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2-10-24 04:26:35

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所有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另辟蹊径,结合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探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教育的本质,探究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造力;创新教育

为进一步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减轻学生负担,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那么究竟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显著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本文就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展开论述.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导航灯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大胆地给自己洗脑,思想要与时俱进.

1.正确认识创新教育

提到创新教育,不少老师认为就是抛开教材,展开课外学习、活动,殊不知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具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已经有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属于新的发现,教师应驾驭教材,把与时展相应的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有机结合,“授之以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化“师道尊严”为“亦师亦友”,建立“鱼水”师生关系

首先,课堂上应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让学生开心主动、乐意合作地参与教学.

其次,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机变化的动态过程之中,设计查缺互补、分组操作、集体讨论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在轻松融洽的环境下,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或纠正别人的想法,或将几种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群策群力,培养学生集体创新的能力.

二、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动力

通过对学生学习与身心发展研究表明,每名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有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如果数学教师把握住了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兴趣,那将是老虎生了翅膀,学生将更加自信,更认真地在这门学科里徜徉.

1.给学生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掌握的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习;不是已拥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持续不断的攀登.

2.适当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其创新的兴趣.作为教师,应该创造合适的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3.开展美育,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的组合,它们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宜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使学生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促进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三、教师――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守护神”

1.准确判断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而为之,还是自己想法的表达

学生是求知过程中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问题是情有可原的,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展示结果,而应该帮助学生弄清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心悦诚服的心态去承认并且纠正错误.切忌粗暴否定学生,扼杀学生的求知欲.作为教师,应实行多元化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插嘴”现象应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加以评价,可以理解为学生的附和,也可以起理解为学生思维敏捷,要区别对待.给学生当众回答问题的机会,既可以给不假思索、口出妄言的学生以警示,也可以给思维敏捷的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

2.鼓励和表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助推剂

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把教师的评价作为“度量衡”,唯师是从.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称赞,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教师在教学中应常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不错”“太棒了”等表示关注和赞许的字眼,学生获得教师的认可、支持、赞许,不亚于促使“火箭升空”的推动力.

3.要合理保护学生的猎奇心

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冲动,努力去揭开失误的神秘面纱.创造性人才必须保持好奇的童心,用好奇的眼光和心里去审视整个世界.教师必须因势利导,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数学教学中好奇的表现予以肯定.

4.恒心和毅力――创新能力的基础

在学习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教师应鼓励学生正对困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毅力,教导学生应具有“夸父追日”般的执着精神,遇到困难,独立思考,协同解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只有有毅力的人,才有韧性,才能创新,才能与成功结缘.

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只有师生同心协力,才能开创创新教育的新局面,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们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淑霞.再谈中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数理化学习,2009(6).

[2]单中发.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理导航(上旬),2011(11).

[3]邱启洋.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教研版),2009(12).

[4]王维明.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11(41).

上一篇: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改革思考 下一篇:贵州省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