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时间:2022-10-22 04:47:24

加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列到学校工作的首位,学校也天天在搞德育,也有专人抓德育,但是德育的效果却很不理想,学生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与思想倾向,与党和人民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有着一定的距离,德育工作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三个错误的认识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①德育是学校的事,认为德育只要在学校内进行就可以了,与家庭和社会无关。②德育是品德课的事,与其他学科无关。认为德育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只是起到点缀的作用。③德育是班主任的事,与其他教师无关。认为科任教师只要搞好本学科教学就可以了。

人所共知,德育是个系统工程,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变了样,不能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德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家庭、社会只有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一、国家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1.应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扬荣弃耻,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以良好的社会风气来影响学生。

2.逐步消灭社会上的不平等、不合理现象。某校五年级一个班召开主题中队会。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竟有近十名学生的理想是将来离开农村,不干农活。究其原因在于农民劳动强度大、经济收入少、社会地位低,属弱势群体。因此造成农村学生鄙视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现象。如果国家不切实提高农民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任凭学校如何教育学生劳动光荣、农民可敬也都是无济于事的。其他如“金钱万能”等不良现象的存在都严重影响着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3.应加大对各种媒体的监管力度。影视作品应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决不能让那些低级、庸俗、灰暗、下流的东西腐蚀学生的思想。

二、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正确的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生终身的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尤其是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影响是其他教育所替代不了的。试想一个满嘴脏话、自私自利的家长如何能培养出讲文明、讲诚信、有公德心的阳光儿童。因此,家长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孩子的榜样。同时,作为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而不应该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现在的家长们往往只关心孩子的智育,询问孩子最多的往往是“最近你学习怎么样?”对孩子如何学做人则关心甚少。其实,学做人比成绩更重要,一个品质低下的人学到再多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呢?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朋友,多与孩子交流,发现孩子思想上有波动、有偏差应及时与老师沟通,共同寻找原因,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摆事实、讲道理,切忌简单粗暴。

三、学校应改进德育工作,以不同方式,多渠道开展德育工作

1.各科教学都应成为德育的主阵地。除品德课外,其他各科教学也都应根据本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抓住时机,坚持适时、适度的原则进行德育,而不应把它变成课堂的点缀。学校在对各科教学的考核中应有对德育目标的考核。

2.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楷模。全体教师都应敬业育人、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首先不做。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渊博的知识、优雅的谈吐、高尚的情操来熏陶和感染学生。

3.努力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要充分发挥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的育人作用。同时,学校的板报、墙报、红领巾广播站、文化墙、宣传栏也要充分利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努力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教风、校风。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4.适时开展各种活动。学生们非常喜欢、乐于参加各种课外校外活动。通过活动能使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协作,学会如何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开展各种活动应坚持适时、适度的原则。

5.德育应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守则》、《规范》教育,公德教育虽然都是小事,可是对学生今后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的德育就要从这样的小事做起。这样的德育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接受,要比口号式的、枯燥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北京奥运会各场馆在比赛中,乱扔垃圾的中国观众屡见不鲜,外国观众却鲜有为之。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德育的悲哀。如何加强德育的实效性,是当前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关系到德育的成败。以上就是我在工作中形成的一点粗浅认识,仅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八高)

上一篇:新课标下历史课堂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下一篇:历史课堂情感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