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弱势群体在大众传播中的地位研究

时间:2022-10-19 11:45:19

媒介弱势群体在大众传播中的地位研究

弱势大众自我完善的过程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的支持,参与大众传播的过程有助于他们培养民主精神,营造和谐氛围。这里所说的媒介弱势群体,主要指未掌握文化权力媒介的群体。

社会学家孙立平认为,当前社会分化的结果,是以占有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强势群体和拥有大量人口为特征的弱势群体的形成。强势群体包括经济精英、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不仅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结盟关系,而且具有了相当大的社会能量。弱势群体包括:除了部分富裕农民之外的贫困农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和城市中的失业下岗人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利益已经高度分化的情况下,这些群体既没有相应的组织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也很难用其他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①

在传播学意义上的弱势群体,除了包括上述社会学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之外,应该还包括了社会的中间阶层,同时排除大众传播媒介的工作人员。这一部分人群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教育背景上可能有较大差别,但相对于精英阶层而言,他们的共同点是既不可能借助大众媒体传达政令,通过广告、公关活动来宣传自己和企业,也没有机会可以通过演讲、谈话来分析文化现象。排除大众传媒(包括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网络以及手机短信)工作人员的原因是他们可以直接参与信息制作过程,也可以借地利之便,将自己的观点掺揉进传播内容之中。

按照媒介权力的分配来看,所谓的弱势群体和社会学上的弱势群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他们没有参与媒介内容制作的权力,也没有对媒介传播效果进行评价的权力,被排除在媒介传播流程之外。

媒介弱势群体进入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意义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中国青年报》“冰点”专刊和《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为发轫,都市报的兴起为契机,网络媒体的出现提供加速度,媒介弱势群体开始叩响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大门。

这个过程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并不是单线递进的,不同时期可能出现几个阶段同时并存的情况。

第一阶段,对媒体内容资源的再认识,媒介弱势群体成为大众媒体关注的对象。

内容的改革出现了“平民视角”、“民生新闻”等说法,媒介内容的选择和制作仍然控制在专业工作人员手里,但是取材范围扩大了。其代表就是《中国青年报》“冰点”专刊和《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媒介弱势群体第一次可以因其普通的常态而出现在传媒上,甚至包括吸毒女、掏粪工、小偷等。此前出现在传媒上的普通人并非没有,但他们几乎都是仅因为其不普通的某次非常态而得以出现的。例如从普通人中走出来的劳动模范,救人英雄等。因此相对以前对普通人生存状态的忽视来说,普通人在媒介中的大量出现,应该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同时,大多数媒介从一开始,就注意对这些介入报道内容的普通人采取了一种平和、平等的姿态,很容易博得受众的好感,树立自己的亲民形象。《中国青年报》在90年代初的巨大影响就证明了这一点。湖北电视台《经视直播》中的含笑、浙江电视台《走进今天》中的小强,都是普普通通的邻家小伙形象,他们都走出了普通人可望不可及的演播室,走进社区,没有灯光,没有修饰,与现场观众拉近了距离。②

近年在电视上流行的窥视类和竞赛类“真人秀”节目则是普通人进入传播内容领域的新现象,在2005年《超级女声》达到了巅峰。以往是媒介强势人群推出偶像,普通人只有追捧偶像的权利。现在人们亲眼见到了偶像制作的过程,并且亲身参与到这个制作过程中。这些过程又成为大众传播的重要内容。

第二阶段,对媒介传播效果评价的再认识,报刊零售和收视率使得媒介弱势群体,尤其是普通市民对媒介传播效果有了最直接和最有力的发言权。

从1995年《华西都市报》开始,都市类报纸迅速兴起,体现出“鲜明的城市特色和强烈的市民意识”③。市民生活开始大量进入媒介报道的领域,成为重要内容之一。在报道市民生活的过程中,媒介也舍弃了以往惯用的俯视视角,以更平民化的姿态进行报道。在电视领域,收视率也逐渐成为一个栏目的生命线。收视率之高低,完全取决于观众。因此很多栏目力图强化平民化风格,贴近生活和实际,以获取较高的收视率。

