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音乐赏析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17:14:40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1篇

大学通识课教育的建设到今天已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年中,国人对通识课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诸多研究。查询中国期刊网、博士论文数据库以及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有关大学通识教育课的文章和硕士、博士论文共达600多篇,这说明大学中的通识教育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人的关注和重视,并多有研究和讨论。综观这些论文,主要涉及五个方面:(1)介绍国外经验或对比国内外做法;(2)对通识教育课的历史、现状的概述和总结或对未来的展望;(3)通识教育课的课程设计和评价研究;(4)某门通识教育课程的个案研究;(5)某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经验介绍和总结。

这些文章中还未见有一篇是研究通识教育课的教法的。可见,通识教育课的教法问题目前关注的人还比较少。诚然,每门课都应有符合本课实际的具体的教学方法,不必每门课程都统一用一种教法,这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然而,通过对某校的人文通识课进行调研,对该校人文通识课的教学方法的特点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时,它们是否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呢?尤其是在目前很少人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的情况下。本文即是通过实证调研的方式探讨人文通识教育课的教法,以期获得启迪。

本文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全校人文通识教育课的调研,目的在于探察:(1)在目前的实践教学中,人文通识课有几种教法;(2)这些教法各自的特点和效果如何?(3)目前的这些教法其缺点是什么,怎样改进?为使调研全面、深入,本课题成立了6人调查组,其中5人是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0级在校本科生,他们有些选修了人文通识课程,作为学生的他们在进行听课和在调查咨询时,其视角更为合理、感受更为真实,其调研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

调研组员们分工负责,分别在大学城校区和五山校区进行调研,采取听课和询问选课学生的调研方式。调研成员每人负责听某一类课程,如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外文化、历史或哲学、艺术、绘画、音乐、影视、考古、收藏、集邮等,平均每人要听十多门课和咨询选课的学生,调研内容包括教学内容、目的、方法、教学效果、学生反应等。

二、人文通识教育课两种教法的分析

华南理工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2013年2月~7月)共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106门220个班;本调研组调研了其中的69个班共42门人文通识教育课,其中,中外文学或文化课17门,影视、音乐、舞蹈艺术类17门,哲学、美学、历史类课程8门。根据调研,发现人文通识课大致有两种教法:(1)以教师在课堂展示的ppt为主要线索的口头讲述法;(2)以ppt为讲述线索,辅以音频或视频,然后以此进行分析的综合法,这类教法的课堂,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在有视频片段浏览的课堂里,师生互动较多。文学文化类课程以及哲学、美学、历史类课程主要采取以ppt为讲述线索的讲课方式;影视、音乐、舞蹈艺术类课堂在ppt之外往往辅以音频或视频材料进行讲授。

1.依赖ppt的口头讲述法

上课使用ppt,这似乎已成为了目前高校课堂教学的标准和流行的教学模式。传统中师生拿着课本,以及教师不断板书的教学模式已经难得再见。从调研的情况看,几乎所有的人文通识课都使用了ppt辅助教学。其中文学文化课和哲学、美学、历史类课程主要依靠ppt作为课堂讲述的线索,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受到ppt制作质量和教师讲述方法的极大制约。有些课堂ppt制作精美,有各种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极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如文物鉴赏、集邮学等课程。有些课堂除了有精美ppt之外,教师依据ppt的讲述要么逻辑清晰、思路通畅,学生容易理解和领会,如外国文学概观、中国当代文学景观、美国社会与文化、岭南文化、中国情感文化学等课程;要么从ppt列述的要点推延出去,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知识都信手拈来进行辅助论证或联想,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世界文化地理、跨文化交际等课程;要么把课堂讲述的某些内容与当今社会现实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论述,引起学生强烈共鸣,如中国传统文化、英语传媒与文化等课程。

这些都是较为成功的以ppt为讲述线索的教学方法。从调研的情况看,大部分使用ppt教学的课程,其效果都较好。然而,也有少数依赖ppt教学的课堂出现沉闷、乏味的教学效果,这主要与ppt的制作效果和教师的讲述方式有关。有少数课程的ppt制作比较粗糙、繁复或过于单调,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少数教师的讲述方式一本正经,虽然严肃认真,但语气平抑,照本宣科,从头到尾显得呆板、生硬,纵使逻辑清晰,内容丰富,也很快使课堂陷入沉闷、令人瞌睡的境地。原因很简单,教师自己不活跃,很难让学生活跃。这就是所谓的“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容易出现在文学课上。本次调研也发现有几门文学文化类课程很少使用ppt,其主要依靠教师口述和板书,依然能使学生兴趣浓郁,课堂生气盎然,教学效果良好,如英美文学与文化等课程。其主要原因在于讲课教师的博学和良好的口才。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显然对所讲内容熟悉之至,对课程所属领域有全然了解和深入研究,凭着渊博的知识和敏捷的思维,教师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学生折服。此时,对教学方法的考量似乎已显得次要,重要的是教师本身的学术修养和其表达能力。

2.使用ppt并辅以音频或视频的综合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出现在影视、音乐、舞蹈艺术类课堂里。具体而言,影视和舞蹈类课程主要辅以视频材料,音乐类课程主要辅以音频材料。总体来说,辅以音频和视频材料的课堂往往比较活跃,教学效果普遍较好。在音乐类课程中,教师往往采取先用ppt展示和介绍相关音乐知识,然后播放有关音乐范例,接着进行评述的教学方法。比如《影视音乐》课就在课堂上播放了不少影视音乐,包括电影、音乐剧等,如《天鹅湖》等,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和讨论,学生参与度比较高;同样,《20世纪西方音乐解读》介绍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民族主义音乐、序列主义音乐等不同类型的20世纪西方音乐时,就播放了相应的示例音乐,包括勋伯格的《华沙幸存者》(表现主义音乐),特斯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诗篇交响曲》(新古典主义音乐),梅西安的《异国鸟》、《图朗加利拉交响曲》(序列主义音乐)等,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和互动讨论。《音乐剧赏析》主要以播放音乐剧片段的方式介绍西方音乐流派、形式、一些基本的音乐词汇等,以培养学生赏析音乐剧的能力。一般而言,艺术学院开设的音乐课往往较为深入和生动,这可能和该学院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平较好有关,而其他学院教师的音乐课则在音乐范例点评方面有所不足,有个别的课甚至没有点评,播放完示例音乐后则进入下一个内容,整个音乐赏析课主要是欣赏,缺乏足够的分析。本次调研发现,影视和舞蹈类通识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教学课堂最为活跃,概因影视课往往会播放经典影片或片段,学生往往较为感兴趣,而在随后的点评互动中,学生通常也能有感而发,因此,课堂活跃,教学效果良好。舞蹈类课程则因为课堂上一般都会放映经典动人的舞剧,令学生着迷,因而在随后的教师点评中学生也能听得津津有味,容易理解,颇有收获。

