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通病自我诊断与校正

时间:2022-10-19 04:43:15

作文通病自我诊断与校正

老师常常教我们作文应该怎么写,但不应该怎么写,却说得不多。不应该怎么写,实际上就是指出学生作文时最容易犯的毛病。哪些属于最容易犯的毛病呢?从小处看,举不胜举,从大处讲,不外乎以下五种。

1. 空洞

空洞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面对作文要求,根本就想不出多少话说,似乎刚刚开了个头,马上就得结束似的。这样的作文读起来就像一个干瘪羸弱的孩子,一点血肉也没有。作文基础太差的同学常常有这种情况。犯第二种空洞病的同学相比之下就要多得多,乍一看,文章的架势很大,口气很大,说的话也很多,但细细读来,发现并无多少实际内容。就以写人物为例吧,有些同学一下笔便对所写人物拼命表扬:学习刻苦,先人后己,英勇顽强,开拓创新,不怕困难,坚忍不拔……一顶顶有光环的帽子朝头上戴。

语文老师批评这样写的同学,又不是要你们写评省市优秀、先进人物材料。评优秀、先进人物的材料可以这样写,但作为一篇人物记叙文就不可以这样写。为什么呢?因为写人物记叙文,特别是写短小的人物记叙文,要比较集中地写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历数人物的优点或缺点,可不能像开中药铺一样只罗列药品名称,不陈述药方药理。写人物记叙文既要有观点,更要有材料,所用的材料要能最生动最具体地说明观点。老师教我们写人物记叙文时,总要关照我们注意寻找典型事例。典型事例的恰当运用可使文章一下子被撑顶起来,本来空洞的文章就有可能变得具体充实。有典型事例,又能写出一两个别致的细节,具体充实的内容便能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2. 肤浅

好文章或好作品有一个总的标准,即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和完美的艺术形式能有机结合。很多时候,平庸的、一般的与优秀的、上乘的文章的区别就在于肤浅与深刻。为什么每年的高考、中考作文得高分者寥寥无几?除了语言表达的水平外,还因为大部分考生所写的仅仅停留于最表面的泛述和最常规的思维。深刻和肤浅往往仅存于一线之间,有时只要稍稍动一点脑筋,稍稍多想一步,便有可能化腐朽为神奇,变肤浅为深刻。

比如有同学谈自己思想行为的认识和转变,写自己原来有什么缺点,懒散啦,缺乏毅力啦,言行粗鲁啦等等,后来通过老师的教育帮助,通过读书学习,自己的思想有了根本的转变。从此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学习刻苦,勤奋向上,积极进取,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这样写当然也不错,但老师只能给你一个中等的分数。如果稍稍转个弯写,效果就不一样了。如:我这个人是班上的老大难,懒散啦,缺乏毅力啦,言行粗鲁啦等等,后来通过老师的教育帮助,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我在言行上处处提醒自己,老师表扬我比以前有进步。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过一段时间,我的懒散病、粗鲁病时不时地会再犯,但和以往比,我毕竟进步了。我在不断的反复中与自己的坏习惯做斗争,清醒地认识到了不良的行为习惯是多么的可怕,它可能会影响到我的一生,因而更坚定了我克服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决心和信心……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论述是否进了一步,深了一步呢?

3. 俗套

俗套是青少年作文中最常见的问题。俗套虽然是一种作文病根,但大部分同学似乎又难以避免俗套。小学生记一件事,前几年最多的就是公共汽车让座,水中救人,帮邻居买米买煤什么的。农村的孩子呢?少不了参加劳动不慎伤了手脚仍坚持下去等等,这些都是题材俗套的典型。还有一种是思路俗套。这种俗套近年来在中学生中有增多的趋势。就以表现爱国主义主题来说吧,1997年写香港回归,1999年又写澳门回归,题材当然很好,但我读过几十篇同类文章,没有看到一篇有点新思路的。

