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创新述评

时间:2022-10-22 12:12:34

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创新述评

首先需要制订出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音乐文化遗产课程体系,修订完善地音乐遗产文化专业学习人才培养方案。高师音乐教学的科学发展关乎下一代孩子的教育模式,也直接影响未来的音乐文化遗产发展方向。因此,地方高师院校音乐专业要明确为地方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音乐专业人才,使他们不仅仅掌握音乐文化遗产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音乐文化遗产相关的基本素质和科学理念,不断为音乐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对音乐文化进行弘扬的继承人。这就需要我们对音乐文化遗产的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调整,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对教学方法加以调整,在不同的学期分别开设音乐文化遗产教学的实践,促进民间音乐文化遗产、民间戏剧文化遗产、民间舞蹈文化遗产等有关内容作为公共必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促进音乐文化遗产的科学发展。其次,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这一艺术实践机制。

艺术实践是高师音乐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的主要方式,它是培养和锻炼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舞台,也是考核和检验高师音乐教学创新机制效果的重要手段。高师音乐教学,应以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在音乐教学中注重“课内实践——课外艺术实践——教学实习”三个环节。一方面组织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参加当地音乐文化遗产以及音乐类的社会艺术实践。从课堂走向社会,与音乐文化遗产有关部门或团体建立音乐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理论与实践结合,让社会检验教育教学成果。同时还要举行音乐文化遗产专题讲座和表演。

实现“走出去”和“请进来”这一艺术实践机制。再次,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机制和体系。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地方各级政府要将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纲要;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保护工作。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将民间艺术的教学、科研以及排练演出等,融为一体,形成合力,共同研究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合理利用民间艺术资源,传承弘扬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民间艺术文化品牌,推动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类课程的经费投入,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经济基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科学的布局“走出去”和“请进来”这一艺术实践机制,整合地方音乐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的社会资源,用政策指导音乐文化遗产如民间音乐、民间戏剧、民间舞蹈等民间艺术课程或者选修课程的开设;同时,要加大对音乐文化遗产艺术精品课程建设力度,整合资源,努力挖掘,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类精品课程。最后,还要加强高师音乐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建设。

音乐文化遗产的创新机制研究离不开一批专业技能熟练,熟知音乐文化遗产发展的历史、社会等,通过有计划地培训,必须培养一批集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科研和创新为一体的专业教师队伍。加强高师音乐文化遗产教育,促进科学合理的创新机制落地,不仅是将一种不可再生的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进入群众精神生活、和高等教育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对中华民族集体情感、民族智慧、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认知、习得的过程。将音乐文化遗产教育以及创新机制研究导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领域,纳入高校本科教育体系,建立系统、科学、合理的教育创新机制,这也是我国音乐文化遗产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

作者:张迎芬 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上一篇:小说中的文化遗产释解 下一篇:探究机械采煤中电气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