下都市人的喜爱。为此,西部地区应该大力发展绿色农副产业,诸如绿色木竹制品、绿色食品、绿色果业、绿色家禽家畜、绿色中药材、绿色采编业、编织业、无公害种植等产业,充分利用地域自然气候、优质山水资源、无污染土壤和生态环境发展既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又具有较高产业附加值的各种农副产业,使其成为地域特色产业,既顺应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又实现了西部地区农业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结合绿色农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把休闲农业、绿色旅游、休闲农家乐、山水游等农业旅游资源作为区域新的旅游资源产品进行开发和整合,对现有涉农旅游产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品牌化包装、规模化调整、产业化发展,进一步进行质量管理监控,促使西部地区农业资源要素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向多元化、链条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转型。

4.3 重置产业布局,融入区域“四化”,在城乡一体化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城乡一体化作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其实质就是要把乡村纳入城镇化发展的轨道,在产业上实现城乡互为消费市场,延长城乡之间的产业链条。

4.3.1 依据“城市工业影响农业发展假说”理论,结合供需理论,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应该适时调整和重置产业布局,拓展区域范围内城乡两个市场,把区域正在崛起的建制镇、中心城镇、卫星城作为农产品消费的市场,加快创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需求、开辟新市场、制造新商机。要站在“四化”同步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因为农业本身具有为工业提供原材料、为城镇居民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为信息化提供广阔市场的功能,所以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在四化同步的基础上调整产业布局。围绕城镇居民需求,开发新的就业渠道或者从业机会,加快区域农业优势资源推介,为城镇商品市场带来新的生产和营销思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置产业布局,开发新的农业生产要素,延伸农业生产链条,又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使城乡产业结构在“拉长”和“提升”的动态交织中实现产业结构一体化,通过产业链的“拉长”与“提升”使乡村产业的功能日益多样化与复杂化,并不断实现乡村产业的高级化与综合化,进而在城乡发展中实现互惠互利的多赢局面。

4.3.2 乡村和城镇本来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两种非均质地域经济空间,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就是要在区域城镇化发展中加快乡村农业产业化步伐,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乡村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中为区域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足的生活消费品、劳动力资源、资金积累以及城镇生活必需的农副产品等。同时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也可以为区域工业化提供工业原材料、资金积累和工业品消费市场,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而也促进了区域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升了区域城镇化质量,加速了区域信息化的需求,拓展了区域信息化的城乡市场。在融入区域“四化”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的各种资源要素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区域“四化”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外部市场,处于建制镇、中心城镇、卫星城近郊的农业发展因为具有便捷的交通距离和条件及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使其农业产业化发展围绕城镇生产生活的需求迅速由点状生产加工向链条化方向过渡。在“四化”同步、城与乡的交织中既延伸了农业的产业化链条,又提升了区域“四化”发展水平。

4.4 挖掘区域潜力,引入新生产要素,加快城乡涉农生产要素规范、合理流通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西部地区农业早已脱离了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简单扩张取得经济效益的初级阶段,各种生产要素利用已经基本趋于饱和。因此,西部地区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就必须通过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实现各种涉农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规范、合理流通,通过区域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进一步取得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4.1 针对西部地区区域内涉农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产量、储量等进行调查和统计的结果,摸清农业生产要素现状并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有效配置、持续利用,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明确权责归属,受益对象,使其具备能够在城乡两个市场上充分、合理、规范流通的资质。扩大对西部地区农业基本生产要素认识和界定范围,把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山、水、林、田、路、光、热、土、石都纳入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供选择和开发的生产资源中来,扩大对西部地区已有资源潜力的开发,使其成为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生产要素基础,依靠西部地区这些固有的基础资源使农业产业化发展焕发新的活力。挖掘区域农业资源潜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农业资源挖掘、整合、开发、经营,加快转变现有农业发展方式,坚持走精品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之路,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获得规模效益和整体效益,并不断促使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农用工业品等农业基本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实现充分流动。

4.4.2 舒尔茨认为,要改造传统农业,关键是要引进新的生产要素。西部地区农业现有生产要素的配置已接近饱和状态,如果没有新的生产要素引入,很难使其再焕发新的活力。为此,西部地区要实现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除了挖掘区域现有农业生产要素的潜力外,还要引进目前已经出现的新的农业生产要素,比如良种培育改进技术、农产品转化增值技术、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原子能应用技术、遥感技术和微电脑应用技术等,还有一些替代化学物质的新型生物性农兽药、动植物营养物质和调节生长发育物质,新型长效复合专用、易释、多效的肥料,精细节水和微灌节能技术,如滴灌、微灌、喷灌技术。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积极推进适度规模基础之上的适用型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此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能力,优化各种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结合方式,进一步突破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资源供给的条件限制。通过工业新技术和新的生产要素的引入,拓宽了工业技术需求和工业品市场,又进一步为城镇生活发展提供更多的农业生产生活资料,也加快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通。

5 结论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下消解中国城乡社会二元差距的社会共识。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影响着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更对西部地区走“四化”同步发展道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探讨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指导性。

参考文献:

[1]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倪文彦,宋峻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 夏清明.西部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2005⑶:103-105.

[3] 赵国锋,丁照勇.国外城乡一体化经验对中国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1⑵:55-59.

[4] 张道政,周小彤. 城乡一体化的模式、动力和路径――兼及江苏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J].唯实,2010⑸:65-71.

[5] 常春勤.城乡一体化视角的农村产业发展思路[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1):2900-2902.

[6] 杨亚伟,苗永春,黄玉南,等.“一村一品”与江苏农业产业化比照浅析[J].江苏农村经济,2008⑷:53-54.

上一篇: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下一篇:口腔修复不同材料的摩擦性能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