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交易对风险传递的影响

时间:2022-10-21 08:05:48

内部交易对风险传递的影响

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复杂的组织结构导致的大量内部交易或者内幕交易风险缺乏防范与控制,由于风险传递的作用,极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而演变成经济危机,以致影响一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社会动荡。从国际范围角度讲,亦会通过国际金融等传播渠道导致其他国家或整个世界经济的风险或危机。

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风险可能会从集团内不受监管的企业转移到受监管的金融机构,或出现风险在集团内金融机构间的相互转移,这一过程就是风险传递(Contagion)。金融控股公司这一组织架构极易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是因为:一是金融控股公司由于控制金融资源占据金融与经济的绝大部分,因而使整体经济暴露在风险当中。系统风险诞生“大马不死”的金融神话。如果这匹“金融大马”死去,对经济危害极大,所以,政府、金融当局会千方百计的抢救。二是金融控股公司与产业联系更为紧密,使得风险更易传递。风险传递的基础是内部交易。

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交易(intra-group?transactions)是指,集团成员之间发生的资产和负债。这些资产和负债可以是确定的,如贷款和投资;也可能是或有的,如集团内部的担保和转移定价。内部交易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内部交易可以为集团带来范围经济,降低经营成本,增加利润,改进风险管理的效率,更有效地管理资本和债务;另一方面,内部交易可能导致风险传递,使得经营中发生的困难更加复杂化。随着集团组织结构的复杂化,内部交易可能变得规模庞大,不仅监管当局难以了解其风险,就连集团总部也可能难以掌握其总体效果。

内部交易与风险传递之间的关系,具体可以概括为两方面:

一、内部交易增大了利益冲突风险

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有些子公司之间利益在本质上是相互冲突的,如银行储蓄的投资者的主要目的是“金融资产的安全性”。但如果把银行资金用于自己控股公司的证券交易,追求股票的高额利润,则违背了投资者的“安全性”的意愿。这就是“利益冲突”,亦称“利益背叛”。类似的还有集团内的基金经理专门购买本集团关联企业的股票,而不管其赢利性和安全性如何。此外还有金融控股公司内的银行可以获得集团内大量内幕信息,通过证券人或基金经理人进行交易。这对其他证券投资者或基金投资者是非常不公平的,金融控股公司拥有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和投资基金等不同的子公司。由于各种金融业务部门的相关利益主体存在结构性差异,因此,上述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会导致一定的利益冲突。金融控股公司的各子公司之间进行内部交易,使得集团内各子公司的经营状况相互影响,这就增大了金融控股公司利益冲突的风险。

这些利益冲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信息优势

在多元化金融集团内部由于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掌握着众多客户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被集团内部其它部门所利用,从而导致不公平的竞争。利益冲突也可能产生于“内部信息”,即银行可以用企业未曾预料到的方式,利用在承销企业证券时了解到的秘密信息。例如:直接或间接向企业的竞争对手公开这些信息等。商业银行向信托帐户倾销证券、搭配交易或“内部信息”问题,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在专业型金融机构中显现出来。

(二)合谋

金融集团内部各部门通过谋合从经济上锁定客户。

由于多元化金融集团同时向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如果该客户同时需要其它种类的金融服务,那么这一服务部门就可能通过经济锁定的形式,要求该客户购买集团其它部门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客户拒绝这种建议,该服务部门就可能以改变服务条款相威胁。当商业银行发放了一笔没有支持的贷款之后,为了避免贷款损失,商业银行可能会鼓励客户利用它的证券部门或集团投资银行子公司发行新的证券,从而使银行能够收回贷款,证券部门则获取手续费收入。例如:银行可以向处于财务困境中的借款人施加压力,要求后者发行银行想要承销并向公众出售的证券,在此条件下,将发行收益用于归还贷款。这样银行就可以将破产风险转嫁给外部的投资者。

