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技术分析

时间:2022-10-21 02:21:10

中药炮制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10-0190-01

【摘要】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中医临床治疗的效果。因此,选用道地的药材,采用最佳炮制工艺,通过炮制,调整药性,增利除弊,使中药饮片真正达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要求,更好地适应不同病症的辨证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药;炮制;质量

中药饮片炮制是中医长期临证用药经验的总结,历代医家对此极为重视。中药炮制要严格遵照《中国药典》和《中药炮制规范》规定工艺流程,不能因繁从简,随意改动,才能符合入药标准。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往往一种中药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炮制,一种炮制方法兼有几方面的目的,这些有主次之分,但彼此之间又相互密切联系。通过炮制来调整药性,引导药性直达病所,使其升降有序,补泻调畅,解毒纠偏,发挥药物的综合疗效。

1 洁净药物,保证用量准确

中药来源复杂,种类繁多,同一来源的药材,因入药部位不同而作用各异。原药材中含有非药用部分,如动物的皮、肉、骨、筋、角等残留的腐肉、恶血;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夹有泥沙、杂物。所以,必须通过挑拣、筛簸、剔挖、刷轧、碾切刮除、漂洗等一系列工艺,以除去杂质、泥沙、霉败品及残留的非药用部位,可使药物清洁纯净。例如巴戟天的木心,化学成分与巴戟肉差异较大,而重量约占一半左右;厚朴皮内主要含厚朴酚、挥发油等,而粗皮不含这些成分。因此,必须将这些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去除,才能保证药材质量。如莲子心与肉功效不同,麻黄的茎与根功能相反。麻黄发汗解表,而麻黄根止汗。通过炮制可除去非药用部位或区分不同药用部位,除去异物,使有效成分更加集中,从而提高相对含量以增强药物疗效。总之,炮制可以提高药品质量,增加药物纯度,保证临床用药剂量准确。

2 稳定有效成分,增强疗效

炮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早已被中医临床所证实,并升华为专门的炮制学理论。中药经过饮片切制后,大多还要进行炮制后才能用于临床,炮制是满足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方法。蒸、炒、炙、煅、煮、煨等炮制工艺,对药物性能的影响各不相同,通过炮制,可以有目的地制其形、制其质、制其性、制其味,改变药物的固有属性,使药物按照中医临床用药要求,发挥最佳疗效,如植物药材的根及根茎要求切成片、段,种子药材要求炒后临用时捣破种皮用,动物的甲、骨要求砂烫后炙用,贝壳类要求火煅后捣碎用,角类要求挫成粉末用等。这些加工方法都使药材质地变疏松,体表面积增大,有效成分较易溶出,从而增强疗效。对矿物质中难溶出的金属离子,可用酸处理后变成可溶性盐后释出,发挥更大疗效。 如自然铜经煅醋淬后易于粉碎,所含金属离子转化生成可溶性的醋酸盐,从而增强了疗效。所以炮制药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药物性能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要有目的地运用炮制,使用要按照临床用药要求,发挥最佳疗效。

3 便于调剂和制剂

植物的根及根茎类、藤木类、果实类经炮制后加工成一定规格的饮片,饮片规格是根据药材的性质(气、味、功能、主治)、状态并结合临床需要而制成。通过切制可以进一步除去杂质,制成一定规格、一定形态的片、节、块、丝等饮片,切制过程中还可进一步除去杂质。如炮制磁石、代赭石火煅醋淬,石决明、牡蛎火煅,穿山甲砂烫醋淬等方法,都是为了便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以达到提高药物疗效的目的。如山茱萸的核、金樱子的毛核、黄柏的粗皮(栓皮),均非药用部分。而且所占比例较大,若不除去,则势必使该药在方中的实际比例降低,不能发挥全方作用。中药材切制的目的是便于调剂时分配剂量,有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煎出。

4 利于保存

药物在加工炮制过程当中,都经过干燥处理,避免霉烂变质,有利于贮存。如有些昆虫类、动物类药物经过加热处理,如蒸、炒可杀虫卵,防止孵化,亦为便于贮存。植物的种子类经过加热处理,能终止种子萌芽,而便于保存不易变质。有些中药的有效成分是苷类,而中药中同时又伴存着专一的分解酶,这些酶本身是蛋白质,故采用热处理的炮制技术可以破坏分解酶,使苷类成分不被破坏,从而对中药的内在质量起到保护作用。如黄芩遇凉水由黄变绿色,是由于黄芩苷和黄芩酶相遇在一定温度下被分解成黄芩苷元和葡萄糖醛酸,久置空气中被氧化变绿,抗菌力下降,而采用炮制时置沸水中煮10 min或蒸半小时即可去酶保苷,达到入药要求。再如生槐花久放,有效成分芸香苷则被酶解,凉血、止血作用就降低,经过炒制后再存放,则破坏了酶,保存了芦丁含量,质量稳定了,疗效也得到了保证。

5 减毒作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中药有的大辛大热,有的大苦大寒。太寒伤阳,太热伤阴。具有毒副作用的药材,临床使用不慎或不当,常贻误病情,影响治疗效果或造成中毒。而许多具有毒副作用的药物,疗效确切,临床又必不可少。利用炮制来降低或去除毒副作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这是中药优点之一,从古至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在炮制中,以相反为制,相恶为制,相畏为制,寒热互制,以达到取其利而去其害,使药性平和的目的。乌头类药物性烈有大毒,中医列为温里药,有回阳、散寒、温中的功效,临床用来治疗厥逆之脉微欲绝等症,但应用时必须经过炮制方能入药。附子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多种生物碱,并含有消旋去甲基乌药碱、附子磷脂酸钙13谷甾醇等。经过加热处理后,使原本存于药物中的剧毒生物碱-乌头碱被水解后,生成毒性很低的乌头原碱。当药物内部的有效成分与毒性成分为同一物质时,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药物对人体的危害性。峻下药巴豆,一般含34%~57%的巴豆油,巴豆油既是峻下的有效成分,又是毒性成分。因此,只能适度降低其脂肪油的含量,不能完全消除。当药物有效成分与毒性成分为两种物质时,炮制应尽可能消除其不良成分,既可避免引起中毒又可保持有效成分的稳定。这些都是从安全用药着眼的炮制方法。

6 小结

总之,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中医临床治疗的效果。因此,选用道地的药材,采用最佳炮制工艺,通过炮制,调整药性,增利除弊,使中药饮片真正达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要求,更好地适应不同病症的辨证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上一篇: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3.0T磁共振SWI在脑血管疾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