目前,普通市民在报刊销售市场和电视播出市场上的重要性已经不容忽视。这促使弱势群体以更主动的姿态去参与到媒体传播的内容和效果评价中,有利于媒体内容的丰富,传播效果的改善。

第三阶段,媒介弱势群体主动、直接介入传播流程,尤其在网络兴起后。

如果在前两个阶段,弱势群体进入大众传播领域仅限于提供内容和评价、还游离在传播流程之外的话,那么在这个阶段,他们已经可以自如进入到大众传播的制作和流程中了。

其实追溯媒介弱势群体进入传播内容制作流程的过程,应该从新闻线人、DV现象谈起。新闻线人最早出现于1993年,④他们向媒体提供新闻线索,有的甚至参与新闻采写。而DV爱好者则已经进入到了传播内容的选择、制作环节。中央电视台的《讲述》栏目也有优秀DV作品展播。大多数国际性电影节也开始接纳DV作品。

更有革命意义的变化还是来自网络。网民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可以在网上自由信息、言论。尤其是博客的出现,更是“改变了编辑、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博客实现了编辑与作者的完美统一”。⑤可以说,博客为以往的媒介弱势群体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低门槛、低成本、高自由度的个人出版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面,他们第一次拥有了决定某个内容是否传播的权力。

媒介弱势群体进入大众传播的动机分析

这种动机是多方面的,有时候会几种动机交织在一起。

1、经济利益动机

这种动机最典型的体现就是新闻线人市场的出现和活跃。据说新京报平均每天接听热线200个以上,创刊半月,就开出奖金23450元,除万元大奖外,最高一天开出1500元。一周内,京城各主要都市报的热线版新闻有80%来自线人报料。⑥《楚天都市报》每个月都会评出好的线索,在报纸上公布并给予百元左右的奖励。

2、信息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个体在某些方面要取得一定支配地位的需求,⑦信息权力动机则是其中一种,即告知他人某种信息、观点的权利。媒介弱势群体中,受过较好教育的那部分人对于自由发表、告知他人信息或观点的渴望曾经在传统媒体中寻找突破,现在在网络得到了更大的实现。方兴东曾经说过:“我写了6年文章,却从来没有进入一个媒体,没有自己可以完全作主的‘地盘’,每一篇文章都得为发表而发愁。现在,我第一次可以真正成为我自己文章的‘主人’,我可以完全决定何时发表,并且随时补充修改。这种自由对一个酷爱写作的人来说,简直太可贵了,比任何东西都重要。所以,最简单直接的收获,就是我不需要再怕别人的封杀,不需要完全看别人的脸色写作和发表。”⑧

3、情绪宣泄动机

现代社会人们与外界交往过程中,各种喜怒哀乐的情绪都需要找到一个合理释放的出口。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很多人乐于去各种倾诉栏目去展现自己的情感和经历。“这种困惑需要释放,又因为其私密性不方便向亲友述说,在得到引导时,记者因其职业特点就成为了很好的听众和开导者。”⑨

4、社会正义动机

有相当多的媒介弱势群体是以其苦难或者困境而出现在媒体上的,他们希望借曝光丑恶寻求正义,通过展示苦难获取援助。在民主法制亟待健全的情况下,大众传播媒体成为他们求助的主要对象。在舆论的干涉下,一些事件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是,仅仅依靠舆论不可能伸张社会正义,也不可能建设好一个社会。所以,既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也要行政、立法等机关齐心协力。

