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时间:2022-10-23 03:42:27

分析中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摘要:体育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而且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较好的兼容性。在中学体育中安排小游戏、培养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比较可行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中学体育 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1-0208-01

1 体育运动的特点和中学体育课程的内容

体育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磨练意志。体育运动可以转移参与者的注意力,运动者通过身体的发泄来放松精神。对于中学生来说,体育运动不仅能促进其身体的发育,也对其心理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中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有多种球类如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有多种田径运动如50米短跑、800米中长跑、1500米长跑、跳高、跳远等,还可以选择仰卧起坐、单杠,或者是其它的集体小游戏。

2 当代中学生的特点以及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中学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已经开始发展,他们对事物有着一定独立的见解,同时他们的自尊心、他们的性格差异也随之增强。此阶段的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身心尚未成熟,心理敏感度较强,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易受外界的影响,在日常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中容易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造成一定的困扰。这个阶段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宝贵时期,所以此阶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比较典型的,他们正处于一个从依赖到独立,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期,有其典型的心理困扰,也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对于这些心理冲突,可能被他们自我掩盖,也可能不被大人引起重视,以至于不少学生在感到困惑时孤立无助,只好压抑着,这时候的一点点“压抑”就如同定时炸弹,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进行拆除,就很有可能会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中学生的心理困惑多数反映在叛逆、缺乏自信、青春期闭锁心理等多个方面,让中学生相互信赖、相互协作、互相倾听是比较有效的疏导方式,而体育运动就能逐渐的使他们团队协作、彼此信赖。

3 探究体育项目对心理健康的正面效果

首先要了解体育运动的特点与作用。比如篮球,运动形式灵活多样,满足不同人群和场合的需求。它不仅涵盖着跑和跳等多种运动方式,能有效地促进人体的机能发展,同时它更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文化。它可以释放运动者的心理压力,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成员的团结合作精神,有助于提高参与者的自信心、进取心、文明协作和自我约束等能力。

比如1500米和3000米慢跑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还能培养出学生坚韧而顽强的意志力。而50米短跑,即可以锻炼学生身体和思维的反应速度。再如团体接力赛,4个人跑400米,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还能促成团队的凝聚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多种小游戏。如五毛一块游戏:在游戏中,男生是一块钱,女生则是五毛钱。游戏开始前,同学们围成一个圈走动,老师作为裁判站在圆圈中间。裁判宣布游戏开始,并说出一个钱数(比如6块,3块5或者8块5),裁判一旦喊出钱数,游戏中的人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组成那个数的小团队,比方说钱数是3块5,那就需要三男一女或者一男五女之类的小团队。最后未能成功组队的人,可以适当接受一点小任务,可以给同学们表演或者讲笑话,也或者下课后帮老师收拾体育器材之类。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需要跟相邻的伙伴进行沟通,如何配对又能保证自己能凑够钱,又能保护较熟悉的同伴凑够钱,逐步形成一个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信赖的练习平台。这样的小游戏也可以放松身心,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微笑。

4 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

中学体育是一个形式多样的课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该从各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自身作为教师的的心理健康,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接纳不同学生之间心理和身体的个体差异,也该在因材施教的思想下,尽量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同时,也要注意增强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体育课在运动开始之前,都应该有热身锻炼,预先活动筋骨,舒展肌肉。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在正式课程中身体受到急性的运动伤害。热身之后,开始正式的体育运动授课。

有的中学生在体育课上不喜欢运动,集体热身之后,教师如果宣布自由活动 ,那这些学生就会远离运动场地,去买零食边吃边闲聊,或者回到教室里面做其他事情。尤其是毕业班的体育课,教师在上课时通常会在热身过后就解散让学生自由活动,这样其实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毕业班的学生整天忙于复习应试,运动的时间本来就少,精神也紧张,作为教师更应该督促他们好好地利用体育课这点运动时间来放松身心,以更佳的姿态去继续学习。

5 对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中学时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影响着中学生工作后的运动风格,可以针对性的对中学生未来想要坚持什么样的体育运动进行宣传。特别是早期就开始参与足球、篮球这种团体运动,在工作后也是可以坚持的。对于体育运动的坚持,最需要的当然就是兴趣了。因此体育课程中对中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培养也是需要考虑的。通过兴趣来让中学生更多的参与,有了较多的沟通平台,中学生在心理困惑时也就有了更多可以发泄的选择,减少压抑在心灵深处的可能性,进而有利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在中学体育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是可行的,体育运动侧重全员参与,可以在参与者不自觉的情况下,达到使参与者相互协作、相互沟通的效果。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是在体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较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陈丽.论高校篮球文化建设的价值[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2]陈娟,祝忠义.浅析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01).

[3]蔡先锋.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研究[D],2004.

[4]杨剑.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上一篇: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的思考 下一篇: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