调研发现,播放视频的影视和舞蹈类课程如若教师随后进行点评和讨论,学生参与度较高,师生互动教学效果较好。比如《影像中的西方政治文化》课在播放相关影像后,教师的精彩点评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媒介与文化》课在课堂播放访谈、演讲、新闻、电影等,内容涉及健康、经济、环境、社会时事热点等,以此来分析和评述这些媒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外国舞蹈史及作品欣赏》主要介绍国内外的舞蹈表演,在课堂播放国内外著名舞蹈如《天鹅湖》、《走跑跳》、《TheBol-shoi》等让学生欣赏,然后是教师评述以及师生互动讨论;《中外舞剧欣赏》主要介绍一些有名的舞蹈艺术家如杨丽萍以及有名的舞种,课堂播放中外著名的舞蹈剧和有关舞蹈的电影如《舞出我人生》等,然后是点评和讨论;《中日韩风格舞蹈欣赏》主要介绍中、日、韩的各种舞蹈,课堂上也播放舞蹈剧,如唐宋时期的《胡旋舞》、《绿腰》等,然后是课堂讨论。一般而言,使用ppt并辅以音频或视频材料的课程,其教学效果会比仅使用ppt的效果要好一点,但并非绝对。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学方法,还要视课程内容特点。比如文学课或者文物鉴赏或集邮等这样的课程,即使没有音频或视频的辅助,教学效果也可以很好,有些甚至不需要ppt也可以令学生沉迷,只要教师足够博学和有高超的表达能力。另外,有音频和视频材料辅助的课程也未必有好的教学效果,还要视其讲课的人,即教师是否够投入、课堂组织是否有序、语言表达是否恰当等。因此,可以说,教学效果好坏的决定因素并非在教学方式和手段本身,而在于课程内容和人,即教师本人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取最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也正因如此,有些课才可能无需ppt和音频或视频的辅助而依然精彩。

三、对人文通识教育课教法的建议

首先,通过本次调研,发现绝大部分的人文通识选修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传授知识型而非培养学生能力,即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向学生传授、介绍相关领域或课题的基本知识,以提高学生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知识涵养,而非提升学生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实践运用能力。人文通识教育课中更缺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课程。其实,有些人文通识教育课完全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特点,不同程度地加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功能。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绝大部分的人文通识课都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如ppt展示、音频或视频播放等。在依赖ppt展示的口述教学和运用ppt辅以音频或视频材料的综合教学两种方法中,后者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比前者的教学效果好。

另外,在教学内容上,影视、音乐、舞剧和流行文化等课程内容更受学生欢迎,在课堂互动方面,学生在这几类课堂中也更为活跃,互动愿望更强。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当前大学人文通识教育课最普遍、最流行、也最受欢迎的教学方法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而非传统的“板书+口述”(Chalk-Talk)的教学方法。然而,考察当今大学人文通识教育课堂,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的普遍应用使学生获得视、听、说三方面陶冶和训练的同时,传统的“板书+口述”教学方法的被遗弃恐怕也在无形中削弱了教师和学生动手写字的训练和能力,这对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会造成怎样的不良后果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此外,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大部分人文通识课程其知识性凸显,但其人文性则较弱。换句话说,人文通识课大多注重知识的逻辑顺序、系统性或科学性,在无形中使其更像一门科学课,突出了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而忽略了课程对学生在道德伦理、思维辩证等方面的启发、开拓和思考。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如《大学》、《论文》、《中庸》等并非具有严密或严谨逻辑论证的篇章,思想性和思辨性才是其突出特征,其中充满了对人生、社会、世界和宇宙的寓意和哲思,给人启发,令人深思,其“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等的人文情怀几千年来令中华国民心向往之,追寻之,践行之。因此,如何提高人文通识课的人文性,即思想性和思辨性,应当是目前中国大学人文通识课教育需要研讨的核心问题。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2篇

电影音乐,是作曲家为影片所写的、经过音乐录音和混合录音进入电影,作为电影综合艺术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电影放映而被观众所感知。电影音乐是20世纪新出现的音乐体裁,有音乐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在当代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当电影音乐进入电影后,它从题材、内容、风格、手法、结构,到段落划分和长度,都为影片的整体构思所决定。但同时,电影也为电影音乐提供了新的发展条件和表现天地。优秀的电影音乐借助它抒发对自然的情感,流露对生命的感悟,表达对理想的追求,成为电影作品艺术主题最重要的载体和诠释人生的绝好形式。电影音乐的这种既受到限制又得到新发展的特质是它所独具的。创作者们往往通过电影语言和音乐语言的双重表达和有机结合,再现以至升华电影作品中那至纯的真情、至美的意境、至善的心灵,实现艺术家们通过电影艺术手段达到对人类命运最终关怀的目标。

随着电影艺术的迅速发展,自20世纪30年代起,电影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重要性日益显露出来,并逐渐成为电影本体结构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功能和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通过作曲家和导演的精心合作和长期探索,一批有较高水准的电影音乐陆续显露出来了,电影音乐作为音乐艺术中的一个有其自身特性、规律和价值的独立体裁,终于形成和成熟起来。

20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音乐学在国际上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科学门类,在人文学科领域中确立了自己牢固的地位,在音乐的理论、历史各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它在电影音乐这个领域却显得相当薄弱。虽有第一部全面研究电影音乐的学术专著(波兰音乐学家卓菲娅・丽萨的《电影音乐美学》)在20世纪60年代的问世,但电影音乐研究在我国就显得较为薄弱,基本上处于起步的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下这些著作的相继问世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它说明,在我国这个课题业已被关注,并且对它的研究已逐步在扩大、加深,这也说明众多学者关注到了电影音乐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实在是可喜可贺。多年来有关于电影音乐的研究主要是以著作类、学位类论文、学术类论文和评论类文字出现,篇幅所限,仅略举如下著作是以为评鉴。

王云阶著《电影音乐与管弦乐配器法》①

该书分为三个部分:一、电影音乐谈丛;二、电影音乐配器法?穴译自苏联萨巴尼耶夫原著《电影音乐》?雪;三、普通管弦乐配器法。作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音乐创作的实践,并参考中外有关专业书籍编写,以作为第二部分的补充。

王云阶著《论电影音乐》②

该著作收入作者自1949―1982年发表的有关电影音乐的文章42篇,内容涉及有关电影音乐的各个方面。上篇主要是作者个人电影音乐创作经验的总结,如《从影片〈林则徐〉谈电影音乐民族化问题》、《〈傲蕾・一兰〉的音乐创作》等;对电影音乐美学问题的探讨,如《音乐在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作用》等。下篇是对中外电影音乐的评论。该书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经验高度结合。

王文和著《中国电影音乐寻踪》③

将学术性与知识性、资料性一并纳入编著意图,以期引领读者去游览尽可能多的传统风景。本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系统而清晰地勾勒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音乐发展史,值得指出的是,尽管许多为中国早期电影创下卓著功勋的作曲家,本身即是新音乐史上的大家,但是,编著者却有意避开了纯音乐的价值评估,而是立足于音乐与画面关系的思考,在历史的省察中探讨音乐与电影的其它创作部门共同缔造经典的成功经验。下编所选录的138首电影歌曲,则为读者的这种把握提供了更加感性的参照。

