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组织文化建设论文

时间:2022-10-24 08:37:24

农村社会组织文化建设论文

目前,农村社会组织发展有着足够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展势头理应不错,但事实上远不及人们期望的那样。尽管各地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面临的许多问题是相似的,笔者认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缓慢、作用受限,其主要原因是组织自身建设不够,尤其是组织文化建设的缺乏与滞后是症结所在。

一、组织文化建设的价值功能

关于“文化”,于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主要意思是指人类创造的东西。于我国,最早见于古籍《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但是,我国古代的“文化”主要是指文治教化的意思,与现在所说的“文化”含义不同。关于“文化”的含义,笔者更接受1982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世界文化大会发表的《墨西哥宣言》中对文化含义的描述:“文化是体现出一个社会或一个社会群体特点的那些精神的、物质的、理智的和感情的特征的完整复合体。文化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学,而且包括生活方式、基本人权、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也就是说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文化是共有的,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可以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即通过文化塑造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将组织精神和价值观目标化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行为来凝聚组织的精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不仅是不同知识的混合,还包含对行为标准的价值判定,行为标准(社会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被用来解决交换问题。在所有的社会里,都有一种非正式的框架构建人类的相互作用。这种框架是基本的‘资本存货’,被定义为一个社会的文化。文化提供了一个基于语言的概念框架,破译、理解和表达来自大脑感官的信息。因此,文化不仅扮演塑造正式规则的作用,而且也对作为制度构成部分的非正式制约起支持作用。”[1]因此,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文化是其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一个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若要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不能仅仅靠制度管理,还需要非制度因素的制约,即运用文化管理的手段。有学者说,21世纪是文化管理的世纪,是文化制胜的世纪,因此,对一个组织来说,突破其发展的内在困境意在加强组织文化建设,作为组织的管理者理应亲近文化。文化拥有一种内生动力和内在力量,不用号召,不用法律规定,就可以成为一种自觉。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左右着人们的思想。何谓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为生存和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它是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并区别于其他组织。这种价值观体系是组织所重视的一系列关键特征,也是本质所在。党的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2]大到国家如此,小到一个组织的健康发展也是需要有完善的、成员认同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加强农村社会组织的文化建设,就是要构建一个完善的、被其成员认同的共同价值观体系,这也是突破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困境的有效途径。组织文化建设的价值功能主要体现在:

(一)策划与引导组织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制度文化,它是可以策划和引导的。在现实中,虽然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文化,但并非所有的文化对组织成员都有同等程度的影响。但人们可以通过对组织精神、价值观、形象等方面进行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的设计,来强化成员组织文化的意识,并有效地形成组织成员的共识,从而唤起成员的认同感并影响其行为。因此,组织文化建设的重点就应该是组织精神的建立。一般情况下,成员在受组织精神影响时往往会形成一种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的倾向性态度,这种态度直接影响着成员对组织的态度,也是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二)渗透与影响组织文化不仅仅外显组织的身份感,而且还内含稳定感。因此,它对个体、群体及组织整体都是有渗透与影响的。组织文化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组织成员的旧有价值观念,建立起新的价值观念,以适应组织实践活动的需要。一旦组织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被组织成员接受和认同,组织成员就会作出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选择,倘若违反了组织规范,就会感到内疚、不安或者自责,会自动修正自己的行为[3]。也就是说,组织文化一旦确立了,它会对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有一定约束的。但事实上,在有些组织中这些约束很少是清晰的,甚至有的组织尚未用文字记录下来,其渗透与影响功能就会大打折扣。

(三)升华与完善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是组织核心价值和理念的体现,是升华与完善成员思想信仰的精神摇篮。“文化铸魂”的理念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组织提升其发展软实力的首选。事实上,组织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通过无数次的辐射、反馈和强化,会不断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更新和优化,推动组织文化从一个高度向另一个高度跨越。也就是说,组织文化的升华和完善一旦形成良性循环,将持续推动组织本身及其成员思想信仰的不断上升和发展,反过来,组织与成员的进步和提高又会促进组织文化的丰富和完善。国内外成功组织的事实表明,组织的兴旺发达总是与组织文化升华与自我完善分不开的[3]。

