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中的情感参与与思维参与

时间:2022-10-24 06:58:48

数学学习中的情感参与与思维参与

在数学学习中,情感参与与思维参与正如学生的左右脑一样不可分离,需协调发挥作用。作为数学教师应科学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积极的情感参与和活跃的思维参与,实现有效课堂。

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为什么学生就不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呢?

数学课往往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师寄希望于学生学会理论后自觉地运用于实践。初中生则因为所学理论知识与自身实际相脱节,与社会实践相脱节,而提不起学习的热情,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据覃章成在他的调查报告中指出: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由于受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初中数学教育改革不仅要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还应体现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喜欢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总是非常用心地创设问题情境来展开教学活动。而只有当学生对问题情境感兴趣,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数学学习能离开思维的参与吗?其实任何一种学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的参与。但是数学的学习更是如此,因为它本身反映的内容就是思维方式。数学也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在它形成的过程中又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数学实验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中科院院士张景中认为,数学实验就是动手算一算、画一画、量一量。一个题目光想不动手,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动手做做常会有启发。代数问题把字母化成数试一试,几何问题多画几个图看一看,这比你冥思苦想效果显著得多。如上“轴对称图形”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实验,学生能折出多种多样的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一种求知欲,从而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在上“勾股定理”时,组织学生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拼图实验,学生常常能拼出如课本的两个图形,而这些图形提示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在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组织学生运用两个圆做相对运动的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能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同时对相应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有了较深的了解。因此,学生通过数学实验手脑并用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右脑的开发,并能因此引发奇思妙想,产生大胆的猜想和创新,使得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把阅读、思考、质疑、讨论、练习等形式的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合理的安排。创设的问题情境需要既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参与,避免设计那些只能激起兴趣和热情却不需要动脑筋的活动。

例如:九年级几何中三角形的外心是指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即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对于这一知识,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是:(1)不会找外心;(2)一些学生想当然认为外心到三边距离相等。为了避免这一错误,发挥“过三点的圆”这一节的多方面教育功能,可以设计如下游戏:教师将班里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枚针,三张三角形硬纸片,分别为锐角、钝角和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涂成红色。首先,让学生拿出锐角三角形硬纸片和针,针任意扎在硬纸片内部,用力旋转它。教师提问并组内讨论:同学们看到几个圆(由红色顶点运动轨迹所形成)?为什么是三个?针扎在何处,是两个?针扎在何处是一个?为什么?是一个时,把此点起名为外心的道理是什么?此时,就要动脑、动手、动口。然后,让每组同学拿出直角三角形硬纸片,组间竞赛,看哪一个组能比较快地让三角形旋转后出现两个圆,一个圆,要求不能盲目尝试,而是先动脑后动手。最后,让同学们拿出钝角三角形硬纸片,讨论和动手实践,如何使此三角形硬纸片旋转后,顶点运动的轨迹是一个圆。这时,不仅要先动脑,而且要运用发散思维,组内同学又要合作,并且还要动手实践。实践证明: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对本课内容掌握得不仅牢固、准确,而且每一名学生都积极参与。更令人欣喜的是,针对最后这个问题,学生们提出了很多创造性的方法。这样一节活动课中,学生学习兴趣高昂,并且不停思考。在活动中,学生有积极的情感参与,而且有活跃的思维参与,并且发展了思维能力。既有对外心的深入理解,又涉及学生的建构思维活动,这些是通过机械做题、教师讲解所不能获得的效果。目前,我们许多课堂教学不乏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内容、活动与教学组织,缺少的是,既涉及学生情感参与,又涉及学生思维参与的教学组织。

总之,在教学中一定要创设一些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运用科学的数学思维方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由“苦学”变为“乐学”,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使学习真正成为他们乐于参与的活动,使他们能够自主探索,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上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对高效课堂的探索 下一篇: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微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