贾培源著《电影音乐概论》④

该书共分为八个乐章,主要以电影音乐简史;音乐与画面的关系;电影音乐的功能;电影歌曲问题与影片音乐评论等分门别类的论述。应当指出,对这些遴选出来的代表性作品,作者所做的不仅仅是照录如仪,而是同时还附以要言不烦的背景介绍和赏析点评。在这里,作者依然坚持了电影音乐首先是“电影的音乐”的立场,对每一首作品的分析始终不曾游离于影片本身,从而使读者在获得相应的电影史知识的同时,有可能去接近和感受它们在往昔岁月中的艺术风采。

何方著《中国电影音乐文集》⑤

该书系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研究文论编著而成,收入文章77篇,按照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按发表时间的先后编排,全面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片种电影音乐创作的成就以及电影音乐理论研究的成就,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曾田力著《影视剧音乐艺术》⑥

该书主要包括影视剧音乐的本体构成、影视剧音乐的美学探索、影视剧音乐精品分析三部分内容。自从电影和电视诞生以来,整个20世纪的音乐都受到了它们很大的影响。影视剧音乐所表现出来的创作样态、所使用的创作技法和审美意境,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在不断地扩展并丰富着人们的心灵。

孙建京编著《经典电影与音乐视盘赏析》⑦

该书从科学与艺术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经典电影与音乐视盘的介绍,领略名家的风采,包括优秀影片视盘、音乐片视盘、优秀电影演员、导演等详细情况。同时还指导你建立属于自己的影音世界,在家中享受快乐与发现。

罗展凤著《电影×音乐》⑧

该书把电影和音乐交叉连接,向读者展开一个″听读″电影的新视角。把音乐和电影交叉谈论的书,当下并不多见。而观影族中,颇多音乐爱好者,因为很多经典的电影都有出色的配乐,其中不乏大师级人物,使得音乐与影像相映生辉,甚至流传更广。作者对电影、音乐、文学有很强的感悟能力,也是其电影音乐评论文章的结集,分六个部分,从不同的专题角度、不同的电影实践来谈论电影音乐从内容到形式的方方面面。其对电影音乐的感性、理性之分析,为电影爱好者对电影的细读起了不少解惑的作用。作者引用了不少英文资料,也是从规范的学术立场对电影音乐这一媒体交叉的新文化现象的研究做出了尝试。缺点是缺乏深度与厚度。

(法)贝托米厄著,杨围春、马琳译《电影音乐赏析》⑨

该书通过描叙电影音乐的不同规则和范畴,从而更好地观察到它们的相互冲突和逐渐消亡。影视音乐并不只是影视画面的陪衬,音乐本身及其内涵都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了观众的价值取向和一种时代观念。凭借一些美妙的旋律和语调以及乐器的配合,音乐构思了一个有序世界的蓝图和即时的幻想空间,而正是这些保证了电影蕴涵的真谛和永恒,影视音乐混杂着诸多因素和多种多样的音乐语言。它朝着不很完整的音乐形式和全新的管弦编排方向发展,它注重于时间的瞬息流逝,注重于事物的细微变化。

曾田力、雷伟著《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⑩

该著作的特点是在电影电视剧音乐的阅读、可视、可听的基础上,将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有意义的思考,把电影电视剧音乐的相关知识转化为″传媒音乐人″实践的思想基础。针对传媒音乐专业教学的内容、体例、风格和教学实践的可行性问题,突出了传媒音乐教育的独特性、传媒音乐教育的目标性、理论教学的可操作性、音乐知识面的系统性。同时又以教学改革的创新思维和新的图文组合信息,引导读者用音画结合的观念及美学思维对电影电视剧中的音乐进行系统分析。

朱天纬编著《中国电影百年经典歌曲》{11}

该著系中国电影歌曲集,选自1926年以来,在中国(包括大陆、香港、台湾)各片种电影中,词曲作家专门为影片创作的歌曲(包括为未拍成的影片写作歌曲)和在电影当中选用的其他词曲(包括民歌和创作歌曲)。由于舞台艺术片(包括被搬上银幕的其他种类艺术形式:戏曲、歌剧、舞台演出等)中的音乐(包括歌曲)的创作成就,主要是原作品的创作成就,只是通过电影这一媒介得到广泛传播,因此该著只精选其中的重要选段和歌曲。在影片中选用的其他歌曲、为未拍成的影片写作的歌曲放在全书最后。

狄其安著《电影中的音乐》{12}

该著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是对电影音乐的概述,论述了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的关系,也介绍了电影音乐的功能与曲式结构等方面内容,从电影音乐的本体出发,简明扼要地介绍其功能与作用,并进一步阐述与其母体之间形成的关系等等;中篇是对中外十五部经典影片的音乐分析与影音评析,作者较多地选取一批有时代性的作品,对其进行评价;下篇是对五部中外纪录片和科教片的音乐分析。

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第一个百年的庆典之年,深藏久远的影片、影人、影事和影音再次走进人们的视线,漫入耳畔,记忆中的影像和熟悉的歌声再次让人泪流满面。中国电影的百年历史形同生命的轮回,不由人意地出生、发展、壮大,持续获得各种荣誉。在人们对这一百年历史的记忆中,直至追溯从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公开放映电影开始,电影以其造型空间的五彩缤纷、叙事时间的千曲百回、视听合一的绘声绘色,创造了“在场感”与“想象性”的高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人类艺术千百年来一直难以克服的空间与时间、视觉与听觉、表现与再现相互分离的美学矛盾。

审视百年中国电影,不难发现,电影音乐就是百年电影绽放的一朵艺术奇葩。电影音乐是一只艺术百灵鸟,飞进电影,为电影增光添彩,飞出电影,给人以审美快乐享受。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弘扬中国电影音乐的成就,推动中国电影音乐的全面提高,促进电影事业的发展,中国电影基金会、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和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在第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2005年6月12日在上海举行了“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华诞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庆典”活动。这次庆典活动的宗旨是表彰在中国电影音乐创作中,取得突出成就的电影音乐作曲家、词作家、指挥家和歌唱家{13}。正如苏联音乐大师杜那耶夫所说:电影这一伟大的大众化的艺术,它不仅和歌曲并肩前进,还产生了歌曲,传播了歌曲。中国电影百年发展的历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曾出现过很多优秀的作曲家和优秀的电影音乐作品,他们为中国的电影音乐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也正是在2005年,我们在中国期刊网检索“电影音乐”和“电影歌曲”主题词时,不难发现,此前近百年的理论研究(公开发表)与自2005年(到笔者截稿之日)仅四年的研究数量基本持平(数量近800篇);2005年前近百年里仅有2篇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电影音乐,而此后则有26篇硕士毕业论文和5篇博士论文。

