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研究现状分析

时间:2022-10-22 08:51:18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研究现状分析

摘 要 医务社会工作成为近几年社会工作研究文献中最重要的领域,对于提高医务社会工作的认知、认同具有重要意义。但多流于经验总结,缺少具有概括力和普遍适用性的本土化理论指导。理论研究应当立足于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实践,借鉴已有资源开发面向中国实际、能够担当推进医务社会工作进程的本土理论,奠定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研究 现状

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识码:A

Situation Analysis of Medical Social Work

ZHEN Hongju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Shandong 250355)

Abstract Medical Social Work Social Work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areas of literature, medical social work to raise awareness of identity is important. However, multi-stream in experience has summed up the lack of power and general applicability of the localization theory. Theoretical studies should be based on Chinese medical social work practice, drawing on existing resources development for the Chinese reality, can act to promote local medical social worker process theory,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medical social work.

Key words medical social work; study; situation

1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研究的概况

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发展极慢。2004-2006年关于医务社会工作和康复社会工作的文献有大幅度增加之趋势。其中,以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管理学院刘继同博士的研究颇具代表性。在健康照顾服务领域与服务内容中,如何改善医患关系,重构医护人员与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形象、专业地位,提高服务质量,将是当前医务社会工作发展与介入的最佳领域。而医务社会工作长远的优先领域是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城乡社区组织动员、社区健康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对象是各类高危人群。2007年医务社会工作研究集中于对医疗机构引进医务社会工作制度重要意义的关注。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邓锁博士的研究建基于制度主义,他认为医疗社会工作不仅是一种工作的方法或形式,同时也是镶嵌于医疗健康体制领域内的一项制度安排。而作为一项制度安排的专业化医疗社会工作,要实现良好的运行和发展,应该具有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特点,这既是医疗社会工作发展的目标,也是其获得进步的一个必要条件。

2 医务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评述

2.1 理论价值

医务社会工作成为近几年社会工作研究文献中最重要的领域,同时涌现了大批研究成果,这对于提高医务社会工作的认知、认同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工作研究学者在总结近几年医务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力图出勾画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框架,探索其在具体操作中的可行性,为我国医务社会工作长远、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他们提出,通过把医务社会工作制度纳入医院管理制度中以及把医学社会工作者纳入医疗服务团队的制度安排来体现医疗服务的人本色彩,这不仅顺应了21世纪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更有利于实现中国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所要实现的全民健康、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2.2 研究的薄弱之处

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多流于经验总结,缺少具有概括力和普遍适用性的本土化理论指导,使理论助推力大打折扣。尽管在各方共同助推的影响下,建立医务社会工作体系已经成为许多国内医院管理者的共识,但是,迄今为止,医务社会工作先期的探索并没有带来“燎原之势”。先期探索者在践行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和丰富医疗卫生服务的“全人”内涵方面为后期探索者提供了医疗卫生服务今后的改革方向,其开创性意义不可低估。然而在我国目前并没有形成医务社会工作的整体推进态势。任何一种新兴事物被人接受,都首先需要有来自理论的充分论证,然后才有实践中的推广和制度的确认。因而,面对医务社会工作实践,相关的理论研究是否进行了回应、论证和政策呼吁,也成为社会工作能否顺畅开展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有了重大突破,但是 “重经验、轻理论”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应用研究)的脱节使二者“自说自话”,不能够面向医药卫生实际提炼出有针对性和推广基础的本土化理论。例如,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从2000年算起也已有十几年历史,但至今关于医务社会工作的应有内涵和服务定位也缺乏一个“统一的权威表达”。就研究成果本身而言,不能担当起指导中国构建出一个面向中国国情、贯彻人本理念、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医务社会工作制度的整体性框架,这种理论的欠缺没有造就一支能够面向全社会大力呼吁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团队,制约了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总体发展进程。

3 医务社会工作研究的重要启示

理论研究应当立足于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实践,借鉴已有资源开发面向中国实际、能够担当推进医务社会工作进程的本土理论,奠定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一定时期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较为侧重实务性和应用性,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中国和别国不同的现代化进程,决定了中国社会学必须要 “对于‘挑战’做出自己的理论概括、对‘传统资源’做出自己的理论开发、对于‘西方学说’做出自己的理论借鉴、对于‘中国经验’做出自己的理论提升”。这一重要概括对于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具有战略指导意义。因而,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应充分考虑本国国情,不能够把建立在充分社会福利基础上的发达国家医务社会工作理论照抄照搬到中国,(那样也不能开花结果),而是要在借鉴西方已有资源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工作的开展现状和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最迫切需求,尊重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有规律,找准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为社会工作与医疗卫生服务的融合进行理论论证,为政府最终建立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框架做好智囊支持。鉴于社会工作与医疗卫生分属不同的学科,要求研究者首先应当建构整体化的学术视野,既要关注社会学学科的整体演进过程及最新发展动向,又要重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最新调整及发展趋势,同时还要将社会工作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融合放置于和谐社会构建这一大背景下,从而能够对于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做前瞻性预测和评判;其次,研究者应当培育“问题”意识,以社会工作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遭遇的困境(有学者概括为:“无为、无位、无威”)为研究对象,分析表象背后的深层经济社会根源,寻求适合于我国实际的方法与对策。最后,理论研究者应当担负起知识分子以思想改良社会、推动进步的时代使命,以医务社会工作开展的制度保障研究作为现实转向,重视政策研究,为社会工作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拓展做出可行性规划和论证。学术研究的政策转化是20世纪末西方社会科学领域产生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他们认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之间存在立场方面的沟通障碍,研究者可能关注的是局部,而政策制定者则要关注全景。因而,研究者必须尽量使用简明的语言和易懂的术语使方案容易被人接受;同时,选择适时的重要的研究主题以和政府的关注保持一致,并借助媒体培育对于该问题持久的公众意识。这些建议对我国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如何实现与政策的接轨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基金项目:课题为山东省卫生厅立项课题:山东省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卫生服务研究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C201312

参考文献

[1] 郭永松.医务社会工作职能及在我国的发展[J].医学与哲学,2009(6).

[2] 文军.制度建构的理性构成及其困境[J].社会科学,2010(4).

[3] 杨敏,郑杭生.中国理论社会学研究:进展回顾与趋势展望[J].思想战线,2010(6).

[4] 李捷理.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高校港澳台学生教育管理探析 下一篇:探析高校图书馆提升读者服务水平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