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课堂讨论问题设置之初探

时间:2022-10-21 03:38:00

初中政治课堂讨论问题设置之初探

【摘 要】新课标提倡合作学习,而课堂小组讨论是实施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讨论能否有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能否有效地进行“问题设置”。本文主要对政治课堂小组讨论的“问题设置”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一些方法和策略,以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小组讨论,已达到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小组讨论;问题设置;教学情境;针对性;可讨性;启发性

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常见的操作方式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讨论能否有效,关键问题之一就是教师能否有效地进行“问题设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精心地设计问题,促进课堂讨论的有效化,是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以下是笔者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认真挑选合适素材,问题设置要有情境性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某些知识和观点,常常会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认识。但是如果老师没有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比较突兀地把讨论的问题呈现给学生,学生往往就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缺少讨论的欲望和兴趣,为此老师在提出讨论问题前一定要想方设法选择最恰当的素材资料,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创设教学情境。例如:我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十课的第二框《合理利用资源》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当前我国面临的资源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讨论解决资源问题对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先给学生看了一组我国资源方面的数据,然后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来自2070年的一封信》,学生看完这段视频顿时脸色凝重,他们从内心感受到了资源问题的严峻性,在这种情境的创设下我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1)在我们的周围有哪些浪费资源的现象?(2)如果现在你们小组就是制定国家政策的智囊团,你们准备制定哪些对策来解决我国面临的这些资源问题?(3)你作为社会的一员,你又准备怎么把节约资源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呢?因为有了前面的情境创设,同学们一下子就投入到了小组的问题讨论中,并提出了很多解决的方法和措施,这样本堂课就在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的过程中自然地达到了提高学生资源节约意识的教学效果。

二、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讨论环节,不是为了讨论而讨论,而是为了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所以小组讨论就是为了达到某一教学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曾记得听过一堂公开课,课题是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正确把握宽容友善》,这位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到了中日之争的问题,让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结果学生就出现了各种偏激的观点,有的甚至认为中国政府太软弱无能,应该用战争解决问题。对出现这样的讨论结果老师没有做充分的预设,所以也没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不但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某种程度上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误导。其实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教育学生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与老师、与他人相处。所以教师设置的问题应该紧紧围绕人际交往过程中如何把握宽容友善进行展开,这样就既指导了学生如何以宽容的心态与他人正确交往,也避免了因不能正确引导带来的课堂失误。

可见,课堂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密切联系学生生活,问题设置要有可讨性

教师在设置讨论问题时,要尽可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例如:我在七年级下册第十八课第二框《走进情感天地》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相对的,指导他们学会尽量利用情绪的积极一面,克服情绪的消极一面,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我设计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情况,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就上述几个个情境完成以下讨论:面对该情境,消极的想法可能是什么?这种想法会产生怎样的情绪反应?由此你可能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面对该情境,积极的想法可能是什么?这种想法会产生怎样的情绪反应?由此你可能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以上的生活情境贴近学生实际,源于学生生活,学生自然有话可说,从而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情绪是可以转化的,要学会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

四、努力符合思维特点,问题设置要有启发性

教学过程中,如果设计的问题太直接没有思考的价值,太笼统学生无从下手,所以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有启发性。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得出书本中的观点,这样教师就能轻松地把书本上的知识和观点内化成了学生的认识,而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认识。

例如:我在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框《承诺是金》的教学设计过程中,选择播放了一段视频――全国道德模范武秀君替夫还债的故事。学生在看完这段视频后深有感触,这时我出示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1)如果让你对武秀君进行评价,你会用哪些词语来评价她?(2)武秀君面对丈夫车祸去世,留下巨额外债的情况下做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承诺?(3)作出承诺后,武秀君是怎样做的?由此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4)在兑现承诺的过程中她也收获了很多,你们认为她在付出的同时也得到了哪些?从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以上几个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在这些问题的启发下学生顺理成章就明白了作出承诺就要兑现承诺、兑现承诺要付出代价、信守承诺会获得回报等道理。

我们教师只有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勇于探索,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精心创设有效的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得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作用才会得以凸显。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粱丰初级中学)

上一篇:关于新课改下物理实验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兴趣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