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青海省资源性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10-23 06:36:39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青海省资源性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张,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一个显著特征和关注焦点。为抑制出口过快增长,平衡贸易顺差,我国多次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能够促进均衡和优化贸易结构,解决又好又快发展问题。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手段之一。文章阐述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青海资源型产品出口的有利及不利影响,针对不利影响,提出促进青海省资源型产品出口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出口退税;资源性产品;出口贸易

一、出口退税政策的涵义

出口退税是指对外贸出口货物退还其在流通环节和国内生产环节实际缴纳的增值税、产品税、特别消费税及营业税。出口退税制度是组成国家税收的一个重要部分。

出口退税作为调节出口贸易的重要调节手段,主要是以退还出口货物在国内已缴纳税款来平衡产品的税收负担,使本国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从而使国内商品与国外商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达到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创汇的目的。

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内容

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主要有三种形式:1)出口免税且退税:出口免税是指对外贸商品在出口销售环节中不征增值税、消费税;出口退税是指将货物在出口前的生产、流通环节实际承担的税收额,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后并予以退还。2)出口免税不退税:所谓出口不退税是指出口货物由于在前一道生产、销售环节或进口环节中是免税的,在出口的过程中,由于该货物的价格中不含税,所以无须退税。3)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出口不免税是指对国家禁止或限制出口的产品的出口视同为内销,不予免税照收;出口不退税是指对国家禁止或限制出口的产品,出口过程中不退还该产品在出口前所负担的税款。按现行政策规定,出口货物退税的税种为增值税和消费税。

三、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青海资源型产品出口影响分析

“十一五”以来青海出口商品品种达1100多种,新增出口产品有药品、毛纺织物、民族服装、汽车零件、纺织机械、金属加工机床等机电产品。出口产品从以硅铁及硅系列等高耗能产品为主转向纺织及地毯、各类服装等轻工产品,如2009~2010年,纺织及地毯、各类服装、羊绒等农副产品、轻工产品的出口额为46279.79万美元,出口量逐年扩大。

为应对疲软的国际市场形势,保护我国进出口贸易,2009年国家上调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青海省的贸易形势也随之好转。2010年硅铁出口额为20655万美元,出口数量达14.8万吨,出口量及出口额分别增长1倍和1.5倍;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约6701万美元,增长17.8%;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为7423万美元,增长52.3%(其中地毯出口3753万美元,增长48.7%)。山羊绒出口达110吨,出口额为999万美元,量、值分别增长89.7%和120.3%。2011年青海省出口贸易主要商品中硅铁、地毯、山羊绒、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的出口量仍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出口贸易的质量也大幅度提升。

2005年开始,国家降低“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并适当降低棉纺织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使得青海省2005年进出口额缩减到41338万美元,与上年相比下降28%。2007年进出口额为61207万美元,与2006年65175万美元的出口额相比,下降3968万美元。2008年以来面对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同时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中国先后制定了多项经济刺激政策,其中就包括不断调高出口退税税率,包括如纺织品、服装等传统出口产品,通过提高出口退税,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出口企业,缓解了外部环境变化对中国外贸行业的打击。金融危机过后,国家又先后调低资源型产品出口退税率。

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水环境、大气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废水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氨氮排放量、二氧化硫(SO2)排放量、烟尘排放量、业粉尘排放量都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至2010年青海省废水排放总量达到5411万吨,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达83100吨,工业烟尘排放达标量达到20194吨,生态环境受到很大威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不能松懈。青海地区的大部分工业是以依托资源开发为基础而建立的,以重工业;劳动密集;低层次、低技术产品的加工为主,青海地区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很多企业技术落后、设备简陋,单位产品的资源利用率低,导致生产中能耗、物耗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青海地区工业三废排放总量低,但是与全国相比,青海每万元产值排污量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污染物排放比重高于其工业所占比重。

四、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背景下促进青海省资源型产品发展的对策

(一)通过集约化管理,挖掘内部潜力,降低出口产品成本

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过度依赖势必会影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阻碍企业国际化进程。出口退税率的变动也会直接影响到进出口企业的生产及出口成本,企业具有优势的定价权、较高的国际影响力才可以提高产品的出口价格,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做到这一点。倘若保持原来的出口价格不变,在生产成本提高的前提下,外贸进出口总额、企业的利润会下降,对于一些利润率比较高的产品短期内可行,但这种局面不能长久维持。所以通过挖掘企业内部潜力,降低出口产品成本才是真正切实的解决方式。

(二)通过多种渠道降低原材料成本

原材料成本在进出口产品总成本中占据重要比重,降低原材料的成本能够较为有效的减少由于出口退税率的降低而造成的出口损失。首先,对市场有信息要有充分的了解。应建立范围广、效率高的市场信息搜集系统,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寻找成本低的原材料。其次,打破采购的地域局限性,在更广的范围内寻找低成本原材料。再有,缩短采购渠道,与原材料采购商直接联系,减少中间不必要环节,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多方面对供应商进行协商,在对未来市场走势进行科学分析、对未来发展正确预期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同获得稳定供应基础上的优惠供应价格。另外还要注重依托科技进步选择物美价廉的替代品以降低采购成本。

(三)通过科学技术创新,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加强科技创新及研发,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来降低生产耗费。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对原材料、能源的不必要耗费,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残、次、不合格产品的件数,以降低成本;另外通过科技创新可以使各生产环节更加衔接,降低半制品的资金占用,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

进出口企业应尽早转变生产、发展观念。注重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来提升自身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进出口企业大部分都过度依赖出口退税,必须加大改革步伐,从各个环节尽快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以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

作者简介:刘小平(1969—),教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上一篇:国内旅游纪念品管理问题研究进展述评 下一篇:立足省情 打造安徽生态文明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