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美国之间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关系的比较

时间:2022-10-21 12:11:40

我国与美国之间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关系的比较

摘 要:该文基于相对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了我国与美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模型,根据1990年-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基本数据,利用计量工具对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关键词:人均消费;可支配收入;回归分析;政策建议

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居民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而且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因此分析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与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并与美国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关系进行比较,可以为确定经济政策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实证分析

(一)相关数据

中国1990年-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支出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美国1990年-2008年居民人均收入支出表数据来源:National Economic Accounts(www.bea.gov/)

(二)计量模型建立

做两国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散点图可以看出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Y)大体呈现为线性关系,所以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如下:

Yt=a0+a1xt+μt(式1)

其中a0为自发消费;a1为当期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μt为残差项。

二、中国居民家庭收入与支出结果与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由于所用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需要检验其平稳性,并考察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首先对X、Y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结果均大于临界值,二者都不是平稳序列。

为了分析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Y)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先做回归,然后验证回归残差平稳性。

估计的回归模型为:Yt=424.9329+0.704658Xt+μt (式2)

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t检验统计量值为-6.675833,小于相应临界值,从而拒绝H0,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

(二)模型修正

单位根的检验说明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Y)之间存在协整,表明两者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但是各自不平稳,从短期来看能会出现失衡,把协整回归(式2)中的误差项 看做均衡误差,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Yt=a0+a1Xt+a2μt-1+εt(式3)

以Yt和μt-1作为解释变量,估计回归模型(式3),得到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

Y=75.3319+0.6046Xt-0.5688μt-1 (式4)

t=(2.2534)(17.5458)(-2.05)

R2=0.9595DW=1.43767

从回归结果看,可决系数R2=0.9595,模型拟合度很高;t值显著;DW=1.43767,不存在自相关。

(三)异方差检验

做异方差的white检验,可以看出nR2=4.387249,由white检验知,在a=0.05下,得临界值11.0705,因为4.387249<11.0705,所以不存在异方差。

(四)经济解释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我们对1990年~200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有了初步了解。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而且还取决于上一年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对均衡水平的偏离。居民收入每增加100元,消费支出将相应增加大约60.46元,误差项μt-1估计的系数-0.5688体现了对偏离的修正,上一年偏离越远,本期修正的量就越大,即系统存在误差修正机制。使得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关系不会过多地偏离长期的均衡状态。

三、美国居民家庭收入与支出结果与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由于所用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需要检验其平稳性,并考察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首先对X、Y进行单位根检验,对X检验,从检验结果看,在1%、5%、10%三个显著水平下,单位根检验的MacKinnon临界值为-2.717511、-1.964418、-1.605603,t检验统计量值为-3.001297,小于相应临界值,表明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的二阶差分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即X序列是二阶单整的。对Y检验,从检验结果看,t检验统计量值为-7.062556,小于相应临界值,表明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Y)的一阶差分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即X序列是一阶单整的。为了分析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Y)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先做回归,然后验证回归残差平稳性。

估计的回归模型为:

Yt=1320.866+1.024244Xt (式5)

t=(5.7593)(106.9983)

R2=0.998517DW=1.5258

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可以看出,美国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Y)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收入与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二)异方差检验

做异方差的white检验可以看出,nR2=6.508017>X20.05(2)=5.9915,表明模型存在异方差,需要修正。

(三)模型修正

因为存在异方差,所以选用权数W=,进行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如下:

Yt=1503.76+1.0158Xt (式6)

t=(9.062288)(117.6275)

R2=0.999273DW=1.769479

t检验值显著,表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是显著的;可决系数为0.999273,表明模型整体吻合度高;DW=1.769479>du=1.401,不存在自相关。

(四)经济解释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我们对1990年-2008年美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有了初步了解。美国居民收入每增加100美元,消费支出将相应增加大约101.58美元。与经济学中边际消费倾向的意义不符,但是联系美国借贷消费的盛行,可以推测是由于美国居民提前消费所引起的。

参考文献:

[1]冉光和,王学松.重庆市人均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证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3).

[2]权立波.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关系[J].全国商情,2010,(6).

上一篇: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反思 下一篇:浅谈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根源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