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风貌区保护建筑的修复与加固技术

时间:2022-10-21 07:11:35

上海历史风貌区保护建筑的修复与加固技术

摘要:本文指出了目前上海历史风貌区保护建筑修缮过程中的问题,具体阐述了以保护理念进行修复与加固技术的实践,强调了技术环节对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寄以对今后的建筑保护工作有一定的效用与提高

关键词: 历史风貌区保护建筑;加固;保护修复;技术

中图分类号:TV223文献标识码: A

1 历史风貌区保护建筑的环境

早在1991年,上海市政府颁布的《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中提出了历史风貌区的名称使用和划定。2002年,颁布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上海的城市风貌保护强调了整体保护。以区域风貌保护为核心,对每一地块的建筑密度、建筑沿街高度与尺度、建筑后退红线、街道空间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和分地块规划图则。从规划上,对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所有建筑进行分类保护,将建筑分为保护建筑、保留历史建筑、一般历史建筑、应当拆除建筑和其它建筑五类,继而在上海市中心城形成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上海市郊区和浦东新区形成3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

从将每一幢建筑的保护、保留、改造与拆除的规划要求加以明确,力求整体风貌达到最大程度保护中不难发现随着法律法规的积极影响,历史风貌区保护建筑的价值日益显现,从以往单纯的保护欣赏转变为更多的开发利用。

2 保护建筑修复与加固的现状

上海近代建筑一直享有万国博览会美誉,随着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历史风貌区保护建筑投入修复与加固的实践中,使资源再利用,焕发其新的生命活力。但如何在新生命与厚重历史积淀中权衡取舍,保护建筑是否能得到完善的修复与加固成了令人深思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许多优秀的历史建筑不是被放之任之、年久失修,或是被一拆了之、面目全非。这当中不仅仅是设计与施工公司的技术问题,更是对待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意识淡薄。对于此现状,我们应适当地保留原有施工工艺与技术,明确何时可以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一切基于有利于保持原状,有利于修复与加固的效果,使整体协调。

3 保护建筑修缮加固技术

由于历史建筑已超出寿命服务,存在多种安全隐患和已经表现出来的结构问题,采用原有的结构措施与技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或者根本无法满足现行设计规范的要求,如该建筑以前没有进行过抗震方面的设计,材料无法满足规范的规范要求的,要改变原有的结构形式。为了加固改造,原有结构而施加的结构材料,钢筋混凝土以及现代加固的结构材料必定会影响历史建筑的保护。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结构加固措施是对建筑物本身损伤较小又应用较为成熟的方法。

3.1 混凝土结构加固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可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大类,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加固方法及配合使用的技术。直接加固宜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增大截面加固法、置换混凝土结构加固法、外粘型钢加固法、粘贴碳纤维布复合材加固法、绕丝加固法等;间接加固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外加预应力加固法或增设支点加固法等。

3.2 砌体结构加固

砌体结构加固分为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捆绑式加固法、增设扶壁柱加固法、无黏结外包型钢加固法和预应力撑杆加固法。其特点是自重较大,刚度较大,易受潮,人工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

3.3 钢结构加固

钢结构加固多半是整体稳定或局部稳定不够需要加强,但相较于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可选取的材料受限,加固的方法只能是粘、铆、栓,不能施焊。其方法有改变结构计算图形加固法、增大构件截面加固法、连接的加固与加固件的连接、裂纹的修复与加固和FRP钢结构加固法。

3.4 木结构加固

分为嵌补法、剔补法、下撑式拉杆加固梁、夹接、托接方法加固梁、墩接法加固柱、柱、梁枋的化学加固、FRP木结构加固法。

3 保护修复技术

3.1 建筑保护技术

历史风貌区保护建筑师不可再生的资源,历史建筑是否能得到完善的保护和修复,最终还是要体现在保护技术上。历史建筑在修复与加固之后是否要把新修部分修旧如旧有对应的两种保护方法。一种是将原有修补部分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另一种是积极干预,保留现状,明确他的修补部分。在不同的情况中应按照实际考虑使用。

3.2 建筑修复技术

修复技术应按照原有建筑的空间、尺度、结构、肌理等进行详细的梳理分析后按步骤记性。

以墙面石材修复技术为例,根据石材风化程度,在防风化保护材料确定后,还需根据保护的基本原理、针对保护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护方法,才能达到最佳保护效果。通过对多种保护方法进行现场对比试验并综合以往的保护经验,最后选用喷涂法、点涂法、注入法、敷盖等修复技术。

3.3 建筑清洗技术

建筑清洗是历史建筑保护修复中的一个特殊环节,由于清洗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不恰当的清洗技术会对历史建筑造成永久的伤害,所以我们应谨慎地选择清洗方法,根据材质及劣化程度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清洗方式:水洗法、化学剂法、研磨法、激光法、敷剂法、超声波法。

4 结语

历史风貌区保护建筑是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上海今年来对历史保护建筑的修复与加固实践中已有了显著的成果,项目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技术对于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一环节上的任何缺失都将严重影响最终修复结果。保护不仅仅是修复技术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对历史与技术的感悟和理解。在历史风貌区保护建筑的修复与加固的道路上,我们应一边系统总结一边切身实践,使其得到长足和完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优秀历史建筑修缮技术规程》,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科学技术委员会 ,2003.10.

[2]《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10.

上一篇:上海市某超限高层商住楼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下一篇:三维GIS的基本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