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两翼之路

时间:2022-10-24 12:07:36

这两年来,每逢新学期开学,南县城区的中小学校长们就在一种夹杂着欣喜与失落的复杂情绪中度过。欣喜的是,学校不再如往年那样被择校的家长挤破门槛,疲于应付呼啸而来的电话、纸条、招呼了;失落的是,在择校热的退潮中,自己所在的“大校”、“名校”风范悄然受到削减,老百姓不再以他们的学校作为唯一或首选,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入读优质的学校了。

“南县地处洞庭腹地,工业欠发达,财政较困难,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教育大县。近年来,我们所致力的促进义务教育‘一体两翼’发展之路,在较短时间内极大地促进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举成为全省义务教育合格县。我认为,南县的探索与实践,在某种程度上为湖南当下正深入开展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鲜活案例!”这是南县教育局局长汤绍元接受采访时的开场白。沿着南县全体教育工作者奋斗的足迹与求索历程,我们实地领略了他们以师资均衡配置为主体,以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和新课改为两翼的均衡实践之路。

让师资的新鲜“血液”流向乡村

2008年,南县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调研结果显示,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小学教师严重超员,82%以上的小学缺少英语、计算机和艺体教师,而语文、数学学科教师严重过剩,导致无法按国家和省颁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二是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农村小学尤为突出,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教育观念比较陈旧,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仅为90%,达标的学历57.8%以上是在职函授、自修取得的。短短5年时间,南县在大力发展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其中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超80%,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为85%。农村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各种艺体活动、课改教研、校园文化建设蓬勃开展。

南县农村师资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硬件均衡是基础,质量均衡是关键,师资均衡是核心,只有师资均衡才是最大的均衡。”汤绍元说,“南县近年来克服财政、编制等重重困难,竭力打造农村教师队伍的‘造血’工程,促使农村教师队伍尽快更新换代以适应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我们在这方面是花了大力气,下了真功夫,也取得了瞩目成绩。”

厂窖镇幸福完小是南县最偏远的乡村小学。在这所学校里,教师平均年龄达54岁,许多老师在这里已经工作20多年了。2011年秋季开学,这所偏远小学迎来了两位年轻特岗教师,一个孩子感慨地说:“我在这所沉闷的学校读了快六年书了,从来没有见过年轻老师。”短短的几个月,原本冷冷清清、没有生气的校园发生了巨大变化。广播站开起来了,课间操做起来了,电脑课上起来了,艺术节办起来了,少先队活起来了……下课了,孩子们再也不追赶打闹了,更不玩泥巴了,随时可见跳绳比赛、乒乓球比拼、羽毛球挑战赛等活动。班会课再也不是自习,学生演话剧、排小品、朗诵诗歌、讲故事等赢得同学们阵阵掌声和欢呼声。这是当今南县乡村教育现状的一个缩影。

“为破解教师结构化矛盾突出,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的问题,从2008年开始,我们积极着手实施农村教师队伍清流补血工程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对在职不在岗教师进行彻底摸排,共清除停薪留职人员156名。同时,建立了教师补充长效机制,每年从各师范院校毕业生中招聘中小学短缺学科教师,申报80名中小学特岗教师补充农村学校师资,选考优秀初中毕业生定向培养为农村教师。近年来,我们引进400多名优秀教师落户南县,加入到南县的农村教师的温暖大家庭中。”教育局人事股股长刘少雨告诉记者,为激发新教师的教育热情,南县通过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实施温暖工程、加强业务技能培训等多项举措,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这批新教师,已经成为各自学校的宝贝疙瘩,他们在那里有平台、有舞台、有无数热切的期盼目光,他们绝大多数已成为我们农村学校崛起的洋溢无限创造力的新军团。”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农村不少特岗教师都当上了学校行政干部,担任了教学骨干,其中还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这些特岗教师用自己的满腔热情为南县教育注入了新鲜活力,成为农村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012年3月,南县开始了新一轮的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城区小学一位教师在评聘小学高级职称中,虽然有绝对的优势胜于一位有农村学校工作经历的教师,但因其没有农村工作经历而被一票否决。暑假,该教师主动提出到农村小学支教。这是南县出台针对农村教师的优惠政策后出现的情形。据了解,南县对农村教师在评优评先方面指标增加10%,绩效工资基础部分每年人均提高600元,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等。这些举措有力地激发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

“光靠做思想工作鼓励农村教师,特别是优秀农村教师安心从教是难以持久的,也是不现实的。”教育局教师工作股徐正武如是坦言。他说,南县对农村教师在环境条件、经济待遇、发展机会等各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大幅度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建立了农村师资保障机制,以此促成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农村师资队伍。

但是,如何提高农村薄弱学校质量,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南县教育局在努力探索中找到了支撑点,而且敢下工夫、敢花本钱。