媒介弱势群体进入传播后出现的问题

1、在内容领域,媒介弱势群体进入传播领域后,出现了不均衡和庸俗化倾向。

不均衡主要体现在社会弱势群体仍然没有获得表达意见的空间和权利。

如前所述,社会弱势群体主要包括除了部分富裕农民之外的贫困农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和城市中的失业下岗人员。当报纸、电视台、杂志争先服务于城镇一般居民的同时,这些社会弱势群体,仍然是被排斥在外的。尤其是贫苦农民。他们在面对社会不公正时,往往投诉无门,希望媒体记者能够为他们说话。但是,由于受教育程度和其它物质条件的限制,他们对参与大众传播,没有普通市民阶层那样的主动性,他们的购买力对媒介来说也没有形成强大的压力。而且,由于政治上的风险,“媒介要反映农民的呼声,往往成本高、风险大而收益少”,“于是在利润的驱动下,必然要限制农民话语空间。” 即使是已经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他们在媒体报道的内容中往往也处于缺失的状态。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 “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让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能够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话语权,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社会公共舆论机构,则应该为这种话语权的实现提供相应的渠道和空间。”⑩

庸俗化倾向体现在私密话题的泛滥。尤其是报刊电视上的情感倾诉栏目,和网络中大肆袒露隐私的现象。情感故事中频频出现的畸形婚恋,虽然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对净化社会风气并无裨益。

2、在效果评价领域,出现了单纯以收视率、发行量等指标来进行评价的现象。

在收视率或者发行量的压力下,以往被忽略的媒介弱势群体,尤其是广大市民,成为媒介服务的对象。收视率、发行量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是不能作为评价的惟一标准。

首先,收视率高或者发行量大不等于内容质量好。当今一些低俗的内容还是有一定市场的。评价内容应该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即使有高收视率或者大发行量,也不一定就有好的广告效益。广告商更多看重的是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与媒体受众的叠合程度,而不仅仅考虑受众的绝对数量。

3、在传播制作过程中,增大了甄别信息真假的难度。

首先是新闻线人提供的线索存在良莠不齐、真假莫辨的问题。有的线人为了得到更高的“报料费”,肆意夸大事实。记者为了抢新闻,有时也缺乏对事实的考察,假新闻因此出笼。DV作品就其影像而言往往是真实的,但是单个真实之和不一定等于整体真实,事实真实也不一定等于本质真实。网络上的信息更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进入传播领域的媒介弱势群体既需要有尊重事实的品质,也需要加强传播技巧的培养。

结 论

大众传播业的持续发展,是不可能脱离多数的普通民众的,虽然这些人目前还处于弱势地位。没有大众的支撑,所谓的大众传播也就是面向少数精英的“小众”传播。弱势大众自我完善的过程也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的支持,参与大众传播的过程有助于他们培养民主精神,营造和谐氛围。可喜的是,以往的媒介弱势群体正在逐步介入大众传播的不同领域,展现他们的自主性。

不过,这样的进入仍然是有限的。从数量看,能利用的大众传播途径还太少。传统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报道比过去有所增加,但还不够。网络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但是目前能利用网络的人也很有限。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7月21日 “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1.03亿人。虽然总数惊人,但是相对于我国13亿人口而言,仍然不到10%。有90%的人因为不懂网络、缺乏上网设备或者没有上网时间等原因不能上网。

从质量看,媒介弱势群体也需要提高自身利用媒体来获得信息、发表观点的能力,这一点涉及到媒介素养的培养。已经有很多文章论及,这里就不赘述了。

从主体看,目前进入大众传播领域的主要是新兴的中产阶级,但是贫穷而教育程度较低的社会弱势群体仍然是媒介弱势群体。如何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为他们争取权益,这将是今后的主要课题。

注释:

①孙立平:《分化和以权利为基础的社会重建》,

⑤⑧方兴东:《博客问答》,转引自金兼斌:《博客――个人网络出版的理想、现实和未来》,《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4期

⑥宋双峰:《从新闻线人看媒体新闻源的管理》,www.省略/htdocs/bbs/a/a.asp?B=1&ID=7917&ac=pre&rd=1142

⑦吴江霖、戴健林:《社会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179页

⑨饶德江、刘兰珍:《消费文化语境下的私密话题传播》,见刘九洲主编:《和谐社会与媒体责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19页

⑩卫夙瑾:《大众传媒与农民话语权》,《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11卷第2期,16页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上一篇:如何让新闻充满“质感” 下一篇:公共新闻:角色定位与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