几年来对电影音乐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电影音乐功能的研究有李继超的《从电影音乐的确定性角度论其审美功能》、雅乌塔罗的《电影音乐的抒情功能及其表现特征的审美心理研究》、刘涛的《从新感受力美学看电影音乐的功能》等;对电影音乐的美学研究有方倩《浅议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李霜《浅谈电影音乐的美学特质》、钞艺伟《管窥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等;电影音乐历史的梳理有宋杨的《默片时代的早期中国电影音乐初探》、冯坚的《谈中国电影歌曲的产生》、王芳与王建斌的《论十七年电影音乐的艺术成就》等;对电影音乐民族风格研究的有王秋兰《民族特色是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的灵魂》、罗婷《浅析中国电影音乐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孙岩《电影音乐民族化、民族风格探讨》等;对电影音乐技术创作研究的有胡睦《电影技术与电影音乐的发展》、李锋《谈电影音乐中现代音乐的创作和运用》、陈海英《电影音乐制作的变迁及对当代影视发展的影响解析》等;对电影题材分类的音乐研究有田艺苗《追车与的波澜――大卫・阿诺德的007电影音乐》、徐洪江《当前我国武侠电影音乐的特点和赏析》等;对优秀电影音乐作曲家评述有卢冰《中国早期音乐家对我国电影音乐发展的贡献》、李钰鹏《谭盾电影音乐的艺术》、谭春艳《三宝电影音乐审美分析》、郑健《浅谈聂耳对中国电影音乐的历史性贡献》等;探讨电影音乐与画面之间的关系有李少华《刍议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的关系》、刘乘麟《论电影音乐与画面的对位关系》;电影音乐在教学设计上的有韩梅《〈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之教学设计、反思》、陈聆洁《〈夜半歌声〉电影音乐之教学设计、反思》等;易琳《普通高校开设电影音乐欣赏课的必要性探索》、于长悦《浅析电影音乐鉴赏的教育价值――由“电影音乐鉴赏”进入普通高校选修课课堂谈起》等;还有乐器在电影音乐中的运用研究的赵敬蒙《谈琵琶在电影音乐中的运用》;电影音乐复古风格的韦玲玲《电影音乐中的“仿古风格”》;等等。

总的来说,自2005年以来,对整个电影音乐的研究一度蔚为潮流,对电影歌曲、电影音乐剪辑等子研究自然也裹挟其中,而这种回顾和反思往往在无组织的情况下进行。从2005年这一年几次重要的研讨会和授予长期从事电影音乐创作的多位德高望重的作曲家们来看,集中就电影音乐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方向等展开探讨。几次会议都汇集了我国电影音乐研究的宿将和精英,规格很高,所达到的成果也很丰硕。会议还指出了目前电影音乐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是学术研究的多半还是限于赏析、评析类型;二是新方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风的空疏;三是由于局限于电影音乐的总谱,因此缺乏一些谱例上的研究。如今,历史的步履已经迈过了21世纪的门槛,并在这个满怀希望与期待的新世纪继续前行之际,对上个世纪的回顾和反思进行再回顾、再检讨,以明确这一回顾和反思所解决的问题、所达到的高度、所存在的不足,对推进和激活电影音乐的研究,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从20世纪初电影音乐的研究作为一个专门学科被关注以来,研究者们从各自的学养出发,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百年来可谓硕果累累。当历史进入到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学科的发展和世纪交替时期学术总结思潮的出现,有关于电影音乐的研究,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不断地对电影音乐的历史、特征、功能和赏析等方面给予了较多的回顾与思考。时至中国电影诞生百年的2005年,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按照2005年为分割点的话,其前一百年与其后四年的对比,除了在年数上的极大反差和数量上的巨大变化之外,我们还应看到,值2005年庆典年之际,它加速推动了对电影音乐历史脉络的梳理及理论研究的积极意义,同时还加大、加深了理论研究者们对电影音乐这一学科的极大关注。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看,2005年以来的诸多研究虽说未能摆脱在赏析、音评上的打转,但也出现了对电影音乐的美学、哲学、社会学、剪辑学等方面的突破。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对于电影音乐的研究目前不仅仅限于音乐学界,可喜的是在当前的电影学、社会学、艺术学、文艺学界诸多学者也饶有兴趣地加入电影音乐研究队伍中来。他们从电影音乐的其他层面分门别类地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探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是音乐学界所不能全面企及的事。对于电影音乐的研究来说,应是一件幸事,不仅是因为加快、加深了研究,更重要的则是扩宽了其研究的视角。

无论是已经达到的,还是尚未解决的,这些问题也同样适用于电影音乐的研究。电影音乐研究作为整个电影音乐研究的一部分,其整体方向、大致特征、所面临的问题和整个电影音乐研究的洪流大体一致。但电影音乐研究又自有其独立的学术个性,也有它独自的发展线索,所以专门对电影音乐研究进行历史回顾和前景展望的也不乏其人。与音乐学、电影学这些相比,电影音乐的研究是一门交叉学科。但电影音乐研究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关键是要建立适合中国民族特色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同时发掘电影音乐研究的现实意义,使这一着眼于电影音乐研究能够在现实中平稳着陆。要实现这两个要求,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电影学、音乐学研究界的共同努力。

电影音乐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是人类文明日渐发达的必然结果,催生剂是电磁电子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世界第一部电影音乐(电影歌曲)是1908年的《L'assassinat du Duc de Guise》?穴《吉斯公爵被刺记》?雪,而我国第一部电影音乐(电影歌曲)是1927年的《心心相印》与《初恋滋味》(《二八佳人》)。到新时期80年代之后,电影、电视行业迅速发展,信息的远距离、直接、快速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改变了社会信息系统,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作为承载媒介的一个组成部分,电影音乐最初仅以渲染电影故事情节为其主要功能。随着接受需求的与日俱增,源远流长的音乐艺术很快与电影结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如电影歌曲、电影戏曲音乐、电影背景音乐、主题曲、电影插曲、片尾曲等应运而生,并因其显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美学风貌,自电影音乐诞生之日起,电影音乐(尤其是电影歌曲)成为一种受众面极广、影响力极大的新的艺术形态。

电影音乐从属于音乐艺术,也附属于电影艺术,许多电影音乐的作者,同时也是音乐艺术创作的活跃人物。再者,电影音乐创作具有与一般音乐创作完全一致的共性,同时它又有其不同于一般音乐创作的特殊性。因而有着音乐艺术一般的共性,因此也就从属于电影艺术,并为电影剧情的发展服务,其主要的艺术作用是为了阐明影片的主题思想、塑造人物形象和烘托渲染影片情景气氛等。但电影音乐又有其不同的艺术特点,它给予人们的艺术形象更直接,尤其是配合着影片中的人物形象,给人的印象则更为直观,这是由于影片画面与音乐相结合的缘故。这一点也正是电影音乐易被人们接受并迅速传播的原因。

电影音乐也不是孤立的存在,电影音乐的发展离不开电影的发展,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电影中,几乎所有影片都不同程度地以音乐来烘托影片的内容。自从电影诞生以来,电影音乐就依附于影片而存在,一旦被人们传播开来,也就相应获得了独立的生存价值。而这种“独立的生存价值”有时往往要比它依附的影片的生命价值要长得多。也许人们早已淡忘了某部影片,但是这部影片中的插曲却一直在人们中间传播。作为社会文艺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电影音乐在人类文明的推进中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它具有与其他艺术紧密结合,一方面借助其他艺术完成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又作为其他艺术的传播载体使之进一步发扬光大的特性,因此而推进了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提升。它不仅加快了艺术传播的速度,开阔了艺术传播的疆域,而且沟通了接受传播的人群,同时还因其大众普及的效能,模糊了施者与受者之间的界限,填平着国域与种族之间的沟壑,促使更多的个体和群体从接受者向传播者转化,加速推动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电影音乐艺术丰富了人类的艺术宝库,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内容之一。

