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的生活

时间:2022-10-22 04:54:16

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的生活

小学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很广。数学和数字、图形的变化密切联系,所以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应变能力和计算能力相对较弱,在数学学习上感觉困难重重,甚至部分学生觉得怎么学也学不会,因此而产生畏难情绪,慢慢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阐明了学生的有效数学学习应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理论联系学生实际,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忠实于教材的指向作用(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又让教材焕发新的活力,走向生活,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一、走向自然自主探究

生活是个万花筒,处处有数学。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数学认识、感性材料,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设计一个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的“解决问题”情境,将数学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我们都知道,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应该是教学的主导,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安排和设计教学就是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相对较少,他们的感性认识能力远远大于理性认识,也就是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所以要结合具体的事物在教学中进行引导,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而日常生活是学生经历的,也是最为亲切的,这种情景才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升学习数学的效果。

(一) 走出课堂认识自然

教材是实现课堂目标、实施教学重要的资源。但教材只是一个宏观蓝本,仅仅起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指向作用。教材是死的,教学是活的,为了解决“死知识”适应“活教学”之间的矛盾,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围绕学生的生活背景设计数学学习途径,让学生通过生活,自主探索,品尝求知过程的愉悦。如在教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先让学生通过折、看、比得出对称,再让学生走出教室,引导学生观察树叶、菜叶、花叶、动物的长相,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树叶、蜻蜓、蝴蝶・・・・・・”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探究、观察,感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种亲切感也容易拉近学生和数学学科的距离。因此,多让学生走进自然、观察大自然,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强化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要使学生重视数学学科,就要使学生体会、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学以致用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教师应增强实践环节,以实践生活中的课题和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出发点,强化“数学应用”,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学习数学。例如,在教完“求平均数”后,利用本地果园基地较多的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参加果园,在参加过程中,学生就能主动走进果园,把自己想了解果园的情况向果农进行采访。如:“果园的面积有多大?整个果园一年大约会有多少收入?”等等。以此为导线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进而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走向社会实践创新

(一)走出校园开展活动

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不能理论脱离实际。教师应努力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小学数学教育真正回归于学生生活,让数学学习真正与学生生活交融。教师可利用夏令营、第二课堂活动、兴趣小组等开展“实践与综合应用”等相关活动,使学生在深化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的魅力的同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跨越课堂实践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学生沉浸在自己成长的喜悦中,愿意了解和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成长的快乐创设了一个愉悦的心理空间。教师要把数学学习由课堂引向生活,实现“小课堂大社会”的学习氛围,适当提示点拨,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学生引向“实践创新”的主体学习地位。如在讲“乘法的数量关系”在推导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时,创设这个环节:“你买过东西吗?都买过什么东西?说说看,都是怎么买的?能把你买东西的情况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通过这样“跨越课堂,实践创新”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从而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走入生活轻松学习

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主动学习新知。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数学学习不应该只是求知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学数学知识、练数学技能,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打量世界,认识世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数学从来都就不是书本上的枯燥学问,它的“身影”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就来自你我的生活中。

四、走进其他学科最大限度地全方位让学生获取信息

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只局限在某一个学科之内,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理想的课堂是让学生尽可能地获取各种综合信息,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而让数学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则真实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无穷魅力。通过在生活中学数学,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对数学现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学生通过学习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达到丰富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统一。

(责编 金 东)

上一篇:谈谈我的高三数学复习经 下一篇: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