教育局每年花费100多万元,大规模地把农村校长、教师送到香港、北京、广东、长沙等地进行培训,选派农村校长到省内外名校挂职锻炼或实地考察学习。南县校长论坛自2008年开讲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5届。一大批历经课改理论熏陶与实践演练的“泥脚杆”校长纷纷撰文谈得失、析经验、提建议。再加上每年多期的校长全员培训,有力地助推了农村校长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升。此外,每年还组织几千名教师进行业务能力水平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不得上讲台。2009年,南县还启动了名师工作室,在全县农村老师当中选拔出60多位县市级名师,这些名师每人每年可获得2400元至4800元不等的研修经费。

“别看我们学校只有117名学生,但管理越来越规范,越来越走向精细和扎实,今年学校提出了创建‘快乐教育’特色校的口号,要求老师们通过组织文化活动,营造校园快乐氛围;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搭建课堂快乐平台;通过爱心赏识教育,成就学生快乐童年。”来自青树嘴镇前锋完小的特岗教师徐小会说,回顾这两年,学校老师在探索中逐步成长,视野拓宽之后创新办学思路,觉得自己也在农村教师造血补血工程中得到了提升。

每一所合格学校都是家门口的“名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入学需求已从“有学上”转变为要求“上好学”,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广大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不好,教育质量不高,势必会迫使农村学生大量涌进城市学校“择校”,导致城市学校“强而挤”,农村学校“弱而空”。“广大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薄弱,教育教学质量较低,与优质教育资源长期配置不均是密不可分的。”汤绍元说。

“为彻底改变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现象,汤绍元局长提出了‘建好每所学校,让每个孩子有好学校上’的目标,要求在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的基础上,将教育资源均衡配备到每所学校。”南县校产办负责人尹迪华说。为实现这一目标,南县主要以合格学校建设为突破口,按照“长远、均衡、协调发展”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科学规划,掀起改善办学条件热潮。近几年,南县新建校舍10余万平方米,维修改造15万平方米;新建功能室103个,电子备课室34个;投入8000余万元,完善教学配套设施,高标准建好了58所合格学校,实现了每个乡镇都有省级标准的合格中小学。

南县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合格学校建设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将合格学校建成老百姓心目中的名品校,提出了“一校一品”、“校校有特色”的名品校园计划。

从南县县城出发,走南茅线往南约10公里,再沿游班路走5公里就到了游港中学。“一二!一二!一二!”“小心点,手脚一致!”“加油!”5个履带式“风火轮”在该校操场上向前滚动,加油声此起彼伏,竞争格外激烈。该校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曹霞老师正组织七年级学生利用“无敌风火轮”开展心理拓展训练。

“2008年,我校成为南县首批合格学校,按照县局‘一校一品’‘校校有特色’的名品校园文化建设要求,我们一直在寻找我校特色学校建设的切入点。”游港中学校长吴栋梁说。该校2008年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约48%的学生为留守儿童,18.2%的学生有异常心理行为问题(其中3.8%的学生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50%以上的学生有过因心理压力过大引起的心情郁闷、记忆力减退、学习动力不足等现象。为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该校确定了“育人”与“育心”相结合,走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发展之路。学校引进心理专业老师,制定特色教育发展规划,设置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沙盘游戏室、活动室,开设心理教育课等。游港中学把“育心”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力求做到“育人育德,育德育心,育心育情”同步,利用心理教育课程、心理辅导、心理教育活动,实现了心育与德育互动融合;从健康、健全心理的“心育”,到优化、开发心理机能的“育心”文化,进行了生命的发掘和培育。“学校心理健康特色教育品牌树立起来了,家长不用为择校疲于奔命。控流保学工作也不用做了。”吴栋梁说。

推开南县浪拔湖镇中学学生住宿楼的大门,宿舍大院内的宣传版跃入视线。“安全篇”、“卫生篇”,这些内容涉及学生青春期卫生、消防安全、用火用电安全等方面,指导学生平安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文明篇”中介绍文明的重要性,提出了《浪拔湖镇中学文明学生三十条》,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讲文明,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宿舍墙上的寓言小故事,让学生从小故事中轻松快乐地明白生活中的大道理。正是有这样的舆论导向,学生寝室规范整洁,学生也文明守纪、和睦相处,就像一个快乐的大家庭,你能想象得出,孩子们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活是多么地愉悦而惬意。

尹迪华说,南县各合格学校按照县教育局“一校一景”“一校一品”“校校有特色”的名品校园文化建设要求,纷纷立足本校实际,落实创建任务,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学校、名品学校。如华阁中心小学、牧鹿湖中学的“共建、共管、共育”的留守儿童教育网络;南洲实验小学、德昌小学、乌嘴中心小学等23所小学借助“阅读·梦飞翔”图书室着力打造的书香校园;立达中学注重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艺体教育硕果累累;三仙湖中学重视利用国学经典浸润学生品行,学生儒雅孝贤……

