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院校学生思品教育思索

时间:2022-10-19 05:36:18

林业院校学生思品教育思索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f以下简称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林业中职院校的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职学生的现状,切实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中职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目前林业职业院校学生的现状

近几年,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中职教育,并给予中职院校很多政策上的支持,中职院校的招生规模随之不断扩大,但生源质量却令人担忧。

1、报考中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是学习成绩较差、没有就业能力的孩子,这些学生文化素质偏低,普遍对学习没有兴趣,因此无论是对文化知识还是专业技术知识都不能很好地掌握。

2、现在的中职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父母比较娇惯,很多学生不具备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平时比吃穿、比时尚,花钱大手大脚,很多家长是勤俭节约地供养自己的孩子,但是多数学生却不懂得感恩。

3、初中毕业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很多学生都有叛逆思想,抗拒教师、家长的教育,尤其是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孩子表现更为突出。

4、部分学生公德意识缺失,说脏话,乱扔垃圾,破坏公物;遇到教师熟视无睹,公然顶撞教师;纪律观念淡薄,旷课、逃学、聚众斗殴、违反规章制度等现象非常普遍。

5、现今多数中职院校都与企业联合办学,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但是,很多学生毕业后就业不稳定,主要是由于学生对工作目标与待遇的期望值过高,不知道工作经验的重要性,急功近利;怕苦怕累,过于娇气,缺乏团队精神与责任心,企业纪律观念淡薄;职业价值观念不强,不能清醒地认识自我,难以定位自己的职业方向,忽视个人的内在因素和发展潜力,给就业带来局限,更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二、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竞争力

1、合理设置德育课程,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体系

(1)中职院校应任用政治理论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紧密联系企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用人标准授课。同时,学校还可以聘请联合办学的合作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训,结合一些行业标准,通过案例讲解、讨论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2)采用顶岗实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习、实训,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操守。实习过程中,教师应与实习单位联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纪律、法制教育和相关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及其养成训练。

(3)职业道德课专业教师应改革教学方法,多采用实例教学,通过扮演职场角色、讨论辩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直观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与其他专业教师的合作,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深入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同时把培养职业精神、敬业精神及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结合起来,以职业道德课促进德育工作,培养有职业精神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2、改革考核办法,全面评估学生

通过制定《学生德育量化考核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日常表现及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等进行考核评价,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全面评估学生,把德育考核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紧密联系起来;根据学生的考核成绩,给予必要的评定,引导学生重视其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3、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在德育课的传统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师说教代替学生思考和单纯传授知识的现象,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势在必行。在中职院校德育工作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应双方互动,使教学由原来的让学生“学会”而变为学生“会学”,变“我教你学”为“我教你怎样学会学习”的模式。同时,要将录像、摄影、幻灯、电教、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引进到中职学生德育工作中,以推动和促进德育课教学多媒体手段的普及。

总之,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上一篇:全县质量月建设方案 下一篇:县政办城区蚊蝇消杀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