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时间:2022-10-19 12:39:56

超声诊断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指导临床,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之间在我院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产前出生缺陷检查的孕妇122例进行分析,将检查结果与产后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本组122例孕妇中,共出现出生缺陷6例,产前检查诊断出4例,漏诊2例。

结论:对孕妇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对出生缺陷胎儿进行筛选诊断,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实现人口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超声诊断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价值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104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080-02

出生缺陷,是指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先天产生的一种生理发育缺陷,对新生儿的影响较大,且一般较难治愈,是影响人口素质提高的重要问题[1]。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产前出生缺陷诊断方法,及早发现并采取干预措施,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122例孕妇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产前出生缺陷诊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之间收治的孕妇12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组孕妇孕周在16-40周之间,年龄在21-43岁之间,平均年龄(35±2.5)岁;其中初产妇86例,经产妇36例;本组所有产妇采用超声诊断进行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产前检出4例,产后检出2例,共检出6例。

1.2仪器。本组孕妇超声诊断仪器均为我院所有的GEL-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置为3.5-6.0MHz。

1.3方法。按照孕周划分为早孕期(10-15周)、中孕期(16-25周)和晚孕期(26周及以上)三个阶段,分别进行针对性的产前超声诊断干预措施。早孕期孕妇检查方法:进行头臀长度测量、双上肢测量、双下肢测量、颈项透明层测量及脐孔切面5项常规检查,对早孕期产前缺陷超声诊断要注意对胎儿头颅、脑中线、颈部、鼻骨、脐带、腹壁线、四肢等部位的发育情况进行观察[2]。中孕期孕妇检查方法:进行小脑横径横切面检查、唇面部检查、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检查、四腔的心切面检查、脐动脉检查、双肾检查、脊柱及四肢检查,9项常规检查,重点对胎儿的头颅、心脏、脊柱、颜面部、脐动脉和四肢等重点结构及部位进行检查。晚孕期孕妇的检查方法:进行标准抬头双顶径切面、唇面部切面、四腔心切面、双肾横切面、脊柱纵切面、脐动脉切面6项标准检查[3];对胎盘运行功能及胎儿发育指标等进行重点观察,重点预防部分仅在晚孕期表现出症状的出生缺陷。

2结果

本组研究中,122例孕妇共出现6例出生缺陷,其中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4例,漏诊2例,检出率为66.7%,漏诊率为33.3%。6例出生缺陷中,包括2例无脑儿、1例脑膨出、1例严重脊柱裂及1例肌肉骨骼系统畸形及1例小肠闭锁,漏诊2例为1例肌肉骨折系统畸形和1例小肠闭锁。详见表1。

3讨论

3.1出生缺陷产前检查的常见病种。出生缺陷产前检查是我国大力推进和倡导的医疗服务,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实现优生目标,提高人口整体素质的关键。当前,我国出生缺陷产前检查的常见病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心血管系统畸形、泌尿系统畸形、唇腭裂和消化系统畸形等。本组研究中,122例孕妇进行出生缺陷产前检查,共检查出生缺陷4例,分娩中或术后确诊2例。6例出生缺陷的病种分布情况为:2例无脑儿、1例脑膨出、1例严重脊柱裂及1例肌肉骨骼系统畸形及1例小肠闭锁。

3.2漏诊分析。本组研究中,有2例为分娩中或术后确诊出生缺陷,术前超声检查为漏诊,其中包括1例肌肉骨骼系统畸形及1例小肠闭锁。漏诊分析:1例肌肉骨骼系统畸形为左手缺4指,漏诊原因分析是由于检查时胎儿手掌处于握紧状态,难以分辨;1例小肠闭锁,漏诊原因分析是由于受到胎儿位置因素未能有效观察确诊。当前,对于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的误诊现象,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法,这是由于超声检测自身应用因素限制以及孕妇羊水过少、胎壁过厚、胎儿大小、胎儿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无法完全保证产前诊断的结果[4]。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孕妇不能定时进行检查、中途自行更改时间等所致。由于胎儿处于不断生长变化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早中晚三次产前检查才能较有效确诊出生缺陷情况,若孕妇不能定期复查,将增加出生缺陷的发生概率[5,6]。

综上所述,本文体会到:产前超声检查十分重要,需要严格要求孕妇定期进行检查;一般根据孕期进行早中晚三次检查;早孕期检查以检查胚胎是否存活及位置为主,中孕期及晚孕期以检查胎儿发育情况、畸形情况为主;检查的方法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强度和时间需要严格控制,以预防对母婴的伤害。进一步加强出生缺陷的产前超声诊断,对于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凯波,徐宏燕,张雯,潘迎.北京市产前超声筛查对出生缺陷预防的效果评估[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04(1):115-116

[2]王焕侠.超声诊断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01(11):133-134

[3]上官云,王智慧.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A].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2009:1(11):12-13

[4]赫飞,顾莹.超声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一届全国妇产科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2009:3(1):10-10

[5]丁淑平.产前超声诊断在基层医院新生儿出生缺陷检查中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2011,19(1):177-178

[6]沈建强,胡蓉.规范化产前超声检查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3,26(10):84-86

上一篇: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下一篇: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