(三)两难境地

多元化金融集团功能选择的两难境地。

1.在金融市场上,投资银行的主要功能就是推销证券,而商业银行则必须向客户提供公正的咨询。如果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证券业务具有了较紧密的利益关系,它就不能保证向客户提供公正的咨询。其结果可能是,尽管存在更为有利的投资项目,但是,商业银行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有可能向客户推销集团投资银行子公司所承销的证券。具体如证券部门将未售出的证券打入商业银行的信托账户。当证券部门有一些低质量的证券未售出时,为了避免遭受重大损失,证券公司可能会寻求以适当的价格将这些不良证券配置到集团的其它部门,比如商业银行的信托账户。由于银行对储蓄者的咨询顾问作用,银行也可能向客户推荐它所承销的证券,即使市场上有更好的投资机会,银行仍可能利用其所扮演的信托基金经理的角色,将其所承销的证券中未售出部分,“抛售”给它所管理的信托账户。

2.在一个多元化金融集团内部,商业银行的董事长同时在集团其它非银行部门的董事会任职。如果存在这种情况,董事会内部所做出的有关商业银行业务或其它非银行业务的决策就可能受到该商业银行董事长投票权的影响。

(四)贷款发放的内部化行为

银行发放贷款不仅是银行的最基本业务之一,也是影响促进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操作工具。但是,内部交易会导致银行行为的内部化或内幕化,从而增大了金融风险。

1.为支持证券价格,银行向第三方不谨慎地发放贷款。在金融控股公司中的投资银行能否成功地销售证券对于商业银行具有很大的影响,商业银行可能会向第三方贷款,其条件是贷款的部分或全部必须用于购买其投资银行所承销的某种证券。这种行为不仅会扭曲市场机制,而且还会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恶化。

2.向金融集团内部的投资银行子公司所承销证券的发行公司发放贷款。例如:银行的证券部门或者同一集团内部的投资银行承销某公司新发行的股票,银行可能劝说其客户购买这种股票。如果这种发行有失败的危险,商业银行就可能向该发行公司贷款支持证券的发行,以防止根据投资银行建议购买该种股票的投资者进行。

3.商业银行向证券公司直接发放贷款。尽管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都对商业银行向证券部门的贷款比例进行了限制,但是商业银行可以绕过这种监管,向第三方贷款,并要求接受贷款方必须向银行证券部门或集团的投资银行子公司进行再贷款。

此外,网络综合金融服务是现代金融竞争的新热点,在金融集团内部,网上综合服务平台是一种“公共产品”,因此,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搭便车行为”和“道德风险”。

二、内部交易增大了风险集中风险

风险集中(RiskConcentration)指金融集团的业务过度集中于某一交易对手、地理区域、产业部门或金融市场等。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它使金融集团内一个或多个实体有可能承受损失;损失数额之大足以损害金融集团内一个或多个相关实体的清偿能力或其支付头寸;它是由以下原因所引发的:源于对客户的信用风险暴露,源于在其与风险相关的公司或不动产的投资,源于地区性或其他相关的保险风险或源于投资性或契约性等诸风险的综合。

从西方国家对金融业的监管实践来看,对多元化金融集团的3个主要部门: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一般都制定了防止风险集中的规则,其宗旨就是多元化原则。欧盟委员会的1994年1月1日生效的“大型风险披露指令”中规定,银行在单一客户或相关联的客户群中的贷款总额不能超过自有资本金的40%。澳大利亚谨慎监管局规定,多元化金融集团必须向该监管局报告有关集团对风险集中进行确认、监控和管理的制度和政策,每一个被监管子公司必须满足专业监管机构制定的对风险集中的限制标准。集团公司向某一交易对手或附属机构的信用风险暴露超出集团资本的15%时,必须向谨慎监管局报告,并说明这种暴露为什么不会使集团产生过度的风险集中。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本质特征是风险传递,而金融控股集团虽然间有“集团混业,分业经营”的优点,但是其存在的动因源于存在内部交易,而内部交易客观使多重化的交易链条的控制力度减弱,通过风险传递机制致使集团经营风险增大。作为大部分“风险厌恶者”的经济主体,亟需监管内部交易,控制风险传递。

建立风险隔离机制。 即要规定金融集团下的银行、证券和保险及各子公司的资金和业务等的比例限制,在各子公司间设立严格的“防火墙”;各子公司应该拥有保证经营决策上的自;建立规范的强制性的信息传递和披露机制;加快监管法规体系的建设。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经济管理系)

上一篇:学习陈云规划思想 应用开发性金融理论 推进内... 下一篇:人民币继续升值并非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