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耳针治疗黄褐斑56例

时间:2022-10-18 09:35:20

针灸配合耳针治疗黄褐斑56例

黄褐斑,俗称“蝴蝶斑”“肝斑”,为发生于面部的对称性褐素斑为主要特征,多分布于颧颊两侧,鼻两侧及前额下部。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主要原因与日晒,长期使用激素类化妆品和服用药物,内分泌失调及遗传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该病多为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脾虚湿困所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针灸美容也以简便易行,无毒无副愈发受到人们青睐,笔者采用针灸配合耳针治疗黄褐斑56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48岁,病程最长3个月,最短4年,均在2个月内未经任何治疗。

1.2 诊断标准

1.2.1 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半片,通常对称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

1.2.2 无明显自觉症状。

1.2.3 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女性多发。

1.2.4 病情有一定季节性,夏重冬轻。

1.2.5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色素沉着。

2 治疗方法

2.1 体针

主穴取颧,迎香,印堂,血海,三阴交,大椎,肺俞,气滞血瘀加太冲,肝;肝肾阴虚加肝俞,肾俞,太溪,命门;脾虚湿困加中脘,脾俞,阴陵泉。根据面部黄褐斑的不同部位取相应阿是穴。针刺时嘱患者先取仰卧位用0.30 mm×40 mm毫针针刺,再取俯卧位针刺背俞穴,均留针25 min,每两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2.2 耳针

取穴:心,肝,肾,肺,交感,皮质下,面颊,内分泌,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贴压在上述穴位上,每次贴一侧,3 d换一次,每日揉按3~4次,每次每穴按压时间1 min左右,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及灼热感为佳。

以上方法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1 m距离肉眼看不见明显的斑点;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8;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且

3.2 治疗结果

56例患者中,治愈20例,占35.7%;显效26例,占46.4%;有效10例,占17.9%;总有效率100%。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37岁,病史;患面部黄褐斑2年,加重三个月,以双侧颧,双面颊为甚,呈褐色,伴经行不畅,月经无定期,量少,色暗有血块,睡眠差,舌质暗,有瘀斑,苔薄黄,脉弦。取穴:面部阿是穴,血海,三阴交,肝俞,膈俞,太冲,肺俞针刺,留针25分钟,配合耳穴贴压刺激,治疗一个疗程后,面部色斑逐渐变淡,睡眠改善,治疗三个疗程,面部色斑消退,随访一年未复发。

5 讨论

中医认为本病多与肝,肾,脾三脏腑密切相关,大凡气滞血瘀,灼伤阴血;肝肾阴虚,精血亏虚;脾虚湿困,不能升清降浊均可导致气血不能上荣于面,使面部失于荣养而生黄褐斑。治疗上以疏肝健脾,滋补肝肾,理气活血为原则。面部阿是穴可促使局部血运加快,增强新陈代谢,改善面部血液循环;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取脾经血海,则有调血,理血之效;肺主皮毛,有宣通之效,故取肺俞;,背俞穴是脏腑精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刺之可调节五脏功能,激发经气,达到通络化瘀,消除褐斑之效。因“耳者宗脉之所聚也”采用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以达到活血化瘀,气血调和,黄褐斑消失的目的。总之,针灸配合耳针治疗黄褐斑,可调理脏腑,通达气血,消除褐斑,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上一篇: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下一篇:开窗手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观察