二、农村社会组织文化建设不足———以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例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就是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市场经营主体为维护和增进共同利益,在自愿基础上组建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养牛协会、养羊协会、蔬菜协会、马铃薯协会、中药材协会等。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在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换以及加入WTO的国际化大背景下诞生的,可谓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产物。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起源虽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但作为具有社团性质的组织,是从1997年后起步发展的。目前,这类组织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的龙头企业带动型,二是“政府+协会+农户”的政府扶持型,三是“能人+协会+农户”的能人带动型。据《2012年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显示,全国4万多个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联系农户1000多万,可见其影响力之大。的确,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规避农业经营风险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但纵观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状况,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近些年发展缓慢、作用受限,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化建设不足。组织文化建设不足带来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规模小,结构松散,发展迟缓据调查,现有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有相当一部分依然存在着规模小、结构松散、整体发展迟缓的问题。由于参与主体的应遵循共同的价值观不清楚,一些成员的行为游离在组织的理想和信念之外,加之参与主体———农民,受小农意识及“小富即安”的思想影响,其行为往往还停留在个人利益得失的层面,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普遍比较缺乏,对于组织的发展扩大不够关心、不够关注,致使组织整体发展受限,有时甚至如同一盘散沙。共同价值观对组织成员来说具有导向、凝聚、约束和激励的作用,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是组织的灵魂,也是维系组织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二)主体参与不足,预期目标难以实现众所周知,我国农村是一个建立在亲情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社会,人们的交往难以跳出亲人、熟人圈。虽说组织文化非“领导者文化”,但事实上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创建人的行为风格会直接影响到组织文化的建设,组织创建人的行为风格的部分特征将贯穿于组织的整个生命周期。组织文化理念其实就是一种契约,是组织成员以及组织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向本组织或社会作出的价值观的承诺,且在行为中要履行其承诺,即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这种价值观。农村精英人物文化理念会直接影响到组织成员参与行为的选择。然而,在现实中协会的领头人———专业大户或能人奉献精神不足,责任意识淡薄,致使组织文化理念“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难以形成和传播,导致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最终目标难以实现。就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三种类型(“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的龙头企业带动型,“政府+协会+农户”的政府扶持型和“能人+协会+农户”的能人带动型)来看,农村社会组织文化理念的确立与传播离不开农村精英人物的推动。农村精英人物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不容忽视。

(三)公益性与服务性欠缺,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如前文所述,具有代表性的农村社会组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就是由农民自愿组成、自主管理、自行服务、自我受益的一类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其经济实力、经营规模、人才结构、加工运输销售能力、竞争能力等方面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均处于劣势,成员渴望着依靠组织的力量获得公益性的服务,特别是具有不同利益取向的成员进行利益表达时,能为其提供利益表达渠道。这也是促使其成员加入组织并做到不离不弃的动力。但现实中,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强调组织文化的普遍性构建时,往往忽略了其特殊性即个性彰显,缺乏这一组织文化建设公益性与服务性的彰显,致使成员利益受损时,组织救助有限,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因此,加强社会组织文化建设的确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尤其是要大力加强农村社会组织的文化建设,以推动其健康发展,这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此,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强调要“深入推进政社分开”、“加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三、农村社会组织文化建设的路径

文化贯穿于社会系统的每一个角落,是社会系统生命流淌的血脉和思想的灵魂。对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而言,无不融注着文化系统的精神血脉,同时又深深地标示出一个特定组织的鲜明印记,这就是组织文化的必然存在性[4]。组织文化是组织一切活动的思想核心、理论基点,组织从事什么,禁止什么,何时做,走什么方向,必定是在长期形成的较深层的想法支配下进行的,那这个想法就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建设,就是指组织有意识地发扬其积极的、优良的文化,克服其消极的、劣性的文化的过程,亦即指组织文化不断优化的过程。美国当代政治学家亨廷顿说:“一个高度传统化的社会和一个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社会,其社会运行都是稳定而有序的。而一个处在社会急剧变动、社会体制转轨的现代化之中的社会,往往充满着各种社会冲突和动荡。”[5]在当今社会转型和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免于组织在社会急剧变动、社会体制转轨时期带来冲突和动荡,加强社会组织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其路径选择是:

