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新城港城联动发展研究

时间:2022-10-21 05:37:43

上海临港新城港城联动发展研究

[摘要]上海临港新城地处自贸区核心位置,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其发展对于整体的上海经济而言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文章首先梳理了港口与城市的关系以及港城联动发展规律的理论,调查了上海临港新城目前港城联动发展的状况,从而找到上海临港新城当前开发建设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并且提出与之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进一步强调上海临港新城港城融合、联动发展的重要战略。

[关键词]临港新城;港城联动;发展战略

[DOI]10.13939/ki.zgsc.2017.02.09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全球贸易发展的关键之一,港口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纵观世界范围内港口城市的发展与演变,不难发现这样一条规律―― “以港兴城,港以城兴,港城相长,衰荣共济”。港口与港城联系非常紧密。上海临港新城作为新兴的港口城市,地处自贸区核心位置,以东毗邻洋山深水港,以北直通浦东国际机场,可以说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推进建设中有重要地位。此外,作为未来上海中心城区的重要辅城、上海航运与金融“重心东移”的主要战场,它的发展对整体上海经济有着深刻的影响。因而对临港新城的发展而言,“如何进一步发挥港口在新城中的作用,使两者相互促进联动发展”,是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

1 港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港对城:港口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来源。港口的发展可以带动港口经济的发展,港口因其独有的区位优势有效地吸引了大量的资源,从而产生了各种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等,资源的聚集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实现,使各种资源的配置不断得到优化,也使城市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港口的存在能够带动城市的物流、运输、加工、贸易等多个行业的发展,进一步为城市带来了港口的工业的发展,例如石油化工业、重型装备制造业、造船业等需利用河海运输的工业。

城对港:港口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城市对其在人才、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城市可以说是支持港口运作及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首先,港口发展离不开城市提供各类资源的支持,城市为港口及其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土地、港口产业类的人才、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先进的口岸设施等软硬件设施。其次,由于港口城市主要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来对港口进行管理,因而,城市的产业政策的出台或是调整,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港口的发展,适当的政策可以良好地调节港城关系。最后,城市的发展也对港口发挥其功能有提升作用。城市经济的逐步发展将使得城市配套设施愈加完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物流运输体系更加发达,这就为港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其从一般的港口直接产业升级至多元型产业,亩提高了港口的竞争力。

港口的发展将促进港口城市的繁荣,港口城市的繁荣同时也促进着其毗邻港口的发展。港口要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加速港口产业的发展,促进规模经济的实现,努力为港口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增长做出贡献,城市也要对港口建设和发展提供资源、经济、政策等支持。港口城市的发展就是一部“港城融合、和谐共生”的历史,任何一方想脱离另一方独自发展可以说都是不可能的。“城以港兴、港为城用”的港城联动发展已变成港口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

2 港口与城市联动发展规律

港城联动发展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2.1 港城初始联系阶段

在这一阶段,港口的运输功能是作用于港口城市城市的主要因素,由港口的运输功能带来了一批港口直接产业,由此形成初级的商港型经济。港口与城市在功能上强烈依赖,港口的优势对于港口城市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2 港城相互关联阶段

港口城市进一步发展,进入了港口工业型经济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除了港口的直接产业外,港口关联产业,即由港口进一步发展所带动的与港口直接产业相关的金融、、保险等产业,也构成了港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港产业逐步成为港口城市经济的主体的同时,港城发展所带来的以铁路公路为主的集散方式的完善也反过来促进了港口产业的发展。这时,港口和港口城市的发展逐渐融合,开始走向港城一体化的共同发展。

2.3 港城集聚效应阶段

港城集聚效应的出现意味着港口城市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产生的空间集聚引力,吸引了与港口无直接关系的产业在港口城市的集聚。此外,临港产业港口城市聚集,使得临港产业链不断完善延长,集聚效应明显,并且对周边区域进行辐射和扩散,带动了区域的经济发展。随着不同产业在港口城市的集聚,港口城市的产业体系渐趋完善,进入了多元化型经济发展阶段。

2.4 城市自增长阶段

城市自增长效应是指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城市的继续发展将以其自身的循环和积累产生的自增长效应为主要依靠。进入这个阶段以后,港口已不再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港口城市已经成功完成了经济转型,从而持续地发展下去。

3 上海临港新城发展现状

临港新城分为主城区和临港产业园区。经过这些年的开发建设,临港新城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逐步完善。现已建成的公共交通设施包括铁路、公交枢纽、轨道交通等。民生保障也逐渐落实,动迁安置房、普通商品房等的建设和销售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同时,大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如大学、医院、超市等也已落户临港。社会资源的不断聚集也吸引了一大批人口来到临港发展,与开发初期相比,新城增加了近10万人常住人口。此外,临港产业园区目前也已基本形成了汽车、发电、船舶、航空、海洋五大装备基地,包括上汽集团、中船重工、DHL、VOLOV汽车等国内外知名公司已落户临港。至“十一五”末,产业项目产值已超过1200亿元。

4 上海临港新城港城联动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

4.1 产业集聚程度有待提高

产业是港口、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不断将港口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是港口与产业互动,促进港城联动发展的重要目标。近几年,新城虽加大了发展临港产业的力度,但是并未取得显著成效。除了新型装备制造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外,作为规划下的国际航运中心,临港与航运服务产业相关的航运服务、航运信息、物流服务等行业集聚程度严重不足,并且,产业价值链也很短。由于集聚企业数量不足、引进产业相互之间也基本没有关联和协作,导致关联性的产业链条难以形成,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临港地区与“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到2020年,注重产业配套,打造完整的先进海洋经济产业链”还相距甚远。

上一篇:教你 3 招,轻松破解春节拷问 下一篇: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