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及方法探讨

时间:2022-10-21 09:11:58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及方法探讨

摘 要: 乘着新课改的东风,教师对阅读理解教学进行了深刻反思,积极探索出了适合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阅读教学方式。本文针对当前高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正确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反思 阅读思维能力 方法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语言技能目标中的六级目标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8万词以上,七级目标为23万词以上,八级目标为30万词以上。如此大的课外阅读量,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学生是很难完成的。

大多数学生具有比较强的阅读动机,自我效能感较高,能排除学习中的干扰因素,尝试使用一些阅读策略,如浏览、寻读、猜测等。但其在教学中也存在心情浮躁,方法不对,效果不好等问题。心情浮躁,希望今天学了,明天就见效。方法不对,部分学生认为阅读能力是做练习做出来的,基本模式是:读豆腐干一样的短文,做大量的练习,不能针对自己的阅读能力确定适当的阅读目标,不会制订阅读计划,对阅读策略比较陌生,结果做的练习册一本又一本,试题集一套一套,做得头昏眼花,但兴趣全无,效果不好,英语水平也没有实质性提高,表达运用能力差,基本功不扎实。

二、解决方法

杜威认为,反思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是“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清除这种困惑的材料而进行的探索、搜集、探究的行为”。

在新的教学背景下,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引导学生摒弃传统模式,积极大胆地创新。“逆水行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所谓“逆水行舟”式的语篇阅读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采用一种从整体到部分、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从理解整篇的内容入手,运用所学的语言和知识,浏览捕捉重要的语言线索,对所读的文章获得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分段找出中心思想和重要信息,在掌握文章段落大意和主旨的基础上,再把一些长句与难句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法分析、讲授和训练,进而要求学生掌握一定语境中的语言表达方式、词组和词汇,达到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逆水行舟”语篇阅读教学法是一个预期、证实、扩展、修正、再预期、再证实的知觉循环过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1.预备阶段。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给学生一些国外,尤其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历史、文学、生活方式、民俗、价值观念,等等。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语言材料,利用各种电教设备,为课堂教学提供形象充足的知识准备,也可以结合一定的教材,让学生收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水平和兴趣,鼓励学生课外注重这些知识的积累,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2.导入阶段。阅读是读物内容与读者之间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理解则是读者利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含语言知识)对读物内容进行思维的过程。所以在阅读之初,针对课文内容,有的放矢地利用与阅读材料配套的图片、光碟、影片、事情等,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逐步引入课文话题,让学生自己讲解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扩大激活学生已有的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网络,使学生产生阅读课文后想了解更多信息的欲望,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

3.略读阶段。略读(SKANNING或SKIMMING)是对课文采取搜寻式阅读的方法,获取语篇的主要信息。它着眼于指导学生了解课文全貌,建立初步的全文语义图像,大致掌握课文结构、含义,对整篇文章有大致的了解,通过作记录、问答、找中心、关键词等途径,检查学生对文章表层的理解。

4.细读阶段。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在掌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细节,获取更加详细的深层次信息,目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信息条理化,有助于正确理解课文大意,也可通过图表使学生获取信息。

5.迁移阶段。建立在学生对文章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复述或分组讨论,发展语言的应用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对作者所发表的内容的观点、看法,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学生比较自由的谈论,可以降低语言规则的要求,只要学生能总体表达自己的想法,即可受到表扬和鼓励。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实现对篇章的评价性理解。

外语语篇教学中的“逆水行舟”法是与传统教学法相逆的教学方法。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精心备课,创造一个和谐、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独立的阅读分析能力和综合交际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结语

有这么一句形容学习的谚语发人深省:Tell me,I’ll forget.Show me,I’ll remember.Involve me,I’ll learn.笔者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发现引领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正是旨在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学习,学有所得的方法。实践表明,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进行反思,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合作性和有效性,具体表现:(1)学生的阅读状态得到明显改进,对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很有信心。(2)学生能主动地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进行分析,很多学生在阅读不同类的文章后,能总结一些阅读技巧。(3)学生的阅读习惯让人满意。很多学生能自觉主动地阅读。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目标。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思性阅读不仅增强了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主动性和合作性,还为学生寻求良好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实践平台,但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动态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上一篇:通过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下一篇:论初中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