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2 11:59:01

情境教学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不受重视,教师专业素养欠缺,教学内容、手段、方法陈旧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应用文写作课程 问题 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197-02

可以说,在当今这个信息密集的社会里,应用文写作能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因此,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以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应用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要采取一定的对策来及时解决。

一、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不受重视

1.学校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量缩减教学学时

调查得知,大多数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时都少之又少,难以满足应用文课程内容教学的需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很多院校的决策者认为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一门无足轻重的基础课,学生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了。然而,在提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今天,加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提高和发展学生能力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深入改革、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而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处理的事情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应用文的功能也就越来越多了。而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语文底子薄,文字处理能力较差,这样势必会影响其今后生活和工作中信息交流和处理的能力,而进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学习,正是弥补高职学生这些方面欠缺的重要手段。而一旦高职院校盲目地缩减应用文的教学时间,势必会造成高职学生难以充分掌握今后生活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应用写作能力,产生的结果可想而知。

2.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学习积极性

受学校教学导向的影响,以及学生本身认识不足等原因,高职学生普遍认为应用文写作与专业知识的学习联系较少,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起不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认为学习应用文是浪费时间。加之应用文本身的文学性不强、枯燥乏味的特点,加剧了高职学生在应用文学习过程中消极态度。

(二)教师专业素养欠缺

应用文写作教师专业素养存在欠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大部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师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自身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应用文写作教育;二是大部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师都缺乏应有的应用文写作的实际经验,所以难免将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重理论,轻实践,照本宣科,枯燥乏味。

(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陈旧

1.教学内容单一化,不能结合专业来进行教学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还停留在只注重单科教学的阶段,教学内容还没有能够充分地结合不同专业加以选择和区分。由于高职院校专业特点的突出性,所以必须展开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以保证应用文教学的系统性和专业性。

2.教学方法、手段陈旧

目前,应用文写作教学仍以传统的教师唱“主角”的“讲授型”教学方法为主,选用的例文内容大多缺乏时代气息,对学生日后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帮助。教学手段受限,大多只有理论课时,实训课时较少。应用文课程实施安排的时间一般是在第一学期,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历,难以想象实际工作的情况,写出的应用文很难切合实际,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学生腔。

二、提高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提高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视程度

1.响应国家号召,提高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视度

国家教育部非常重视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而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定位是强调工具性、提高读写水平、讲究人文素养这几者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在这一大背景下,各高职院校也必将越来越重视这一学科的发展,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必将要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从学生角度来看,要积极纠正学生对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认识偏差

首先,要纠正学生对于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消极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应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社会,实践体验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语言表达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具有应用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

其次,要纠正对学生文体知识认识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有的学生觉得应用文非常容易,有些文体一看就会,对于这样的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准点评,让他们知难而进。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着教师授课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应用文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第一,积极参加一些与应用文教学有关的师资培训,加强交流和学习;第二,加强应用文写作实践训练,教师只有自身掌握了应用文写作的技能,才能将本领教给学生。

(三)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手段

1.优化教学内容

首先,要根据不同专业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应用文写作教学应根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各自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文种的选择上要各有侧重。例如:针对文秘专业的学生,应当重点讲授调查报告和总结等文种。

然后,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科学整合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三年的大学生活中,除了专业学习外,还会参加学校和社会的一系列富有意义的活动。无论是学习还是活动,都会涉及到应用文的写作,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来选择一些应用文体作为教学重点。

再者,要以人才市场需要为目标,制订教学目标和计划,在较短的教学周期里让学生掌握最需要的文种,要及时更新旧的不实用的文种,将毕业生应用写作能力与人才市场对该能力的需求结合到一起。

2.改革教学方法、手段

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的最有效的途径。

(1)案例教学法。和传统的分析例文不同,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案例分析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其他的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优势。案例以书面的形式被展现,作为被剖析的对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它的特色在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重视双向交流。

(2)项目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利用写作情境、小组合作、协商、主动探究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相关知识技能去建构自己新的听说读写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进行应用写作“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时,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工作需要选择教学文种,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生自我学习,自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工作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演练中学习。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非常适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比如在应用文写作应聘书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所教专业模拟招聘会,并且围绕这项活动内容在班级进一步展开模拟招聘演练,这不仅锻炼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情境教学中较好地锻炼了语言、交际、沟通等综合能力。情境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训练学生通过这种自我体验,充分发掘出自身的潜质潜能,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实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

另外,应用文写作课程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借助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如校园网、QQ、微博、博客、论坛等网络工具、多媒体辅助工具,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感观效果,为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树建.应用文写作课教学方法初探[J].魅力中国,2011(02).

[2]秦星.重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之我见[J].华章,2012(08).

[3]刘起政.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J].时代文学,2010(05).

[4]陈新玲.高职学院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2(09).

上一篇:浅析传统视觉要素在动画设计中的运用 下一篇:Fun fun 绘本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