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探究

时间:2022-02-10 06:48:59

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探究

摘 要: 虽然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但当今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如何优化教学,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呢?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者思考、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更新观念 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在当今及未来社会,掌握信息技术是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人们都应知道不懂得信息技术的人必将被现代社会淘汰。但是,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课,还很“年轻”,需要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不断地关心、支持、探索、交流,使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它的飞速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到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技术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内容。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师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一、更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学习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我国政府也已经充分认识到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这对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以及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改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必须抓住这一契机,更新教学观念,大力加强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努力实现教学目标。

二、理论融入实践,精讲多练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发现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计算机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对于学习计算机原理,兴趣就小多了。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学习新知识,同时努力变目前教学中的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

讲课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作出适当调整,力求精讲、少讲,把学生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讲,把时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操作实习。实践证明: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这说明操作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思考。

三、教师示范操作,促进学生掌握

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工具性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显著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这一特点,以自己的示范操作指导和教会学生动手操作。只有反复地进行操作练习,学生才能够了解和掌握操作的步骤及操作的方法。例如对于教学Word排版中的页面设置,如果教师纯粹地讲解,其效果肯定不好。因此教师要按步骤,一边讲解一边给学生操作演示,让学生听得懂、看清楚整个操作的过程。然后由学生按照教师操作的方法和步骤上机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学会和掌握Word排版中的页面设置。

按照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向学生展示现有的成品是信息技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有选择有重点地向学生展示成品,可以给学生强烈的直观感受,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

四、激发学生兴趣,让思维活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以学习为乐趣,对求知充满兴趣,往往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学生容易对这门课产生兴趣的萌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扶植、培养,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真正感兴趣。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愿意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从而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要耐心解答,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点拨学生的每一个困惑,使学生在“好学和乐学”中不断取得进步。比如当学生刚刚接触键盘时,教师难免要一遍又一遍地让他们做击键练习以熟悉键盘,可是对学生来讲,一两节课过后,学习兴趣几乎消失,不愿再做那枯燥无味的练习。这时,教师可换一换教学语言:“今天,我们全班来比赛打地鼠,看哪位同学最厉害,第一个先把‘地鼠’打完。”其实,都是相同的课程,只不过换了一个说法,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沉醉在“玩”中。

五、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指的是在学习知识的实践活动中,对目标进行自觉的筛选和设计,主动地寻找学习目标,对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法进行确定,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可以按照教材要求,主要介绍每个软件部分重要功能,剩下的放手让学生探索和使用。让学生自己探索,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自学掌握课堂知识,这就对学生的潜力进行了开发。由以往的单纯向学生讲授各个软件使用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探索各个软件包含的详细功能。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主动,有极大的帮助。同时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更为迅速地运用和掌握新软件都有促进作用。

六、不墨守成规,对学生宽严有度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和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地利用互联网络这个庞大的资源,充分利用电脑游戏软件,对于健康的益智类或策略游戏,允许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游戏,偶尔也可以网络对战的形式分组比赛,活跃课堂气氛;而对于一些不健康或不适合学生的,则明确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态度:“绝对不行。”这样,学生不但不会反感,反而能听教师的话,和老师走得更近。

计算机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因为专业的特殊性,其教学活动的性质和方式是多方面的,学习的内容也是多样性的,所以教学方法呈现多样性。教师要根据课堂内容的变化,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教学方法为教育教学服务,进而达到实实在在的良好效果。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进行教育观念的变革,而且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另外,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认识规律指导今后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上一篇:浅析提高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拾级而上,快乐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