电影音乐的客观存在及其日益显现的对社会、政治、文化、精神缔造等各层面的重大影响,促成了电影音乐艺术作为一门科学的构建和发展。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相关理论公认,电影音乐是由电影技术与音乐相结合而产生的、具有大众文化特性的艺术类学科分支,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几项内容。

我国电影音乐的研究起步较晚,发展也相对迟缓,尤其在学科建设上有过一段较长的封闭停滞期。自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情况发生了改观。应和着电影、电视业的飞速发展,电影音乐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方面悄然而起,尤其到了2005年前后,伴随着电影百年的庆典之年,也掀起书写电影音乐研究篇幅的热潮。可以说,自2005年前后以来的短短几年,电影音乐研究文献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过此前几十年相累加的数量,这不能不说是令人兴奋的事情,也可以说迎来了电影音乐研究的春天!研究者们各领,深刻影响着电影音乐艺术的创作和理论构建。

随着电影产业的大幅发展,电影音乐越来越受到导演、作曲家乃至观众的重视,数量的增加,也开始打破了早期规模小、选题窄、影响弱的特点。21世纪的前后几年,研究电影音乐相关专著的出版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期,尤其是为迎接“百年电影”的2005年的前后,电影界、音乐界、文艺界纷纷出版书籍以表庆贺。上述诸多论著的加速面世,一方面彰显了我国电影音乐理论队伍的日趋成熟,在数量上的扩展和质量上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是顺应“百年电影”庆典的热潮,进入高速扩容阶段的需要。

也许有人认为,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这一视听语言中声音的组成部分,不值得花大力气去研究,因为电影音乐永远是从属于电影而存在的。虽然电影音乐在某些方面有它的客观局限性,但这丝毫不影响它自身的美学价值以及对其规律性探索的必要性。电影音乐学科,作为一门涵盖电影学和音乐学相关知识的新兴交叉学科,正在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诚然,一门新兴学科研究有相对广博的基础应视之为好事,但的现象还是带来了些问题。在若干亟须解决的问题中,成熟并系统的专著的缺失尤为突出。诸多前辈、同仁与研究者共同不懈努力,都是为了解决现实困难,并进一步构建系统的研究理论。毕竟,这是一门诞生至今方近百年的新兴学科,其建设还只是在方兴未艾之期。

①王云阶《电影音乐与管弦乐配器法》,上海:上海教育书店,1950年版。

②王云阶《论电影音乐》,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

③王文和《中国电影音乐寻踪》,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④贾培源《电影音乐概论》,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6年版。

⑤何方《中国电影音乐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⑥曾田力《影视剧音乐艺术》;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⑦孙建京编著《经典电影与音乐视盘赏析》;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⑧罗展凤《电影×音乐》,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⑨(法)贝托米厄《电影音乐赏析》,杨围春、马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⑩曾田力、雷伟《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11}朱天纬编著《中国电影百年经典歌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12}狄其安《电影中的音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

{13}瞿希贤、乔羽等4位德高望重的作曲家和词作家荣获“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终身成就奖”;王立平、赵季平等8位成就卓著的作曲家荣获“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特别成就奖”;巩志伟、尹升山、肖完、郭兰英等26位对当代中国电影音乐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作曲家、指挥家、词作家、歌唱家荣获“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特别贡献奖”;贺绿汀、王云阶、雷振邦等9位已经过世的作曲家荣获“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特别荣誉奖”;才旦卓玛、任桂珍、蒋大为等21位歌唱家荣获“当代中国电影歌曲优秀演唱奖”;陶虹等两位青年电影演员荣获“青年电影演员演唱鼓励奖”。作曲家翁清溪、顾嘉辉,歌手苏芮和容祖儿分别荣获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地区电影音乐家特别奖。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3篇

(一)在课程设置上,着力跨学科、融合性的综合基础课程设置

传媒音乐教育旨在重点培养多功能复合型、实践应用型、技术操作型的人才。其人才培养的定位决定了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和复合性。因此,建议在音乐专业基础课程中有的放矢地加入跨学科非传统音乐的内容,促进多学科兼容且相互交叉渗透。同时,课程设置的稳定性也应是相对的,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效果反馈在一定教学循环周期内加以适度灵活调整。

(二)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建构“互融探究型课堂”

后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变“权威性课堂”为“探究型课堂”,主张教学过程的平等动态性。“学习的内容永远不应当作为僵死的东西去消极地或机械地接受。这种僵死的知识只会使人的头脑变得呆板起来。相反地,学习的内容应当通过兴趣使之成为大脑的一部分,这会使大脑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就像扔进火炉里的木头,这块木头也会成为火焰,使炉火更旺”。雅克·玛丽泰恩在他的《教育向何处去》一书中如是说。因此,在专业基础教学中应大胆制造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意识,使教师与学生的主、配角地位发生互换,突出强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包容、探究型课堂。

(三)在考评体系中,直面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课程的延伸性价值追求

在后现代教育理念关照下的专业基础教学评价体系中,主张不仅注重课程终期统一的闭卷笔试考核,且关注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的表现(如作业、平时课堂的参与能力、阶段性学习成果等)并予以综合评价。从而“形成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统一,诊断性评价与成就评价相结合,理论课程、技法课与实践评价多元化,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互印证,平时考察、纸笔测验与表演评分互为补充的适合现代评价理论和适应现实需要的评价体系”。

二、初创存异、拓新的音乐专业基础教学范式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曾有较长的一个阶段在基础理论教学中奉行标准化教学模式,然而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而言,该模式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建构。因此,后现代教育理念视域下的音乐基础课程主张存异、拓新、多元的教学范式。下面,笔者提出创设此种教学范式的三种有益假设。

(一)整合既有专业基础课程,加大跨学科基础选修课比重,并建立相应学分奖励制度

目前,国内的传媒院校主要有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和河北传媒学院等,在此以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和河北传媒学院的三个相似专业方向为例,将三所高校现有音乐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情况汇总如下:1.中国传媒大学(电子音乐制作方向):乐理、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流行音乐文化、作曲理论;2.浙江传媒学院(音乐编辑):基础乐理、录音作品赏析、曲式与作品分析、和声;3.河北传媒学院(音乐制作):音乐基本理论、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欧洲音乐简史及名作欣赏。上述三所高校的音乐制作方向均主要培养具有较扎实音乐创作功底,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与电子音乐设备,具备音乐制作、音乐编辑方面的知识能力,能在广播、电影、电视、文艺团体和唱片公司、互联网络、音像出版业、演艺市场、音乐文化管理等部门从事音乐编辑、创作与制作、音乐项目策划或音乐文化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实践应用型专门人才。但相较其专业培养目标及定位的“宽口径”,三所高校目前已开设的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却折射出学科辐射面偏窄,教学内容单一的现状。因此,建议首先整合现有专业基础课程资源,加以适度浓缩,如作曲理论中的“四大件”(和声、曲式、复调、配器);其次,建议加大跨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比重。国外许多大学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都开设有配套的选修课,而国内院校在此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故鼓励为该专业增设如世界音乐文化、跨媒介及新媒体策略、影视音乐、传播学基础、音乐市场调查等基础选修课,并规定相应研修学分要求,同时建立超学分奖励制度,作为学生在校期间评优或保送读研的重要加分项,以此真正体现传媒音乐教育的侧重。当然,各传媒院校除音乐制作方向外还设有其他专业方向,但在课程设置中都不同程度存在类似问题,在改革中亦可借鉴上述“大专业”思路。