(一)培育组织成员共同价值观组织的共同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内容,也即组织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组织价值观体系的确立是一项系统工程。组织价值观体系的确立不仅要考虑组织自身的性质、规模、人员构成等静态因素,还要考虑成员的行为等动态因素,二者融合才能使之成为凝聚全体成员的理想和信念。有人说组织文化,其实就是“领导者文化”,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象。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在其成长的初期,创建人的行为风格会直接影响组织文化的特点,组织创建人的行为风格的部分特征将贯穿于组织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且更加容易得以传承和发展。但是如果一个组织文化建设的“领导者特色”很重,一旦领导者变换,组织文化建设就可能中断。事实上,组织中除领导者外其他成员也都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念,资历的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受教育程度的区别,其价值观念千差万别。组织价值观只有形成共识,才能成为全体成员思想和行为的准则。组织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织中个体成员价值观的转变还可能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反复,这更增加了价值观培育的复杂性。价值观的培育,需要组织领导借助一定方式方法,把高度抽象的思维逻辑转变为成员可以接受的基本观点。由于组织价值观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价值体系,因此在培育中要注意多元要素的组合,既要考虑组织整体价值目标的实现,又要兼顾成员个体需求的满足。但首先考虑的还应是组织整体的利益。这是组织长久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境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在解决农产品分散供给与市场集中需求矛盾的背景下成立起来的,协会的主要成员———农民,希望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把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甚至是零,合作时始终存有“只能赢,不能输;只能利益共享,不能风险共担”的思想,加之有些专业大户和能人缺乏奉献精神,害怕泄露了专业技术砸了自己的饭碗,不敢牵头;即便勉强牵头成立了协会,也因缺乏扎扎实实扑下身子为会员办实事的精神,使协会缺乏应有的凝聚力和生机。因此,在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价值观建构中对“社会责任感”这一要素更应该有意识地强化,迫使每一个成员明晰组织成败与自己息息相关。组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其实是一个服从—认同—内化的过程。服从一般是通过某种外部作用(如教育、灌输等)使组织成员被动地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认同是受外界影响(如人物、事件的感召)而自觉地接受某种价值观念,但对这一观念未能真正地理解;内化不仅是自愿地接受某种价值观念,而且还要对它有真正的理解,并按照这一价值观念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二)注重组织文化理念的形成所谓组织文化理念其实就是一种契约,是组织与成员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以及组织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向本组织或社会作出的价值观的承诺,这个承诺意味着组织成员将在组织内外的行为中履行所承诺的价值观,即用自己的行为实践这种价值观。由此,可以把组织文化理念视作行为文化,在成员的工作行为中,组织文化理念如果失去它的行为意义将毫无价值可言。在组织文化理念的形成之中,将组织文化理念的建设政治化、口号化、文体化、表象化是极容易出现的一种偏颇。如何使组织文化理念在其成员心里生根,渗透融入到灵魂深处,外化为日常行为习惯是组织文化理念确立的关键所在。为使每一名成员尽可能领会组织文化理念的要旨,将理念以及由此派生的系列,结合组织的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使之标准化,使成员言行都能体现出理念的精髓。就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来说,其组织成员———农民,自改革开放以来,其物质和精神生活虽然得到了很大改善,思维方式和观念也相应发生了转变,但由于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及思想观念陈旧保守等因素的影响,理解抽象的阐释难度较大,因此,建立在组织的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基础上的组织文化理念,易于农民的接受,也利于农村组织文化建设的实施。

(三)提高组织成员参与的自觉性在我国,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形成,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应有的组织依托。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由农民缴纳一定的会费而入会的一种比较松散的社团性合作经济组织,它应该成为农民市场主体的组织依托,因此,应积极促进其良性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能否健康持续地发展,农民的参与度对其影响至关重要,尤其是组织的文化建设。政治学家乔万尼•萨托利说:“参与的含义就是亲自参与,是自发自愿的参与,也就是说,参与不只是‘属于’(不仅仅被卷入某事),更不是非自愿的‘被迫参与’。”[6]在组织文化建设中,要实现成员的“自发自愿式的参与”必须提高他们参与的自觉性,可以谓之道德内化,即将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需要与自觉的过程[7]。早在1965年薛恩就提出“复杂人的假说”,他指出:“不仅人们的需要与潜在欲望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的模式也是随着年龄与发展阶段的变迁,随着所扮演的角色的变化,随着所处境遇及人际关系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的”。组织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必须遵循文化形成的心理规律,充分考虑到人的需要复杂性及其变化性,人不仅仅有自尊感满足的需要,还有成就的需要,更有归属的需要等。因此,优秀的组织文化建设,应该以人为本,以组织成员为中心,摒弃“以物为中心”的传统人事管理观念。农村社会组织文化建设若仅仅停留在外显文化的建设层面,是难以满足农民的内在需求的,因此,在赋予农民更多职责的同时,更要尊重每一位农民,平衡相关者的利益,提倡团队精神,并鼓励农民创新,充分发挥每一位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参与的自觉性,以创造出最大的人生价值。

(四)构筑个性化组织文化氛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比较关注组织文化的建设,但更多时候强调的是组织文化的普遍性构建,往往忽略了组织文化的特殊性即个性彰显,致使目前即使存在某些组织文化,但其表现雷同已成为一个显著的特征[4]。这种过分追求一致性的组织文化内涵和表现方式,极易导致组织文化的空洞性及其与行动的脱节性[4]。事实上,组织文化建设有着许多必要条件和因素,个性化的组织氛围的营造应该是其核心因素,即根据组织构成要素的特殊性策划组织文化的建设。在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中,由于依然存在农民依靠组织的惯性,而组织即协会的领头人———专业大户或能人又缺乏一种奉献精神,因此,针对农村社会组织这一现状构筑个性化的组织文化氛围尤为重要。个性化的组织文化氛围的构筑一般离不开组织文化三个层次内容,即组织的物质形态,组织的制度形态以及组织的精神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三个层面是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

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厘清这种内在的逻辑关系。解决其中几个关键性因素,自然会形成“骨牌效应”,也就是管理学上所说的形成一种“势”和一种“场”,在这种“势”和“场”的影响下,本来看似令人头痛的最深层次,即核心层———精神文化建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正所谓一顺百顺,从而大大降低建设的困难。

作者:于健慧 单位: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上一篇:英汉翻译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下一篇:民办高校成长期组织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