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基地八成亏损

时间:2022-10-22 12:35:30

影视基地八成亏损

八成亏损

目前我国的影视城已达上千座,总投资已接近500亿元,规模仍在持续扩大,一些新的影视城仍不断涌现。

然而有专家指出,国内真正能称“影视产业基地”的只有13家,大而全的能胜任影视剧拍摄的则更加少。中国缺乏的是真正的影视产业基地,多数号称影视基地的只是挂着旗号而已。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影视中心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影视基地,80%处于亏损,15%处于温饱,只有5%可以盈利。

影视城扩张速度为何如此生猛?有业内人士指出,其原因主要是各地区之间有不同的利益。有些地方政府见别处有影视城,而自己的区域内还有不少土地,就也建一个。比如说汉城、宋城,横店可以建,西安也可以建,焦作也可以建。结果大家都建,甚至有些影视城的创意团队都是同一个。盲目投资,最后必然亏损和恶性竞争。

当然,背后有的也有着“圈地”冲动。比如在2010年,“本山传媒”便在海南琼海市博鳌镇圈下800亩地用于建设本山影视基地。其中的400亩将用来建设影视城,剩余的400亩建宾馆、酒店等配套设施。

据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锋分析,当前国内影视城存在着两大硬伤。

硬伤之一:雷同。古装剧流行的汉、宋、明、清等几个朝代,古建筑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以汉城、宋城为例,全国各地就有几十家,严重供过于求,但影视剧增长速度却远没跟上。目前我国每年电视剧产量约在五百部,即便是美国,年产量也不过七八百部。由于多数影视基地缺乏竞争力,剧组选择的空间很大,有时只是拍个外景就走了。而影视城一旦建成,就面临着日常维护成本和折旧。

硬伤之二:产品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影视城行业的性质也是高投入、资金回收周期长。很多影视城建成后,缺乏后续资金投入,十多年都没有改造过,对剧组和游客都没有吸引力,最终陷入困境。以云南大理的“天龙八部影视城”为例,当年因为《天龙八部》在那里拍摄而成名,但电视剧播放完热度一过,便很难再借助影视剧的热度吸引游客,影视城就出现闲置。

我国影视基地发展概况

我国影视基地最早起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各大影业公司的片场、摄影棚和外景地,三四十年代在上海、长春等地已见雏形。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1987年无锡中视影视基地建立为起点,国内兴起建设影视基地的高潮,如涿洲央视影视基地、央视威海影视城、镇北堡西部影城等。

到上世纪末,这轮建设之风逐渐平息下来,原因是大多数影视基地的建设属于盲目跟风型,没有严谨的规划和完整的运营模式,很长时间没有剧组进驻,基本上处于闲置荒芜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调整文化政策和影视市场的成熟,影视基地建设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广电总局《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逐步放宽外资进入影视业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影视行业。

影视领域对民资、外资的部分放开刺激了资本的投资热情,各种资本背景的影视基地纷纷成立。在这轮新的投资风暴中,全国规划建设20余个投资上亿元的影视基地。

这一轮影视基地建设的高潮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资本来源由单一转向多元;影视基地的服务对象由捆绑转向市场,由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拓展;影视基地的功能由初期的提供一个拍摄的场景拓展为提供一个影视制作平台。

但无论如何,我国影视基地的快速发展成为不争的事实,一批影视基地开始了完全市场化的经营和运作,其完整的服务体系和配套设施,完善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措施,既降低了影视拍摄的制作成本,推动着中国影视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又带动了地方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的影视基地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数量众多,并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影视基地。全国有上百个影视基地,其中投资上亿元的就有30多个,如横店影视城号称“东方好莱坞”,总投资30亿元,是目前国内拍摄场景最多、配套设施最全、历史跨度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

二是影视基地以搭建仿古建筑为主。古装剧影视片是我国影视作品中主力军,剧组对仿古建筑需求较大,这使众多影视基地都走人造仿古建筑的道路。

三是大多数影视基地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有数据显示,我国绝大多数影视城处于亏本经营的状态,只有少数知名影视城处于温饱和盈利状态。

上一篇:精英男金俊成 下一篇:电影票价为何降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