(二)鼓励创构情境体验式教学,创建优秀教学成果音像资源库

传统的音乐基础课堂教学往往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模式,此方法重在传授知识,但恰恰忽略了音乐这一艺术门类的特殊性:强调“感知体验”的重要,即习学者通过亲身艺术实践所获得的一种深层次的内心感受。而对于“体验”的强调也恰恰符合当代大学生践行能力强的心理特点。至此,将此观念延伸至传媒音乐教学中,笔者以为,音乐专业基础教学也宜动静结合,在教学中多构建“互动参与片段”,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地引领和设计下进行情境体验,如和声教学中用以演示和声连接的钢琴弹唱、中外音乐欣赏中的古典音乐受众情况调研、媒体策略中的案例讨论等,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力,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使其转变为课程的构筑者,从而获得主体身份感的认同,这既贴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又可激活整体课程教学效果。

(三)尝试创建阶段化、多维度的考评体系

课程考核评价是检验音乐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由于传媒音乐课程的创新性和独立性,传统写作论文、闭卷考核的方式已无法实现课程目标。因此,亟待建立相应阶段化、多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以保证音乐基础教学的良性循环并持续优化教学效果。在后现代教育的理念映射下,任课教师应将理论课程、技法课与实践评价多元化,抛开传统惯用的论文、试卷的考核方式,而代之以更加灵活的调查报告、校园汇报演出、原创音乐作品、案例式演讲等多重形式,更加贴合传媒类课程特点,也更加尊重和释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全方位展示传媒音乐基础课程教学成果。后现代教育理念作为后现代思潮的一部分,是对现代教育的一次深刻反思,尽管后现代教育理念在其延伸过程中不可避免遭遇争议,但其仍不失为传媒音乐教育体系化、深入化研究的适宜理论导引,它为我们订制的思虑教学的全新参照系值得传媒教育工作者深度思量。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流行音乐 高职院校 流行音乐相关课程 构想

一、问题的提出

流行音乐(pop),或称通俗音乐。初期指能吸引广大观众的音乐会。1858年本尼迪克特创立了“伦敦流行音乐会”,它一直延续到1898年。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pop”一词特指非古典音乐,通常称如甲壳虫、滚石、阿巴等音乐的表演者们所演唱的歌曲。因此有“流行乐组”(流行音乐表演者通常是演唱者、吉他手、鼓手,有时加入复杂的电声效果)、“流行音乐节”之称。[1]本文所探讨的“流行音乐”概念主要是流行歌曲,不包含乐队相关内容。

流行音乐从诞生发展至今,已成为当今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是大众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反映了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而且对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流行歌曲大众化、全民化的特点,得到众多年轻人的喜爱。把流行音乐引入课堂,这是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设置中的挑战,也是音乐教师需要面临的一个课题。

二、高职院校现有音乐课程的设置――以湖北省襄樊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湖北省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开设音乐课程的专业仅有学前教育,另外,公共音乐研究室的老师承担了全院任选课中音乐部分的课程。

表1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①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共开设7门音乐课程,不论是必修课,还是限选课,都没有跳出传统音乐课程的圈子。

表2襄樊职业技术学院任选课音乐类课程(2010―2011年度第2学期)

根据表格信息,我们了解到: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共开设音乐类任选课7门,其中传统课程3门,《演唱表演》、《钢琴》、《舞蹈表演》;音乐基础课程1门,《音乐基础训练》;拓展类课程3门,民族乐器演奏(葫芦丝、二胡)和《流行音乐文化与歌曲演唱》。流行音乐相关课程是我最早开设的,已讲授3个学期,学生反映良好。

通过上述两个表格的统计,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并未开设流行音乐相关课程,全院任选课仅开设《流行音乐文化与歌曲演唱》一门相关课程,说明流行音乐在该校的受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除此之外,音乐素养类的课程,如《音乐欣赏》、《影视音乐》、《民族民间音乐》等课程也没有见到。

三、在高职院校开设流行音乐相关课程的构想

很多人认为,高职院校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地方,只要学到技术就行,流行音乐相关课程没有开设的必要。但我不以为然。首先,流行音乐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如果能将它引入课堂,学生就会非常感兴趣;其次,就我的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喜爱演唱流行歌曲,但总是在选曲、演唱技巧、舞台表演等方面陷入困惑,这时,如果有音乐教师适时指导,那不仅能及时解决学生的演唱技术问题,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演唱与表演水平;最后,流行音乐相关课程的开设,能够提升大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由此看来,在高职院校开设这类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1.课程内容与形式的选择

流行音乐包含的内容很多,也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比如说有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介绍,流行音乐经典曲目的赏析,流行歌曲的演唱与表演,流行音乐的创作,等等,分别以理论课、表演课和创作课的形式讲授。

我认为,这些内容可以组合成《流行音乐文化》、《流行歌曲演唱》和《流行音乐的创作》三门课程。其中,《流行音乐文化》主要讲授流行音乐历史及作家作品赏析,《流行歌曲演唱主要讲授流行歌曲的演唱技巧、舞台表演,《流行音乐的创作》则侧重于词曲创作。最后一门课程有一定难度,可根据学生自身水平和程度确定是否开设,以及讲授内容的深浅。

2.课程适用场合的确定

流行音乐相关课程适用于音乐专业的必修课、普通专业的选修课,以及学生社团活动。

3.课程设计的思路与构想

流行音乐相关课程选择中外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代表曲目欣赏、经典曲目演唱和流行歌曲演唱技巧与表演训练这几个方面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介绍中外流行音乐的不同风格,聆听和感受经典流行歌曲,亲身体验流行歌曲的演唱技巧和韵味,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1)课程目标

《流行音乐文化》与《流行歌曲演唱》课程在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主要途径,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了解流行音乐文化,演唱经典的流行歌曲,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流行音乐文化,亲身体验流行歌曲的演唱技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助于学生正确地处理流行音乐与自身生活、学习的关系。

知识目标:了解中外流行音乐发展的轨迹,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风格;通过介绍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风格,把握其发展脉络,了解各自的音乐特点。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聆听和感受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掌握基本的流行歌曲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和较强的艺术审美能力,对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能作出较为客观和富有见地的评价,激发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增强音乐与文化素养,不断完善人格,提升精神境界。

(2)教材编写

编写出一套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流行音乐教材是十分必要的。教材建设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积极引进国外相关教材,通过编译、整理和补充使其本土化符合中国国情;二是组织各院校教师共同编写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教材。[2]

(3)教学方法及手段

制作集图片、影像和课件于一体的教学内容,采用PowerPoint多媒体授课方式,其丰富、多样的信息承载形式、灵活方便的交互特点,应该会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上力求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教学过程以讲授和演唱为主,辅以必要的课堂讨论,使学生充分融入整个教学过程。

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的网络资源,将提升课程的品质和内涵。最好建立校园网网络资源,为加强学生的音乐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帮助和指导,其中应该包括音乐音响图谱资料、歌曲演唱技巧和表演训练、乐谱制作技巧、知识问答、论坛、网上参与等。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本课程学生自主学习和上网学习的需要,而且可以起到教育学生、激励学生、教书育人的作用。

四、结语

流行音乐目前已成为一项环环相扣的文化产业,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音响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接触流行音乐的机会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大,喜爱程度也越来越深。[3]相对而言,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对流行音乐的关注略显不够。本文以湖北省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的流行音乐相关课程设置为例,分析了音乐课程的现状,并对流行音乐相关课程的开设作了初步的设想,以期得到同行们的共鸣,使更多的业内人士关注流行音乐相关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开设的构想,让无数个构想凝聚在一起,成为实实在在、具体的实施方案。

注释:

①根据2009级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表》绘制。

参考文献:

[1][英]迈克尔・肯尼迪,乔伊斯・布尔恩著.唐其竞等译.牛津简明音乐词典[M].第四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908.