“我们按照硬件过硬,软件不软思路建起来的58所合格学校,通过强化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所所成为了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名品校,做到了合格即均衡。”汤绍元如是表达。“名品学校就在家门口,孩子现在出门就能上好学校。为加强对孩子的管理,我把孩子从县里的老牌初中立达中学转到游港中学来。”游港中学学生家长丁建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捆绑”式管理,带来城乡学校同发展

“南县新课改不是在单所学校、单个学科中进行,也不是局限在条件好、底子厚的城区开展,而是在全县所有学校、所有学科、所有学段全面推进,实现了全县教育教学‘一盘棋’的大课改战略工程。”南县分管基础教育工作的副局长汪复礼说。

近几年,南县区域推进“疑·悟”课堂教学框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享誉三湘。“疑·悟”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疑”“悟”为要素,以导学为主线,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学习单元,通过互动生成,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全新教学框架。南县在县域范围内全面推行和强力推进这种教学框架,塑造出了80余名县级课改先锋,培养出各级课改标杆教师320余名,打破了学科差异和教师差异,建构出了高效课堂,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的标杆学校、标杆教师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南县教育局基教股股长肖建新说。作为南县课改的标杆校、全省课改样板校的南洲实验小学,不仅要为全县召开课改经验交流会提供观摩现场,而且该校每学期都要面向全县教师实施教学开放月计划。而作为校级、乡镇级、县级的标杆教师,要定期为本校、本乡镇、县域内教师上示范课、作专题讲座,并参与本校、本乡镇和县域内的教师课改督查与验评。“作为县级标杆教师,除定期进行巡回讲座和送教工作外,还要负责县级学科基地的建设和课题研究。如我校县级标杆教师段静老师参与研究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科学化策略研究(子课题)》已结题,并荣获省一等奖。”南洲实验小学校长孟琳颇有感触地说,南县采取标杆引领、以先进带动后进的方式整体提升了县域内教师和学校课改水平,缩小了教师间的差距。

为了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自2010年起,南县在南洲实验小学和厂窖镇肖家湾小学试点强弱学校结对“捆绑”管理模式。

在南洲实验小学采访时,刚好碰上“捆绑”结对学校开展“手拉手,共成长”互访活动。老教师何则春说:“我是厂窖镇肖家湾小学校长,按照惯例,带着学校3位特岗教师到实小跟班学习。”何则春告诉记者,学校自与南洲实验小学“捆绑”后,3年来,每月两校间进行的互访已达300余人次。肖家湾小学在南洲实验小学频繁的“送课(示范课)”“送研(校本研训)”“送培(教育教学管理培训)”活动支持下,特岗教师唐丽萍、王芳、刘烽等迅速成长为厂窖镇教育教学骨干,年近花甲的曹栋国老师在全县每次组织的课改教研活动中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已提质升档,进入全县先进行列。南洲实验小学校长孟琳说:“学校自与肖家湾小学实施‘捆绑’后,学校的团队意识更浓、责任意识更强、教研气氛更好。”

采访中,接受帮扶的校长们也喜笑颜开地告诉记者,在帮扶过程中,“师傅学校”着力促进了本校的管理水平、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农村学生养成教育的水平。在结对帮扶中,结对校在交融中感情越来越深,老师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很多结对老师都是全天候的“网上师徒”,一个学期、两个学期,一年、两年,优质学校的老师逐渐为一大批薄弱学校带出了“高徒”,成为各自扶持学校新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强弱学校‘捆绑’之后,薄弱学校从学校的管理理念到教研组的教学方法,再到教师的育人心得,都得到优质学校的帮扶。”肖建新还告诉我们,南县教育局对“捆绑”的两所学校实行联体考核,同奖同惩,强化了优质学校的“连带”责任,增强了薄弱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确保了“捆绑”的实效性。到目前为止,南县已捆绑21对强弱学校。21所薄弱学校在“捆绑”帮扶优质校的帮助下,教育教学质量均实现了提质进位。他还介绍,在偏远乡镇的部分学校,某些学科教师短缺,在短期内无法补充的,教师实行走教,即一个学科教师负责多所学校的学科教学,由乡镇中心学校统一调节、编排授课时间,发放工作津贴。如浪拔湖、华阁、中鱼口、厂窖等中心学校的音乐、美术、英语等学科就进行了走教尝试,成本不大,效果非常喜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朝夕之功,不是削峰填谷,不是齐步走,它是一个长期不断发展的过程,如果说南县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始终坚持一个理念,不遗忘、不丢下一所学校,哪怕是规模最小的学校,也都是当地百姓和莘莘学子的希望。”汤绍元带着深厚的感情说。努力让每个孩子均衡地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让家长奔波于择校的路途上,始终是南县教育人的奋斗方向。

上一篇:一“问”激起千层浪 下一篇:面对小学生,如何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