热爱祖国,就是让你不要随便吐痰,不要乱扔纸屑。热爱祖国,就是让你不要随便骂人,不说粗话脏话。热爱祖国,就是让你尊重他人,帮助别人。热爱祖国,就是让你有修养,讲文明……祖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热爱也不仅仅是一时的激情和应时的口号。爱祖国与其说是一种激动人心的情感宣泄,倒不如说更是一种扎扎实实的实际行动。

同学们对比一下,这样来写爱国主义是否有点不一样呢?如果还是按常规写,那种套路,加上那些话语,虽然没有错误,但读起来抽象教条,味同嚼蜡。换一种思路,换一种说法,也就等于打破了陈旧的套路。作文基础较好的同学应该朝这方面努力。

4. 混乱

混乱多发生在作文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身上。混乱一般有线索和材料混乱、篇章结构混乱和语言混乱等几种情况,但这几种混乱也不是绝对分开的。线索和材料混乱往往伴随着结构混乱,结构混乱的文章又常常体现于语言的混乱之中。

叶圣陶针对语言混乱现象曾告诫过人们:“为什么会产生混乱呢?这是因为有些人作文时非常随意,有些事情没有好好想就写下来。每次作文前,要问一问自己有没有想清楚,如果还没有想清楚,就不要急着动笔,等想清楚了再写。把问题想清楚,写出来的东西就不会混乱了。”

中学生作文中的混乱现象,不是单一的,篇章结构的混乱、语言表达的混乱、逻辑关系的混乱,往往是相伴而来的。消除混乱病症,一要如上所说从基础做起;二要以极其认真的态度进行作文构思,要真正做到“想清楚了再写”;三要养成修改的习惯。许多不清楚甚至混乱的表达,往往能在反复修改中加以纠正。

5. 离题

无论是中考作文,还是高考作文,老师在考前辅导中,总要反复叮嘱同学们注意审题。这是因为,不管你的文字多么优美,条理多么清楚,只要偏离了题目要求,作文就彻底失败了。这个道理颇有点像南辕北辙,尽管马跑得快,但由于背离了方向,骑快马赶路的人不但到不了目的地,而且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每年的高考中考作文,可以说离题现象举不胜举。

对于审题,要记住两个要点:

一、要弄清体裁和样式。这对考场作文尤其重要。顾客要求做一件西装,结果服装师做了一件中山装,尽管中山装很得体很精致,但由于样式不对,顾客一定不会接受。

二、要分清标题中的中心词和限定词的含义。比如说安徽省有一年的中考作文题目是“我和老师说句心里话”。这个标题是比较完整的句子,“我”是主语,“说”是谓语,“心里话”是宾语,“和老师”呢?当是起限定作用的状语。在构思中一要分清人物关系,二要分清内容主体。内容主体要紧紧扣住“心里话”三个字,“心里话”就是自己很真实的思想,很真实的感情,可倾诉,可“谏言”,但必须围绕“我”某个方面的事表达出对老师的恳切之情。

也许有些同学会说,这样一个字一个词地分析,有这个必要吗?知道一个大概意思不就可以了吗?我认为不行,审题就要这样细致,只有细致地审题,才有可能细致地表达。我看过中学生朋友写的《生活给我的启示》之类的作文,有些同学写了“生活”却没有写“启示”,有些同学“启示”写了好几条,“生活”却写得不具体,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这些同学写前没有好好地审题。

练就扣题落笔的本领,是细致审题后的具体落实。一般来说,题目的要求准确地理解了,所写的内容搞清楚了,落笔时也就不会走题了。但在行文过程中,仍然要时时提醒自己:

我所用的事例,包括典型事例,是否最能说明题目所规定的内容?我所用的论据是否最能证实题目中所隐含的论点?我所作的人物肖像描写、景物描写是否与全文的中心内容息息相关?……总之,当文章开了头,特别写到后半部分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所述内容是否有走题、偏题现象。只有具备了强烈的审题意识和强烈的扣题意识,才能做到笔力集中、内容紧凑、一语中的、不说废话,才能使自己所写的文章成为一篇好作文。

上一篇:因绳子抵押的人生 下一篇:聆听心灵的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