[2]王建元.从我国高校流行音乐教育现状谈流行音乐学科建设[J].江苏: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1,(79).

[3]刘亚丛.高校流行音乐文化传播初探[D].郭树群指导:硕士论文.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07:9,18.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媒音乐教学 后现代 基础课程教学

一、后现代教育理念的源起

后现代教育观是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兴起的现代主义中引申出来的一种区别于现代教育观的教育理念,因后现代主义具有以下几点特征:1.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2.解构现代主体性;3.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故自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多方普遍的关注,广泛渗透到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诸多领域,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曾对现代教育进行过深刻的批判,和现代教育所主张的“精英教育”“学校教育”“理性教育”“专业教育”相比,后现代教育倡导“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主体教育”(教师话语霸权旁落,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通识教育”。因此,“相对于现代课程观下的统一性、本质性和封闭性而言,强调差异性、多元性、创造性、开放性的后现代课程观,更加适合社会对未来就业人才需求,给我国音乐教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启示。”①

二、后现代教育理念对传媒音乐专业基础教学的启示

“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音乐文化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媒系统担负着传播音乐的任务越来越重”。②基于此,包括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在内的国内多所传媒院校纷纷开始专业性地培养传媒领域中的音乐人才,即能在“音乐演出、音像制造、音乐出版、艺术品交流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与音乐相关的现代传媒领域从事音乐策划、音乐监制、音乐经纪、唱片制作等音乐艺术传播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型人才”。③由于传媒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的特殊性,使传媒音乐教育有着不同于师范音乐教育、专业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的独立特色:其一,关注更多的非传统音乐形式,着力提升学生在多元媒介中对不同类型音乐的认知、判断能力;其二,注重将教学与音乐相关的现代传媒相结合,偏重培养人才艺术策划、管理等多方面综合能力。有鉴于此,传媒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中,都应鲜明体现培养传媒音乐人才的教学特征。但遗憾的是,国内传媒音乐教育尚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因此,对传媒音乐教育教学规律和规范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和规模,现有课程设置、教学环节中难免存在不完善,亟待适宜理论的指引。

如上文所述,后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内核便是“人”化教育,即关注人、发展人,提倡课程和教学的多元化、开放化,这恰恰应合了传媒音乐教育的特点。因此,将后现代教育理念引入传媒音乐教育领域,在理论层面为传媒音乐教育的体系化、深入化研究提供了可能。而集合多学科和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后现代教育理念予以传媒音乐教育教学,尤其是专业基础教学三点重要启示:

(一)在课程设置上,着力跨学科、融合性的综合基础课程设置

传媒音乐教育旨在重点培养多功能复合型、实践应用型、技术操作型的人才。其人才培养的定位决定了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和复合性。因此,建议在音乐专业基础课程中有的放矢地加入跨学科非传统音乐的内容,促进多学科兼容且相互交叉渗透。同时,课程设置的稳定性也应是相对的,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效果反馈在一定教学循环周期内加以适度灵活调整。

(二)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建构“互融探究型课堂”

后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变“权威性课堂”为“探究型课堂”,主张教学过程的平等动态性。“学习的内容永远不应当作为僵死的东西去消极地或机械地接受。这种僵死的知识只会使人的头脑变得呆板起来。相反地,学习的内容应当通过兴趣使之成为大脑的一部分,这会使大脑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就像扔进火炉里的木头,这块木头也会成为火焰,使炉火更旺”。雅克・玛丽泰恩在他的《教育向何处去》一书中如是说。因此,在专业基础教学中应大胆制造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意识,使教师与学生的主、配角地位发生互换,突出强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包容、探究型课堂。

(三)在考评体系中,直面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课程的延伸性价值追求

在后现代教育理念关照下的专业基础教学评价体系中,主张不仅注重课程终期统一的闭卷笔试考核,且关注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的表现(如作业、平时课堂的参与能力、阶段性学习成果等)并予以综合评价。从而“形成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统一,诊断性评价与成就评价相结合,理论课程、技法课与实践评价多元化,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互印证,平时考察、纸笔测验与表演评分互为补充的适合现代评价理论和适应现实需要的评价体系”。④

三、初创存异、拓新的音乐专业基础教学范式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曾有较长的一个阶段在基础理论教学中奉行标准化教学模式,然而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而言,该模式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建构。因此,后现代教育理念视域下的音乐基础课程主张存异、拓新、多元的教学范式。

下面,笔者提出创设此种教学范式的三种有益假设。

(一)整合既有专业基础课程,加大跨学科基础选修课比重,并建立相应学分奖励制度

目前,国内的传媒院校主要有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和河北传媒学院等,在此以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和河北传媒学院的三个相似专业方向为例,将三所高校现有音乐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情况汇总如下:

1.中国传媒大学(电子音乐制作方向):乐理、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流行音乐文化、作曲理论;

2.浙江传媒学院(音乐编辑):基础乐理、录音作品赏析、曲式与作品分析、和声;

3.河北传媒学院(音乐制作):音乐基本理论、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欧洲音乐简史及名作欣赏。

上述三所高校的音乐制作方向均主要培养具有较扎实音乐创作功底,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与电子音乐设备,具备音乐制作、音乐编辑方面的知识能力,能在广播、电影、电视、文艺团体和唱片公司、互联网络、音像出版业、演艺市场、音乐文化管理等部门从事音乐编辑、创作与制作、音乐项目策划或音乐文化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实践应用型专门人才。但相较其专业培养目标及定位的“宽口径”,三所高校目前已开设的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却折射出学科辐射面偏窄,教学内容单一的现状。因此,建议首先整合现有专业基础课程资源,加以适度浓缩,如作曲理论中的“四大件”(和声、曲式、复调、配器);其次,建议加大跨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比重。国外许多大学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都开设有配套的选修课,而国内院校在此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故鼓励为该专业增设如世界音乐文化、跨媒介及新媒体策略、影视音乐、传播学基础、音乐市场调查等基础选修课,并规定相应研修学分要求,同时建立超学分奖励制度,作为学生在校期间评优或保送读研的重要加分项,以此真正体现传媒音乐教育的侧重。

当然,各传媒院校除音乐制作方向外还设有其他专业方向,但在课程设置中都不同程度存在类似问题,在改革中亦可借鉴上述“大专业”思路。

(二)鼓励创构情境体验式教学,创建优秀教学成果音像资源库

传统的音乐基础课堂教学往往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模式,此方法重在传授知识,但恰恰忽略了音乐这一艺术门类的特殊性:强调“感知体验”的重要,即习学者通过亲身艺术实践所获得的一种深层次的内心感受。而对于“体验”的强调也恰恰符合当代大学生践行能力强的心理特点。至此,将此观念延伸至传媒音乐教学中,笔者以为,音乐专业基础教学也宜动静结合,在教学中多构建“互动参与片段”,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地引领和设计下进行情境体验,如和声教学中用以演示和声连接的钢琴弹唱、中外音乐欣赏中的古典音乐受众情况调研、媒体策略中的案例讨论等,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力,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使其转变为课程的构筑者,从而获得主体身份感的认同,这既贴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又可激活整体课程教学效果。

(三)尝试创建阶段化、多维度的考评体系

课程考核评价是检验音乐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由于传媒音乐课程的创新性和独立性,传统写作论文、闭卷考核的方式已无法实现课程目标。因此,亟待建立相应阶段化、多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以保证音乐基础教学的良性循环并持续优化教学效果。

在后现代教育的理念映射下,任课教师应将理论课程、技法课与实践评价多元化,抛开传统惯用的论文、试卷的考核方式,而代之以更加灵活的调查报告、校园汇报演出、原创音乐作品、案例式演讲等多重形式,更加贴合传媒类课程特点,也更加尊重和释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全方位展示传媒音乐基础课程教学成果。

后现代教育理念作为后现代思潮的一部分,是对现代教育的一次深刻反思,尽管后现代教育理念在其延伸过程中不可避免遭遇争议,但其仍不失为传媒音乐教育体系化、深入化研究的适宜理论导引,它为我们订制的思虑教学的全新参照系值得传媒教育工作者深度思量。

注释:

①刘辉,康爱琪.“转向”与“发展”――探后现代课程观对音乐教育课程的影响[J].大家,2011(2):34.

②赵志安,陈镇华.21世纪传媒音乐专业系列教材:中国音乐文化教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③张丰艳.浅析传媒音乐人才培养中的视唱练耳教学[J].中国音乐,2011(3).

④王北海,朱咏北.构建创新型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11(2).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管建华.埃里奥特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思想[J].中国音乐学,2004(3).

[4]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家布鲁诺・内特尔的后现代音乐教育思想[J].黄钟,2004(4).

[5]王凤雷.后现代教育思潮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J].平原大学学报,2006(5).

[6]马婕,刘洋.全球化视野下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理念[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4).

[7]王建武.后现代课程观对音乐教育的影响和启示[J].音乐探索,2009(2).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修养,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在改进大学生艺术教育方面,要提高对大学生艺术教育的认识,重视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2002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并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第三条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修养,促进大学生智力开发和创造力,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当代大学生在中小学教育阶段,艺术教育“先天不足”;大学阶段,在不少高校又“后天失调”,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艺术知识贫乏、艺术素养残缺的状况。无论是从国家规范还是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设置专门的艺术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普通高等院校大学艺术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甘肃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视不够

首先,学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任然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其次,专职公共艺术教师匮乏。根据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规定,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编制应占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据不完全统计,甘肃省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专职教师达到规定的高校很少。其主要原因一是公共艺术课以选修课居多,学时少,教师工作量不足,导致部分教师伴随扩招进入专业院系或转入相关专业;二是各高校在人才准入方面侧重于专业人才,致使专职公共艺术教师相对较少。

(二)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和长远规划,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等都有待加强

据了解,在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中,在非艺术专业设置艺术课程并开设了课程的学校并不多。而当代大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基本素养问题。1990年以前,普通高校的人文艺术类课程设置得很少,主要有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自1997年开始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以来,许多高校的人文课程以大学语文为中心向外扩展到中外名著欣赏、唐诗宋词欣赏等,艺术类课程也扩展到音乐基础、民乐欣赏、交响乐欣赏、戏曲赏析、美学基础、影视音乐欣赏等,其成效主要还取决于教师是否配备完善、教学设施是否能满足排课的需要,以及主管部门是否重视等。

许多高校由于师资缺乏,多媒体教室不够,学生只能在音乐欣赏或美术欣赏两门课程里选一门,也就是说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受到音乐教育的熏陶。这种情况在很多高等院校都存在。

(三)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亟待提高

在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招收的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来自农村。由于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现状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等原因,这部分学生在大学前的教育阶段中,音乐教育相对脱节或缺失。当他们走入大学时,艺术方面的知识就显得相对匮乏,致使他们不知所措。通过调查显示,在甘肃省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中,不识乐谱者占被调查大学生的89%;在大学期间,没听过交响乐、没参观过任何艺术展的大学生分别占85%、90%。许多大学生或把大量的课余时间花在网络游戏、卡通漫画和武打片等与自身年龄、学历不相称的审美情趣方面,或为了考研、奖学金等现实需要埋头于英语、专业课而忽视了艺术熏陶,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艺术素养认识不足,二是部分高校对艺术教育认识不足、对艺术教育引导力度不够。

因此,针对目前的状况,高校必须将大学生艺术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通过艺术课程的教学,使大学生具备必要的艺术知识;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形成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

三、改进大学生艺术教育的思路

(一)提高对大学生艺术教育的认识

大学艺术教育长期以来不受重视,认识问题是关键。尽管教育部自1997年以来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但是从力度和广度以及重视的程度上还远远不够,比起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3000多年前被孔子在“礼、乐、射、御、书、数”“六术”中列为第二,在欧洲,相当长的时期中,艺术一直与天文、数学等并列为“四学科”。近现代的教育科学,音乐更被认为是最大众化、最富于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和美育方式。1994年,美国已经把艺术教育(音乐、美术、舞蹈)列为基础教育的大六门,作为国民教育的核心内容,足见艺术教育在培养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加强和改进艺术教育,首先必须转变观念,重视艺术教育。

(二)重视艺术教育课的课程建设

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大学生开设相关艺术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而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是提高高校艺术教育水平、推动艺术教育持续发展的核心。

1.明确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在很多高校中,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往往不是由艺术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通过调查得知:首先,艺术教育课在课程内容、课程学时数的确定上随意性和主观性很大;其次,在教材的选用以及考试分数的给定上,也不是非常科学和合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也不明确,教师上课的随意性很大,甚至简单模仿或照搬艺术院校的某些课程。因此,必须努力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艺术空间,使艺术教育达到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从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加强教材建设

根据对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课教材的调查我们发现,虽然有一些教材,但这些教材有很大的局限性,教材的内容五花八门,定位不准确。教材的适用对象应是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的非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教材应有别于《艺术概论》和艺术专业有关课程,它并非艺术理论课程,而是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常识普及型读本。教材编写在内容设置上,应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结合实际,将所掌握的艺术知识普遍地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样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和艺术素养,使其成为有教养的人、高尚的人,进而促进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并以大学生的基本艺术素养、审美能力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基本价值取向。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校园文化的格调、品位,帮助大学生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起到陶冶性情、净化思想、完善品格的作用,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创建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

四、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意义

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可使他们品格完善,感情丰富。通过艺术教育,可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在当前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梁继林.试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04).

上一篇:音乐基础理论论文范文 下一篇:经典音乐赏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